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青岛铁塔多举措保障青连高铁通信基站建设


  2018年12月26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济青高铁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青连高铁全线开通。与此同时,由青岛铁塔统筹建设、三家运营商共享的高铁沿线通信设施同步投入使用。青岛铁塔提前谋划,圆满完成济青高铁59处基站、1处隧道室分,3处车站室分以及青连高铁200处基站、2处隧道室分、2处车站室分的建设任务,如期实现了“高铁开通之日,就是通信畅通之时”。
 
  着眼未来,提前部署
 
  由于青连铁路建设启动与青岛铁塔成立时间相近,早在公司成立之初,青岛铁塔就与青连铁路指挥部进行对接,启动预规划。从严寒到酷暑再到严寒,公司领导多次带队勘察出铁路的第一手材料,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几乎用双脚丈量了青连铁路全线,最终实现了沿线通信基站建设完美收官。
 
 
  积极协调政府,获取政策支持
 
  建设工作启动后,青岛铁塔黄岛办事处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工信局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0余次,出台专项调度文件两次,乡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30多次。工信局领导亲自系统困难站点,多次现场选址。政府的支持给青连铁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新补偿模式,征地代替场租
 
  青岛铁塔打破了行业基站建设必有场租的行规,用费用较少的一次性征地补偿替代场租。黄岛区的青连铁路111个新建站点,采取直接和政府洽谈征地的方式,每年节约场租近百万元,既减少了维系的工作量,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持续的场租支出。
 
  创新建设模式,强化支撑服务
 
  (一)创新研发三角塔型
 
  为了给广大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高铁站是运营商的重保站点,每个运营商都想要第一平台。对此,青岛铁塔优化原有塔型,开发出高铁专用三角平台塔型,在有效满足运营商的挂高需求,降低了建造成本的同时,使每个运营商都能够享受到第一平台,调和了客户的需求矛盾。
 
  (二)凭借地势,快速建站
 
  青连铁路建设工期紧,任务重。青岛铁塔因势利导,借助地势优化建设方案,用山坡增高架、落地抱杆,降塔高,既保证了覆盖效果,也节约了建设成本。
 
 
  (三)全线直供电,确保供电稳定
 
  在规划初期,青岛铁塔便对基站用电做了长远规划,全线使用直供电。摒弃传统铁路大量使用转供电、“直流远供”的供电模式,充分发扬“铁塔”精神,遇山开洞,过沟架桥,人挑车拉,劈石凿渠,全线共安装变压器56处,基站供电不再受制于人,供电更加持续稳定。
 
  (四)“之”字型规划,减少覆盖盲区
 
  在与三家运营商沟通需求和建设方案时,青岛铁塔创新规划方式,推介的高铁站交错分布于铁路轨道两侧,呈“之”字形布站,有效避免单侧覆盖所产生的障碍物盲点效应,减少了实际穿透损耗,使车厢内两侧用户接收信号质量更加均匀。常规模式情况下,在车厢两侧进行测试时,平均信号强度相差3dB~5dB。采用“之”字形布站,可有效减少这3dB~5dB的覆盖重叠区,从而达到改善切换区域的目的。在以最少的通信基站提供最高质量信号覆盖的同时,也为运营商节省了大量投资。
 
  全力攻坚克难,发扬铁塔精神
 
  启动青连铁路通信基站建设工作以来。青岛铁塔黄岛办事处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白加黑”、“五加二”投身到青连铁路建设工作,黄岛办事处主任宋杰连续12个月未休班,婚期一拖再拖;开发区办事处主任王军波,将家中嗷嗷待哺婴儿交由其妻子照顾,全身心投入青连铁路建设;李臣同志边学边干,一条铁路建设下来硬是将自己从“一穷二白”的门外汉干成了专家;刘其凯同志轻伤不下火线,高烧40度仍坚持到现场参与工作。正是这些可爱的铁塔人的无私奉献,最终保证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Copyright © 2004-2014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