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公里+86公里!西部两条铁路新线同日开通

“湘西最美铁路”张吉怀高铁开通首日售出2万余张票
12月6日7时50分,首趟从张家界西站开往怀化方向的G9693次动车组发车。这标志着连接张家界、吉首、怀化的张吉怀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也昭示着湘西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据了解,这一高铁串起张家界、芙蓉镇、凤凰古城等众多著名风景区,被誉为“湘西最美高铁”。之后,大湾区居民可在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乘高铁直达张家界西站。记者查询12306网站发现,从广州南站出发,最快5小时22分可抵达张家界西站,二等座最低票价为493元。
全线桥隧比例超90%
张吉怀高铁位于湖南省西部,北起黔张常铁路张家界西站,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凤凰县及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引入怀化南站,线路全长24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张家界西、芙蓉镇、古丈西、吉首东、凤凰古城、麻阳西、怀化南7座客运站,其中,张家界西站和怀化南站为既有车站。
张吉怀高铁穿越武陵山区和多条水系,沿途分布众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山区气候多变,建设施工难度较大。全线新建桥梁162座、隧道118座,总长223.9公里,占线路全长90.7%。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铁路建设者们全面加强环水保工作,对高铁沿线涉及各等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16处环境敏感地段进行全方位保护,在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高铁线路两侧还栽种了许多绿色植物,沿途新打造了80多个高铁生态景观。
串联起多个著名风景区
张吉怀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区域连接线,北接黔常铁路,南连沪昆高铁、怀衡铁路,串联起武陵源、天门山、芙蓉镇、猛洞河、凤凰古城等著名风景区。在张吉怀高铁开通前,湘西交通不便,该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神奇的自然风光只能藏于“深闺”。比如,备受游客喜欢的凤凰古城和张家界之间,原来没有高铁通达,游客只能通过汽车出行,全程大概需要三个半小时。如今,张吉怀高铁开通,两座城之间最快只需49分钟。
“这是我第二次来张家界,张吉怀高铁开通后太方便了。上次从凤凰古城过来,一路颠簸。之后我还要来!”在张家界旅游的黄女士说。
据悉,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的张家界、湘西州可通过高铁路网与郑州、武汉、重庆、宜春、杭州、桂林等多个旅游城市串联起来,形成多条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黄金旅游通道,各地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相互之间将产生连带效应,将对高铁沿线旅游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往我们的旅行团从广州到湘西,通常是先从广州乘高铁到衡阳,然后转乘汽车前往湘西地区的各个景点,整个行程大概需要七八个小时。张吉怀高铁开通后,我们可以开行广州到湘西的高铁旅游专列,五六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张吉怀沿线各个车站。不仅缩短了旅途时间,游客乘车环境也更加舒适。”广东铁青公司怀化(张家界)分公司经理胡飞鹏说道。
“以前广州到张家界只有普速列车,搭乘普速要10多个小时。”广州市民黄先生对张吉怀的开通倍感兴奋,他表示,以后周末在广东湖南之间往返游,将变得轻松又快捷。
广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条黄金旅游线,张吉怀高铁的旅游客流在客运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预测开通初期沿线地区铁路客运量为1450万人次,其中,旅游客流750万人,占客运总量的51.7%。
各地旅客积极“尝鲜”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张吉怀高铁开通首日,铁路部门安排开行了32趟高铁列车。沿线居民通过张吉怀高铁可直达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长沙、昆明等多个城市。其中,广州南站、深圳北站均有3趟始发列车终到张家界西站,长沙南站有6趟始发列车终到张家界西站,吉首东站、张家界西站分别有1趟高铁直达北京西站,张家界西站有1趟高铁直达上海虹桥站。
开通第一天,各地旅客“尝鲜”愿望强烈。据广铁客运部门统计,截至6日15时,已售出2.4万张车票,部分时段车票基本售罄。芙蓉镇站、古丈西站、吉首东站、凤凰古城站、麻阳西站5个新建车站共到发旅客8000余人次。
广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根据客流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动车组列车和客运服务品质,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在周末、节假日、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时期,实时调整列车运行方案,增开热门方向列车,补强高铁运能,拉动大湘西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叙大铁路开通运营系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支线
12月6日上午11时18分,伴随着汽笛的轰鸣,一列满载2000吨砂石料的货运列车从泸州市龙山车站出发,驶往泸州市叙永车站,标志着新建地方铁路叙永至大村线(以下简称“叙大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古蔺县无铁路运输的历史,并联通已开通运营的隆纳、纳叙铁路,形成隆昌至大村246公里较大规模、较为完备的地方铁路运输线。
叙大铁路由蜀道集团投资,旗下四川路桥、四川铁建承建。项目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境内,西起隆叙铁路叙永站,东至古蔺县大村镇,线路全长约86公里,沿线设叙永、凉水井、震东、古蔺、五里坡、龙山、青龙嘴、大村8个站,设计时速80公里,是一条以煤炭、粮食、矿石、酒等货物运输为主的地方铁路。
叙大铁路处于云贵高原过渡带,经过喀斯特地质高度发育地区,全线多座隧道地质条件差,暗河、溶洞、断层纵横交错多达40余处,突水突泥、冒顶、瓦斯突出频现,全线桥隧比高达81.2%,是省内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普速铁路。特别是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的中坝隧道,被专家鉴定为“极高危隧道”,建设期间发生较大规模以上突水突泥22次,突泥量达4万余立方米,经多次优化设计、调整施工方案,仅治理溶洞暗河就耗时5年,整条隧道历经7年才最终完工。项目建设先后取得3项国家专利,三槽湾特大桥获得省建设工程“天府杯”金奖。
叙大铁路的建成投运,标志着川黔两省尤其是乌蒙山片区实现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对完善川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途经乌蒙山少数民族集中区和川黔革命老区,沿线可供开采的砂石等矿产资源丰富、质地优良。通过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将有效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及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
同时,叙大铁路也是兼顾沿线客货运输的地区性支线铁路,今后可依托铁路开发叙永县沿线站点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对发展沿线红色观光旅游、展现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