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造“蓝海豚”上线运营 铸造高铁“金名片”
提及青岛制造,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我国的高铁制造核心企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自主研发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到全面创新打造时速380公里、世界最快的CRH380A,再到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中车四方股份将高速动车组打造成了一张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历时四年研发制造的“蓝海豚”样车,已经正式上线运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大批量从“动车小镇”驶出。今后,中车四方股份还将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青岛造“蓝海豚”上线运营
2月25日10时33分,随着G65次列车驶出北京西站,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上线运营。其中一列,就是中车四方股份生产的“蓝海豚”。
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为更好满足中国高铁运营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自主化、标准化,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主导下,由中车四方股份设计制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2012年启动研发,2015年6月下线,2016年完成载客试运营。到如今正式上线运营,仅用了四年的时间。
据中车四方股份有关人士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在13个技术领域搭建了“中国标准”,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并在运用安全、节能环保、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进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具有创新性、安全性、智能化、人性化、经济性等特点。正是凭借出色的创新设计,2016年12月12日,“蓝海豚”从全球6000多件产品中脱颖而出,摘得2016中国设计红星奖最高奖项——“至尊金奖”。相信不久的将来,“蓝海豚”将大批量从位于棘洪滩的“动车小镇”驶出,驰骋到中国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上。
盐碱地蝶变“动车小镇”
位于城阳区的小镇棘洪滩,过去曾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如今却集聚了中车四方、庞巴迪等100多家整车装备及零配件配套企业,成了全国闻名的“动车小镇”。在全国铁路网奔驰的高速动车组中,每100辆就有65辆在这里制造。2月24日,初春的青岛乍暖还寒,阳光照在中车四方股份厂区的交车线上,一列列崭新的高速动车组,如同白色巨龙般整齐排列,蓄势待发。
就从这里,跑出了中国高铁的多个第一:首列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我国各个速度等级的第一列高速动车组,都诞生于此;这里驶出的CRH380A,创下了486.1km/h的世界高铁运营试验第一速;这里开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1000列,安全运行超过14亿公里……
“动车组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随着速度的攀升,技术难度成几何级数增大。”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有关人士介绍,早在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之初,中车四方股份就明确提出“1比7”的投资理念,即花1元资金引进技术,就要配套投入7元资金进行自主创新。2006年,第一列国产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动车组问世,他们不仅完成所有原始图纸、资料和技术标准的消化吸收,还针对中国铁路特殊的运营环境进行了110项优化设计,解决了引进技术“水土不服”的难题。
随后中车四方股份发力培育自主化能力,通过自主提升,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长编高速动车组,以及世界首列卧铺高速动车组,基本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技术。
2008年,中车四方股份全面自主创新,研制了世界最快、设计时速达380公里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这是飞机低速巡航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动车组当时在世界上也尚无先例可循。历经近两年的攻关,中车四方股份完成了业内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科学试验研究,成功突破了动车组系统集成、头型、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减震降噪等九大关键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A动车组震撼问世。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风驰电掣,创下了486.1km/h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第一速!如今,CRH380A担当中国高铁的运营主力,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领导人推销中国高铁时,CRH380A是被频频亮出的一张“名片”。
“重器”频出谱写中国标准
近几年,中车四方股份在高铁装备制造领域持续领跑,一件件“大国重器”在这里横空出世。
2011年,成功研制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创造了时速605公里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2012年,将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延伸,研制出城际动车组,填补了国内空白。2014年,成功突破耐高寒、抗风沙、耐高温、高海拔适应性、防紫外线老化五大技术难题,研制出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目前已在世界运行环境最复杂的兰新高铁投入运营。2015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列永磁高速动车组;2016年5月,又成功研制国内首列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2015年研制成功的“蓝海豚”,不仅代表着中国高铁最新技术成果,也将成为中国高铁的下一代主力车型,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搭建了重要的技术平台……
记者获悉,中车四方股份近年来还率先发力“高铁”+“智能制造”,牵头申报的《高速动车组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和《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两个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立项,成为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借力数字化信息技术,未来将开启新一轮创新升级。
如今,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在中车四方股份巍然矗立:研制形成了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高档客车、内燃动车组、地铁车辆、现代有轨电车、单轨车辆7大产品平台,实现时速50~350公里及以上轨道交通产品速度等级全覆盖;拥有年产高速动车组260组、城轨地铁1000辆、高档铁路客车或内燃动燃动车组300辆、高速动车组不锈钢车体480辆、高级修350组的制造产能。
今天,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80公里,从热带海岛到西北荒漠,从零上40℃高温到零下40℃严寒,中车四方股份驶出的高速动车组,不但以最快的运营速度领跑全球,而且适应世界最复杂的运营环境。高速动车组驰骋四方之时,中车四方股份也赢得了“标准”话语权。在高速动车组领域,目前已获得了660多项专利,并主持或参与编制百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高端访谈高铁领跑离不开创新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这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中国中车和青岛市牵头,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平台。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主任丁叁叁看来,“青岛造”高铁在短时间内实现领跑,与高效的协同创新密不可分。丁叁叁介绍,早在CRH380A高速动车组研制期间,科技部和原铁道部共同签署并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在政府主导下,中车四方股份联合国内相关领域优势高校、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创新平台,组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创新“联合舰队”。
丁叁叁说,2012年在科技部的主导下,中车四方股份作为主发起单位,联合16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了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之后,又发起成立了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标准动车组,同样是协同创新结出的“果实”。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主导下,中车四方股份联合国内近30家单位参与研制,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组织构架,从启动研发到产品下线,中国标准动车组仅用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随着“青岛造”高端装备不断在国际市场上中标,中车四方股份还将创新的触角伸向海外,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打造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未来,我们将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持续的科技创新,培育满足全球竞争需求的新优势。”丁叁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