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启动新一轮《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
12月16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举行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媒体通气会。记者了解到,为全面落实南宁市强首府战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城市空间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战略,启动了新一轮《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以支撑南宁市“一主四副”城市新型空间发展格局。
规划期轨道线网由13条线路组成
根据启动的新一轮《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构筑绿色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撑南宁市“一主四副”城市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主城区与武鸣区副城区、东部产业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新城、南部科创新城四个副城区快速直达与高效连通。
规划将科学配置交通资源,统筹各类交通方式综合协同与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协调,支撑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和优化,助力提升南宁在首府都市圈的带动力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竞争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先行示范区。
其中,《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基于南宁市已建线路搭建起的“十”字轨道骨架,“井”字放射网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大都市区空间格局、主城区规划结构进行布局。规划期轨道线网方案由13条线路组成,包括8条轨道普线、1条轨道环线和4条轨道快线,规模约592.6公里,共设站307座,形成“环线+放射线”“快线+普线”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重要枢纽、相邻副中心间30分钟可达,城市主中心至外围新城轨道全程出行实现45分钟可达。
打通“断头路”优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为完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结合南宁市城市综合交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具体如下:
按照“窄马路、密路网、开放街区”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强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道路微循环,拓宽瓶颈路段,持续优化完善路网结构,构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
开展南宁大桥等越江通道及节点系统性交通问题研究,分层次、分期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升区域通道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开展江南大道—银沙大道—五象大道通道、青环路—良庆大桥—青山大桥通道规划研究工作以及东盟商务区—五象总部核心区东部板块交通通道及周边路网、那安快速路连接北部路网、高速公路路网与城市路网的衔接通道等研究论证工作,实现片区交通互联互通。
优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开展南宁绕城高速公路衔接市政道路节点建设研究,疏解绕城高速外通道衔接市政道路,完善城市骨架路网系统,构建“高效、开放、通达、融合”的内外交通衔接体系,支撑大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落实强首府战略中强枢纽、强交通的发展要求。
近中期规划立体人行过街设施50座
此外,积极抓好交通类各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南宁市行人过街设施专项规划》等一批交通专项规划。《南宁市行人过街设施专项规划》按照“步行友好,以人为本、空间资源向步行倾斜、打造更安全的街道”三大规划理念,提出对南宁市行人过街设施的规划与引导控制,确定南宁市城市道路过街设施规划设计的标准和重点改善区域。
近中期,南宁市将规划新增立体人行过街设施50座,新增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98处,新增路段平面过街设施214处;远期,规划新增立体人行过街设施115座,新增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1406处,新增路段平面过街设施527处。选取朝阳—火车站商圈、江南客运站周边、广西医科大学周边为重点改善区域,优化过街设施布局,改善行人过街出行环境。
据悉,以上《规划》于2021年4月29日获得市人民政府批复,随着规划的实施,将有效指导后续行人过街设施建设,市民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