探寻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健康发展之路
刘继峰
中国政府巨额投资,为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各项智能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成熟,智能交通正在向大系统、大集成、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轨道交通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快速有序的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有28个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其设计的线路项目高达百余条之多,这标志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一个大跨越发展时期。随着轨道交通的推进,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正在发生重要改变。与城轨相比,中国铁路发展近年来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9.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位居世界首位。如此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将会为中国信息化未来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信息化发展是实现高水平运营管理的关键
轨道交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在轨道交通中有着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系统是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杠杆,是实现高水平运营管理的关键,信息化在保证安全、提高效率、及时反映、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国林(铁道部原副部长、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会长):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效率的高低,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经济体系,运输运转效率的高低。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公众现实的追求目标。这种加速轨道交通信息化步伐的需求,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与城轨相比,中国铁路发展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铁路发展要依靠科技支撑,铁路科技发展的唯一路径是坚持自主创新,尽管中国铁路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对于满足中国经济待续增长以及社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目前现有情况下,铁路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运输效率,突破运输瓶颈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对运输生产的各种要素,能起到有效地催化作用,这些能为铁路带来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特别是近两年,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随着国家巨资的注入,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愈发强劲。
石定寰(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顾问、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在轨道交通发展中,让世界为之惊叹的当属中国高速铁路。近年来,中国铁路先后实施六次大提速,随着一些新的高速铁路线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目前已位居世界之首。以往我们曾对日本、德国和法国高速铁路发展十分羡慕,也曾梦想能够乘坐中国高速铁路。转眼“十一五”已经过去,让世界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短短几年间,中国高速铁路能够取得如此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设计、建设还是车辆方面的创新发展都让世界为之震惊。中国铁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举措,科研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短短几年就让中国技术与装备迈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高速铁路方面的发展最有标志性和突破性。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也在积极追赶中国,不想落后于中国。在此良好契机下,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不错进展,其始终与中国铁路建设伴随在一起。我认为没有信息化的发展,中国铁路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没有信息化作为强有力的保证,我们也不可能保证中国高速铁路安全和有效地运营。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主力军,肩负着信息化、数字化铁路建设的重要使命,确立了努力创建世界一流信息产业的目标。中心成立30 多年来,以建设信息化、数字化铁路为宗旨,以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自动化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
罗晴(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构建了以铁道部为中心、覆盖全路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平台;组建了技术一流、力量雄厚的铁路行业计算机专业技术队伍;拥有ISO 9001:2000 质量体系认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国家信息安全认证服务、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甲级、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在内等一大批信息领域权威资质。我们研制开发、建设投产了一大批覆盖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三大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中国铁路货运大客户及协议客户服务系统;客运专线相关信息系统;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平台;列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LAIS);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RCPMIS);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铁路信息化系统,铁道部发布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阐明了铁路信息化的体系结构,指出了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域,公共基础平台是保障铁路信息化的基础,它为铁路业务应用提供了公用的基础环境。
