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合肥铁路枢纽总图正式获批 明年开建合青高铁

  获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过去一年里,合肥城市发展开启新篇章。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再度传来不少好消息。合肥枢纽总图刚刚获批,本月,合肥还将启动西站设计,合青高铁、合宁新高铁明年也均有新进展。
 
  “升级版”战略定位推动合肥“更上一层楼”
 
  对于合肥这座城市,你的了解有多少?
 
  对内,合肥有着科技创新的DNA,对外,合肥列席长三角,拥有开放大格局。
 
  “城市战略定位,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在报告中也逐一明确: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些都是合肥发展的“关键词”。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合肥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就科学中心建设项目、人才等分别出台专项政策,就试点示范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出台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同时,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三个“一号工程”,以及“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合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和扶贫开发“百日攻坚”行动,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严格落实“351”“180”医疗扶贫保障政策,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等模式。2016年底,全市112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数减至1.8万人;今年,全市贫困人口数可减少1.6万人。
 
  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年来“创新课题”大有进展
 
  今年初,合肥正式获批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这无疑是合肥这座创新城市,最有力的“阐释”。报告中也指出,这是创新型安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合肥创新发展的更高起点、重大机遇和有力抓手。
 
  获批近一年来,合肥主动对标“国家级”、落实“总框架”,按照“2+8+N+3”施工图,提升标杆,全面对接,对号入座,全力做好重大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土地保障等各方面工作,拓展、提升、新建、谋划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协同创新平台,让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地生根。
 
  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取得重要进展,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开工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获批组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成功落户,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等加快建设,科大讯飞跻身首批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等大科学装置开展预研。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谋划环巢湖科创走廊,安徽创新馆加快展陈设计,大科学装置集聚园区选址初步确定,中科大高新园区启动建设,北航科学城、北外中德中心、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合作项目加快推进。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
 
  报告指出,回首这一年,从悟空、墨子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醒目的“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沙盘展示;从浩瀚太空的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到合肥这片土地上“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等闪耀的科技之光;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跻身国家层面,到首款合肥造无人驾驶公交车亮相深圳;从科学岛“八剑客”成为全国科技创新重大典型,到“双创”示范基地活力迸发的追梦群体……这一切,通过荧屏、报刊、微信、电波传遍各地,生动展示着合肥的创新元素,讲述着合肥的创新故事,传递着合肥的创新精神。
 
  合肥枢纽总图获批明年要建合青高铁
 
  合肥大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截至11月底,全市续建、新建大建设工程1514项,完成投资445.52亿元。城市交通网不断完善,上海路等建成使用,阜阳北路等3个高架项目和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通,3、4、5号线全面开工;投资6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4557.1公里。特别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刚刚批准了合肥枢纽总图,本月启动西站设计,明年开建合青高铁(合肥至青岛),启动合宁新高铁前期工作。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统筹推动拆迁安置和环境提升工作,老城改造提升和新区建设拓展同步实施,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提速,特色小镇、特色街区、城市景观加快打造。成立数据资源局,搭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延伸,全市已建成省、市级中心村达278个。“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革命”逐步深入,完成农村改厕2万户、危房改造5783户。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肥东、肥西、长丰三县稳居全国百强县并实现位次前移,巢湖市、庐江县相继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稳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出台打造创新之都人才新政20条
 
  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合肥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切实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实施“强化组织意识、强化政治功能、强化主体责任”专项行动,解决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城市基层党建“三有一化”,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2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党建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落实“六选六不选”要求,实行“三案一单”精准管理,做到“凡提四必”,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有序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打造创新之都人才新政20条,启动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坚持和完善“教育预防在先、明察暗访跟进、严肃查纠有力、通报警示于后”的作风监管“合肥模式”,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坚持纪律审查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正确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抓好第一种形态,健全抓早抓小的工作机制。创新构建整治基层“微腐败”工作格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一线延伸。加强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顺利完成市、县巡察机构组建。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市一级派驻监督单位由51家增加到83家,实现了对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的全覆盖。稳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将于2018年2月前完成市、县(市)区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机构设置、人员转隶等工作,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合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市中心图书馆项目立项
 
