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中望软件上市成首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

  11日,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股票简称:中望软件,股票代码:688083
 
  成为A股第一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
 
  图/3月11日,中望软件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国内A股首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
 
  上午9点30分,中望软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敲锣仪式。中望软件董事长杜玉林、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刁爱林、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劳志明、中望软件常务副总经理刘玉峰、中望软件董事会秘书字应坤在全场来宾的见证下,共同敲响了中望软件科创板上市的铜锣,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图/中望软件管理团队为中望软件科创板股票交易鸣锣开市
 
  自主创新铸工软
 
  赋能工业发展,自研All-in-OneCAx技术获认可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化长期积累的工业知识与诀窍的结晶,需要坚持在工业化进程中深入应用并持续迭代。
 
  中望软件专注于工业软件领域23年,不断探索与创新,紧跟市场应用需求的发展与升级,陆续建立了以“自主二维CAD、三维CAD/CAM、电磁/结构等多学科CAE仿真”为主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矩阵,得到了中船集团、中车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中建集团等众多中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客户的认可。
 
  正如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所说,工业软件乃国之利器,只有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化,才能摆脱西方国家对中国工业的实体打压、技术封锁,才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倪光南表示:
 
  希望我们的工业软件企业能够对标国际巨头,扎实做好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
 
  截至目前,中望软件形成了“2D/3D/CAE研发中心、研发中台、中望研究院”的研发组织布局,研发团队规模超过400人,具备从核心算法到平台软件、行业应用的完整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对CAx前沿技术进行中长期的研究和攻关的技术创新能力。
 
  “科创板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力要求更高,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中望软件董事长杜玉林表示:
 
  此次发行上市,是公司发展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也是公司发展的新起点,让中望有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把工业软件做得更好,为中国工业软件的崛起贡献更大的力量。
 
  合作生态闯未来
 
  技术与资本融合,CAx一体化提档加速
 
  众所周知,工业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勘察规划、建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众多领域。进入“十四五”发展新时期,随着数字中国、“新基建”的持续深入推进,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软件已成为驱动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
 
  “工业软件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且软件的研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需联合各方力量才能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望软件董事长杜玉林认为,发展工业软件既要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又要依托产业链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为加速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工业软件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我们与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链上各协作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携手攻关CAx关键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十三年磨一剑。自成立以来,中望软件坚持以工匠精神打磨自有CAD/CAE/CAM平台产品,并持续强化产品的二次开发接口能力,建立中望开发者网络与专业软件开发商深度合作,不断增强行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中望软件积极探索生态合作新模式,通过商务合作建立全球营销渠道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和本土化服务。
 
  图/中望软件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换上市纪念品。中望软件赠送一台发动机模型(左一),寓意着中望人秉持匠人精神,科技报国,助力中国工业腾飞
 
  业内人士指出,凭借多年积累沉淀的自主2DCAD、3DCAD、CAM、CAE核心技术,如今再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力量,中望软件将能够汇聚更多优质资源,以更快的速度打造一流的CAx产品和完善的生态系统,驶入技术市场共发展的快车道。
 
  近期,工业软件首次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专项,成为国家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战略部署,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将进入崭新的阶段。
 
  中望软件董事长杜玉林表示:
 
  技术创新是我们工业软件企业的立命之本
 
  科创板上市是中望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也是新起点。中望定不辜负资本市场的认可,努力把自主研发做得更实,把工业软件做得更好。未来,中望软件将以三维几何建模引擎技术为突破口,加快打造一个贯穿设计、仿真、制造及建造全流程的自主二三维设计和仿真平台,同时大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引领中国工业软件强势崛起与发展,也为世界工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 2004-2014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