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行,其运输指挥与管理理念要求我们的调度指挥系统,是能够提供信息共享的综合系统,能够实现对运输过程主要环节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进行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和资源共享以及资源的综合运用,在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李萍(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信号处副处长):中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紧密结合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与运营的实际需要,对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成果,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体系结构与面向服务的多层次系统架构。建设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核心目的是从现代铁路运输管理的角度构造全新的现代化调度指挥系统,实现由人工控制到智能控制的转变;实现由保障运输安全向提高运输效率转变;实现行车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推进铁路管理现代化。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在提高列车调度指挥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为铁路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知识管理的目标,需要靠有效地开展各种知识管理活动才能实现。做好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知识管理工作,既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高明星(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技术支持部副主任):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知识管理的总体目标,一是要提升运行维护工作的快速响应能力;二是要降低运行维护工作的总体拥有成本。知识管理的主体是运行维护人员,从这个角度来讲,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宣传和培养员工关于知识管理的责任意识,建立组织的知识网络,通过个人技能素质的提升,带动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知识管理的课题是信息和知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实用的IT服务知识管理系统(ITKM),该系统应该涵盖运行维护工作所需的资产信息、配置信息、运维手册、维护技巧、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各种信息和知识。做好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知识管理工作,既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相信,只要能够坚持注重开展知识管理工作,并持续进行改进,就一定能够达到全面提升铁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平的目的。
中国铁路隧道修建正以前所未有之势迸发出勃勃生机,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是隧道工程修建、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数字化隧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人员素质、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李俊波(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软件研发工程师):从中国铁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进行分析,数字化隧道信息管理平台应是集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运营单位为一体的集中化的信息整合与共享方式,以安全为核心,各参建、管理单位在统一的平台基础上进行信息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信息的闭合处理,形成过程记录。数字化隧道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依托于“数字化隧道技术研究”科研课题,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集中、高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以保障隧道施工、运营安全为核心,在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可控及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形成完备的数字化档案,与运营阶段有效衔接,进而实现对隧道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所建立的建设单位级平台目前已在建设期间的隧道试点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数字化隧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人员素质、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随着铁路建设标准化进程的加快,其建设与应用水平必将有所提升,数字化也必然发挥其应有的巨大潜力,推动中国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创新意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设信息管理软件推广应用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京沪高速铁路公司作为该软件第二批实施单位,其主要推进了办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监理管理、合同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图管理等领域方面的工作。
卢乃宽(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副主任):铁路建设项目具有工期短,施工现场通讯网络条件差, I T 专业人员匮乏的特点,建设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比较薄弱,很长一段时期当中,工程建设领域没有工程系统齐全的软件可以借鉴应用,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采用的日常报表和进度图,主要是依靠一些常规的办公软件,图纸通常就是普通的图纸。日常的数据统计种类多,工作量大,纸制图纸没有办法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化工作难以完成全部施工过程的管理。2005年借鉴了国际上的工程项目和三峡工程经验以后,铁道部发函关于加快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通知,从这以后,涉及到武广、郑西、京津等一些客运专线上开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在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的推动下,目前在建设单位管理机构中广泛应用。京沪高速铁路使用该系统,成功推进了办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监理管理、合同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图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
北京地铁亦庄线国产信号核心技术的示范工程,是北京市政府在贯彻人文交通、绿色交通和科技交通三大理念方面行动计划中的一个具体行动。目前,北京地铁亦庄线国产信号已经成功投入运营。
