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再增300公里,“地下中轴线”即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8号线剩余段年底将实现初期运营,届时“地下中轴线”将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8号线剩余段长约4.3公里,北起中国美术馆站,南至珠市口站,途中设金鱼胡同、王府井和前门3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建成后与现有8号线南段、北段贯通运营,并在朱辛庄站和昌平线同台换乘。

 
  9日上午,记者来到8号线金鱼胡同站看到,车站在银泰in88商场南侧的唯一地面出入口的装修已经接近尾声。这座地面出入口也与商场进行了一体化设计,透明的玻璃外墙与商场融为一体,颇具简约的现代感。
 
  王府井是北京大型商圈,此次开通的8号线三期剩余段,在车站的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与商业的结合。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这座地面出入口外,金鱼胡同站其余4座出入口均位于地下,可以与周边商业互联互通。今后市民出了地铁站,无需乘电梯到地面,就可以从地下直接进入商场内部,方便旅客出行。
 
  而在王府井站,此次与8号线同步开通的多个出入口通道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衔接,包括路口东侧的东方新天地,以及路口西侧的北京饭店二期。另外在工美大厦和东方新天地附近也有地面出入口。
 
  前门站充分考虑了地面客流特点,其中一个出入口直接与现有市政地下通道相连,形成完整的地上地下服务系统,更加方便乘客出行。
 
  目前,8号线三期剩余段正在进行贯通调试,8号线南北两段列车在到达珠市口站和中国美术馆站后进行清车作业,随后空载驶入三座车站。
 
  装修体现沿线地域特色
 
  作为“地下中轴线”,8号线三期的装修也独具特色。全线装修设计通过“门观中轴”的总体概念思想,突出了沿线的地域特色,同时更是对地域性及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以“门”的形象创意体现和延续“中轴”概念,以北京彩灰色系为基础,结合城市风貌运用装修色彩,进一步深化完善系统整合。线路更重视换乘通道,运用不对称的装修设计手法,将沉闷压抑的狭长封闭空间营造为有“窗口”感的氛围空间,将空间内复杂的功能性要素最大限度集中于“单一”窗口界面。
 
  此次开通的三站,站站都有艺术墙。例如金鱼胡同站的艺术墙,主题是“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壁画上的金鱼仿佛自由地在水中游荡,契合“金鱼”这一地名含义,车站的装修风格结合祥云图案,凸显出古色古香的韵味。目前,车站的艺术墙仍在安装当中,将在开通时同步亮相。
 
  施工首创北京地铁领域六个“第一”
 
  在首都最核心区施工,工程克服了“极难推进的前期工作、极苛刻的外部环境要求、极恶劣的水文地质条件、极低的施工工效”四大困难。
 
  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在建设期间,轨道公司和参建单位将环保理念和标准化建设融入到施工过程中,适应新形势,满足环保需求;结合周边实际情况,恪守“高起点、高标准、常态化”的绿色文明标准化施工建设方针,首创北京地铁领域的六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全封闭围挡、第一次使用高压喷雾降尘系统、第一次使用空气能采暖系统、第一次应用二维码、第一次使用拼装式集成房屋、第一批使用干拌喷射混凝土。
 
  新型标准化地铁建设让施工工地成为闹市中一道美丽的景致。
 
  8号线全线通车后,沿中轴线敷设的南北贯通的交通大动脉正式形成,优化提升了线网结构,将有效缓解沿线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在构建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上的交通大动脉的同时,提高了王府井、前门等大型商业中心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为南中轴线轻工业集中商业区提供了便捷出行途径,支撑并带动了南苑边缘集团的开发改造及大兴瀛海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引导着城市空间沿中轴线向南拓展,将带动沿线商业蓬勃发展。
 
  轨道交通再增300公里
 
  12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表示,“十四五”规划分三大部分共八章,涵盖成效回顾和形势分析、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以及六方面具体措施。“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性推进,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注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深化本地和区域协同共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水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是未来五年北京治水的发展目标。市水务局水保生态处处长刘大根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内,全市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开采总量压缩到14亿立方米以内,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力争下降到8%以下,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40%以上,河湖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确保首都水安全。
 
  能源煤炭消费量不超100万吨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表示,北京将进一步压减燃煤用量,基本完成全市剩余农村村庄供暖散煤清洁改造,煤炭消费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非紧急情况下尽量不再使用燃煤”。
 
  燃气高效精细利用水平将继续提升,将分类有序推进非居民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天然气消费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左右;大力推进车辆的油换电,基本完成全市燃油供热锅炉的清洁改造。
 
  同时,加快推进京外新能源基地和绿电通道建设,到2025年外调绿电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再加上本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4%左右。加快输电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输电能力。全市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6%,建成多元多向的天然气供应体系,提升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
 
  交通轨道交通再增300公里
 
  交通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预期达到76.5%。”市交通委副主任吴世江说。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密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线网,预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公里,到2025年,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预计达到1600公里。优化地面公交线网,缩短公交站和地铁站的换乘距离,在市郊铁路和远端地铁站增建小汽车驻车换乘的停车场。同时,将继续实施绿色出行碳普惠行动,通过碳交易平台激励公众绿色出行意愿。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提升到76.5%。
 
  车辆能源结构也将继续优化,北京将大力推动机动车辆“油换电”。“十四五”期间,继续在公交、出租、道路客货运等行业加大新能源车应用,除应急保障车辆等特殊情况外,每年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车辆均为新能源车。
 
  绿化14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首都园林绿化从绿起来、美起来向活起来、优起来、循环起来转变。“具体的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绿色生态格局更加完善,生态功能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园林绿化的增汇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绿色惠民成效显著。”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空间结构将更加完善。
 
  从具体目标来看,“十四五”时期,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在此期间,北京将继续构建大尺度的绿色空间,完成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任务;新建和恢复湿地5000公顷;在中心城区结合新一轮的疏整促、留白增绿,大力建设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完善两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格局,建立均衡普惠的公园中心城。同时还要建设好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除核心区外在其他14个区要全部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此外,全市将通过开展全龄友好型公园的改造,还将优化绿道系统布局,增加绿道总长度,五年计划新增350公里以上,“十四五”后将达到1600多公里。
 
  产业构建“2441”产业体系
 
  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李涛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先进、污染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产业,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预计到“十四五”末,北京的绿色发展水平更加显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较2020年再下降5%以上。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动态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推动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实现碳中和为目标,以智慧能源为方向,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推进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化,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500亿元。
Copyright © 2004-2014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