  你知道吗,仅过去一年,合肥就有13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合肥连连收获好消息:顺利通过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复牌检查,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巢湖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7镇8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合肥的文化氛围、书香气息也更浓厚了。市中心图书馆项目立项,全国首家“共享书店”落户合肥,城市阅读空间越来越多。县级“两馆一场”提档升级。精心办好“全民有礼、文化畅享”精品艺术惠民和“大湖之约”名家艺术大讲堂,开展“走向文明”“庐州放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400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近1.6万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精心打造城市阅读空间,全国首家“共享书店”落户合肥。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合肥通史》正式出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功打造大型民族舞剧《立夏》等精品佳作。大力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深入推进“戏曲进校园”试点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圆满完成,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合肥通用机场场址初步确定商合杭、合安高铁全面建设
 
  铁路线纵横交织、新航线愈发密布,合肥呈现大开放格局。
 
  在过去一年里,合肥着力加强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强化与沪宁杭互动发展,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中德、中俄等国际合作项目有力推进。加快构筑大通道,强化高铁、机场、公路、水运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合肥通用机场场址初步确定,庐铜铁路通车运行,商合杭、合安高铁全面建设,合宁、合巢马城际铁路有序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完成建设200公里,京台高速陇西至路口段、集贤路互通等基本完工。提升开放平台,规划建设国际内陆港,“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加密运行,水运港完成集装箱25万标箱、增长25%;航空港水果、冰鲜水产品进境指定口岸开检运营,食用水生动物口岸正在建设,至深圳、洛杉矶的货运航线常态化运行;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建成,全国首个白色家电跨境离岸集采中心落成;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基本建成。
 
  推进通关服务和展示交易及通关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预计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增长27.4%,招商引资总量3850亿元、增长1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0.19亿美元、增长7.5%。
 
  推动落实改革任务137项有合肥特色的创新之举超过1/3
 
  过去一年,合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会议指出,合肥加强对改革工作领导,完善改革协调推进机制,狠抓“三察三单”制度落实。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6次,审议通过改革方案和文件20余份,推动落实改革任务137项,有合肥特色的创新之举超过1/3,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多点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突出抓试点、作示范,有力有序推进住房租赁试点、城市设计试点、快递示范城市等“国字号”试点。突出推重点、带整体,注重抓好牵动性强和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4个领域20项改革单列出来,作为全年改革的重中之重。突出攻弱点、补短板,坚持眼睛向下,选择基层社会治理、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事业单位在岗不入编等领域,部署开展一批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强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稳步落实。“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施行“3+2”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并公布了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清单和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深入实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社会治理以及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和经验。
 
  预计今年财政支出85%落点在民生城区建成25所中小学
 
  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的落点在民生。在过去一年中,合肥着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实现新的更大作为。
 
  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5%。全市新增就业2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2%。前三季度,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8.3%。开展全民参保行动计划,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试点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救助等方面的保障进一步健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额班”计划、城区幼儿园三年提升计划,城区建成中小学25所,幼儿园47所,全市幼儿园普惠率达到78%,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有序实施,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基金建设方案获批。深入实施健康合肥建设,开展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国家级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获批建设。全市已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62万套,基本建成1.65万套,2014年前开工的政府投资公租房分配提前完成省下达目标。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十条新政”,探索开展国家住房租赁试点,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建设,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绿和蓝将是合肥的主色调新建提升62个公园游园、街头绿地
 
  绿色、蓝色,这是合肥的“主色调”。
 
  在发展中,合肥突出绿色发展美丽巢湖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合肥样板。
 
  “围绕中央和省环保督查反馈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会议指出,省级巢湖河长制启动运行,出台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意见,部署和推进20项重点措施。组建市引江济淮投资公司,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好全市153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改工作,环巢湖35座乡镇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双桥河、十五里河、派河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明显改善,纳入国家、省考核的15个地表水断面,已有13个达到年度考核要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工作扎实开展。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制定蓝天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完成重点大气计划项目816个,实现PM10和PM2.5浓度“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3.5%,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率先实行林长制,新增植树造林3.45万亩,完成城镇园林绿化新建提升1532万平方米,新建提升公园游园、街头绿地62个。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荣获“2017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推进重点企业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工作。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工作,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能源供给结构显著优化,节能减排达到省控目标。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7)》中,合肥综合排名处于第21位,健康宜居型城市综合指数排名位居第9位。
Copyright © 2004-2014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