牛英明(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北京地铁亦庄线国产信号示范工程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投入使用,我最大体会就是整个过程做到了加强安全管理。提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可以说信号系统是灵魂。其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巨大,中国信号几十年没有大发展,其实大家一直都是在担心安全问题。因为信号做不好,国家财产、乘客生命安全都会面临很大风险,因此我们这次国产信号着重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这次在整个国产示范工程的项目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是以安全管理为主线,然后去规范整个项目的流程。如我们采用的独立安全第三方认证。由于国产信号系统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风险,因此我们打破以往常规,把安全授权和安全管理依附于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在整个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如此实施,就可以控制工程的风险。此外,我们还邀请港铁一些资深的专家进行检测,由于我们狠抓安全,因此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20公里,是中国最先建成的第一条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行必须安全、高效、舒适,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张学兵(京津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装备部副部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对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的多种突发灾害进行监控和预警,以确保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列车安全运行。目前在日本、法国、德国等最先拥有高速铁路国家中已得到了广泛引用。京津城际铁路作为中国第一个建成的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率先在项目建设中实施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开通2年来,京津城际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在发生大风极端天气时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报警提示降低运行速度,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开通至今,京津城际铁路从未发生一例路内外人身伤亡事故,其中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功不可没。
北京地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为设备的自主化创新提供了一个难得机遇。按照规划,北京地铁2015年运营里程要达到510公里,到2025年,北京地铁规划的里程为1000公里,在利好背景下,怎么能够推进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韩志伟(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设备中心副主任):未来 15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 核心技术的自主化才能够整合现有国内的技术和产业资源。其可行性如下:一是核心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专业委员会多年推动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以及信号技术研发工作取得新进展。二是核心技术应用环境已具备。在北京市政府、业主以及运营单位支持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核心技术自主化已作为北京轨道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地铁5号线、10号线、4号线建设过后,北京市政府在人文交通、绿色交通和科技交通三大理念方面,发挥了轨道交通的行动计划。在推进核心技术系统自主化进程当中,我们明确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中国科研成果虽多,但得到实际应用的并不多。以北京地铁而言,2010年北京新开通的五条地铁线,经过慎重选择,最终确定亦庄、昌平和房山线作为自主创新成果的示范工程,这三条线自主创新的成果和业绩经验为北京地铁以后的新线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京港地铁作为中国第一家交通行业的PPP的公司,现在运营着北京地铁四号线和大兴线,这是一家国内唯一的以PPP 模式来参与轨道交通管理的公司,其对信息化的做法及思路值得国内地铁城市的运营单位参考。
黄颖俊(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信息化规划对京港地铁的重要性:1、港铁在地铁信息化建设方面有20多年的经验。2、避免重复投资和后期组织重组带来的巨额成本;3、规范新公司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思路。京港地铁信息化规划的历程:1、2006年1月京港地铁正式成立;2、2006年5月进行信息化规划的调研;3、2006年9月信息化规划草案定稿;4、2006年12月信息化规划得到董事会的正式批准;京港地铁信息化成果之一是,京港地铁拥有CIDS在大陆、港澳台的知识产权。京港地铁AFC 系统监控平台的优点:1、不仅只是简单的网管软件,对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均能进行监控;2、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全路网监控,通过短信、系统报警、日志管理等,实现了一线监控、应急处理和二线的远程支持功能;3、通过模拟用户操作监控,监控可能得假死进程;4、通过预置功能,减少对监控人员的技术要求;5、以最少的人员投入,提高了AFC系统整体的运行表现;6、基于J2EE开源平台的应用,节省监控系统的大量资金投入。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以安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是实施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工具,是处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技术保障系统。
李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期的到来,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参观 34 世界轨道交通 SPECIAL PLAN 特别策划 2011.2 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建设完善的轨道交通应急平台迫在眉睫。在国内,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TCC 系统已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轨道交通路网的运营协调、应急处置指挥提供通信服务和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满足多运营商网络化运营管理的需要。上海市轨道交通为满足网络化运营的需求,建立了一个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室,主要用于运营监控与协调、应急处置、信息服务等方面。广州地铁于2010年建设了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遵循“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九五一”的建设目标。该平台建设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实现在建线路和运营线网全面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和突发事件条件下的快速应急处置,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资源共享与决策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在京津城际(天津段)的成功运用,能起到尽可能协调、避免及解决隧道与桥梁相应工程设计方案中出现大量侵害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使铁路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
张静(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为了解决设计方案与既有线路周边环境和地貌的融合,采用基于GE的地理信息展示平台,利用现有的资料及技术,通过Google Sketch Up建模技术在GE所提供的卫星影像图上进行建模,再将Google Sketch Up软件建好的模型导入到GE当中去,这样在GE软件中与工程相关的建筑、线路及地形环境就会拔地而起,通过在GE软件环境中制作线路环境浏览,从而使实现直观地对虚拟环境线路方案进行论证成为可能。京津城际(天津段)通过在山区地形之上建立山区、隧道、高架桥梁的模型、并将模型与地形达到完美融合后,利用GE的全方位、多视角的演示来充分论证线路选择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在多山复杂地形上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可以充分论证隧道与桥梁相应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完美性以及准确性。全面和准确地评价隧道与桥梁相应工程设计方案对沿线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信息化发展助力工务工程建设
未来几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总长将达1700多公里,投资达6200亿元,其投资规模之大是其他工程无法比拟的。这样大量的投资有许多地方是可以节省的,其中地铁换乘车站资源共享就是需要认真关注的问题。
徐幼铭( 中铁隧道设计院技术中心机电总体教授级高工):在当前节约型社会,尤其是在地铁这样高投入、社会效益、公共利益极其明显的严密的大联动机体中,其信息及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将愈来愈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城市地铁路网规划一般都会产生两线或多线相交,为便于乘客换乘,必须考虑两线或多线同台或节点换乘车站的设计,这样同一节点两线或多线的车站就有车控室等地下空间及机电设备资源共享的问题。在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换乘车站是有相当数量的,这样换乘车站的机电设备资源等共享就是一个普遍需要认真解决的大事,同时换乘站多位于核心区,客流量大、易发事故、危及面大、因此更需统一指挥,及时处理。换乘站资源共享问题解决的好,则会节省相当数量的机电设备、建筑面积等大量投资,运营期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人力,同时又便于统一指挥。
在建设和运营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要减少列车调试的工作量,缩短项目建设的整体工期,促使系统尽早的投入使用,最简单和规范的方法是构建列车控制专家系统,实现对信号车载系统与列车状态的监测控制和调整。
章贤方( 天津滨海快速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设发展总部):专家系统是一类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通过对人类专家的问题求解能力的建模,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技术来模拟通常由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达到具有与专家同等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它把知识从系统中与其他部分分离开来。专家系统强调的是知识,很多问题没有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或算法方案太复杂,采用专家系统,可以利用专家所拥有的丰富知识来解决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必将从单一的线路建设管理发展到多线路网状的线路建设和管理,列车车载系统不能实现与不同信号制式和车辆的兼容,互联互通就无法实现突破,从这种意义上讲,列车控制专家系统在某些方面与互联互通所面临的任务有相似之处。越好的东西,往往越简单。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列车控制专家系统,形成这样一个系统还需要时间。
对“安全、可靠、高效”的重视程度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生命和社会秩序越来越重视,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效率是个综合性的结果,必须用综合方法来解决,信息化是较好的技术保障手段。
赵时旻(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造成同站换乘、交通枢纽等,打破了单线运行的模式,提出了协同管理的要求。网络化整体管理,对资源的认识角度不同,使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维护费用形成了新要求。目前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客流量还在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将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线路形式、设备功能和制式、运输组织方式的多样化,网路形式复杂化等特点,轨道网络体系面临许多挑战:(1)系统、功能分散;(2)资源要求高;(3)管理协调困难;(4)服务难度大。为了克服上述困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但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信息化手段,有了合适的信息化体系支撑,就可克服专业体系不同、行政隶属不同、地理位置分散、技术条件不同等障碍,形成网络一体化综合管理能力。
构成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三个要素为电磁干扰源、敏感设备和耦合途径。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干扰源为电气化轨道、供电系统、大功率电气设备等。为了保护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弱电设备不受干扰、可靠工作,首先必须研究分析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源的特性。
闻映红( 北京交通大学电磁兼容实验室主任、教授):轨道交通系统的无线电干扰主要是脉冲型干扰,其来源多且成因复杂, 如牵引电机的噪声、机车二次电源及变频设备的噪声、受电工接触网系统的噪声等等。这些电磁干扰随着列车运行工况的不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对高速铁路和城市轻轨的电磁环境的现场实测和研究分析可知,对车载电子系统造成影响的主要干扰源是弓网系统的放电脉冲。弓网系统产生放电脉冲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接触电阻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受电弓与接触网离线时产生的强电磁脉冲。为了保护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弱电设备不受干扰、可靠工作,首先必须研究分析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源的特性。通过以往的实践经验可知,弓网系统的放电脉冲是造成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干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实测和幅度概率统计计算,我们得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干扰源——弓网离线放电脉冲的幅度概率分布特性。
需求是创新的源泉,中国铁路发展快速,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丰富多样。技术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GSM-R技术创新为中国高原铁路、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章队(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G S M — R 技术目前在中国高速铁路方面已经得到普遍采用。京沪高速铁路将于2 0 1 1 年开通,运行时速在350公里以上,最高运速达到3 8 0 公里。中国已经进入到高速铁路的网络时代,中国铁路确定发展GSM—R系统是从2003年开始的,在 2003年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大会上规定,要采用GSM—R技术铁路专业系统,同时规定在速度3 0 0 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将要建设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GSM —R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此外,长达1412公里的青藏铁路也采用了GSM —R技术,这是中国目前最长的线路。该技术的应用,使得青藏铁路在免维护、少维护方面迈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步伐。很难相信,如果目前还是采用串通轨道电路,其维护的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在大型重载铁路上也采用了 G SM—R技术,实现了网络化的控制系统,也就是运行的移动体,它不会受车长度和天气等一系列的变化而受到影响。采用该种方式后,大秦线已经成功开行了1.5万吨和2万吨的重载列车。特别是在2010年已经超过了4亿吨,这在世界上是不可想象的。而今年,将可能会超过5亿吨。
大力推进信息化产品研发工作
针对目前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的现状,在品牌与技术层面拥有诸多优势的三星,结合不同轨道交通应用需求与环境,针对性的推出了多种交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中国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呼东风(三星(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大客户部总监):作为全球显示领域的领军者,三星商用大屏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市场上数一数二的领军品牌。在轨道交通信息化领域,三星商用大屏应用的代表性产品为460UT 和400MX,其中460UT 产品为三星商用显示拼接大屏拳头产品,460UT 产品不但在轨道交通信息化中得到运用,更是在金融、能源,以及重大国际型赛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轨道交通信息化领域的主要应用优势可集中为超窄边、超清晰、超高亮度、超高对比度的“四超优势”,很好的契合了未来轨道交通信息化安全、高效、节能、低维护的技术发展趋势。
泰雷兹集团业务遍及世界5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是全球航空、航天、国防、安全和运输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其凭借着在大型软件系统历经考验的实力,在信息互联不断增加和技术驱动的全球环境下,泰雷兹协助客户面临日渐增强的安全挑战。
刘进( 泰雷兹公司北京大兴线项目经理):民用和国防军工的发展得益于同类型高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通过充分利用主持人:谈振辉、孙继发、贾国平 36 世界轨道交通 SPECIAL PLAN 特别策划 2011.2 营商交通压力指数不断增长的今天,泰雷兹的自动列车控制系统能够在承载更多客流量的同时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适,稳定的服务。
过短短几年发展,宝亚公司成功屹立于“呼吸保护产业”世界品牌之林,在国内始终扮演着行业领导者的角色。
徐磊( 上海宝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经理):公司成立于2006年,2007 年进入东南亚工业市场, 2 0 0 8 年在中国消防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2009年成功进军中国军工领域,2010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型企业认证单位。目前,公司产品涵盖消防、石油、化工、军工等领域。2010年公司产品进入国家核军工装备领域,为某海军基地配套空气呼吸保护装置,圆满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并受到使用单位一致好评。宝亚成功屹立于 “呼吸保护产业”世界品牌之林,在国内始终扮演着行业领导者的角色。宝亚产品正在消防、石油、化工、航空等领域中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公司推出的双瓶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系列安全装备产品,有效弥补了中国事故救援中出现的单兵救援装备配置不合理和无配备救援型空气呼吸器的缺陷,提高了救援效率。
铁道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内地铁公司、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及学者参与了本次大会,国林会长最后为大会做了总结性发言。按照组委会日程安排,大会内容共分为“中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信息化解决方案与优化设计”、 “轨道交通信息化技术创新与运营实践” 和“组织代表参观考察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四部分。按照议程安排,6 日下午为参会代表们实地参观考察环节。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专业讲解员的介召,代表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历史长廊、控制大厅以及通过影片了解了北京地铁初期艰难的建设过程和目前迅猛的发展势头。很多代表参加完两天的会议后,纷纷对组委会严密的组织工作、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科学合理的会议内容安排表示由衷感谢,大会在热烈地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Toda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have been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integrate the use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rail traffic emergency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d to implement the rail transit emergenc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which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orld rai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ormatization that has a deep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in the area of rail transportation.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rail transit project and is also the key to achieving high level of operat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 a safe, efficient and timely reflec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played a key role.
The huge investment from Chinese government bring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to the Railway Informatization. With 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w-up,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owards to the large-scale systems,the large integrated and the big benefits to develop. In 21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romoted the bussiness of railway transport into a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China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s entering a stage of a rapid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In 2010, 28 cities are in progress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 of the railway and it has designed hundreds of projects. China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With the promotion of railway, economic society and people's life are taking place a big change. Compared with the urban rail,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Railway is rapid.Untill the end of 2010 China railway's mileage has reached 10 million kilometers and the mileag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s is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So the large-scale constrution of railway offer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China Railway Informatization in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