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段复工 今年10月开始架梁施工
南沿江铁路是江苏省又一条东西向快速交通走廊、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目前江苏省在建的三条高铁之一。春节后,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正在有序复工。
2月21日上午10点,在位于镇江句容汽车站附近的南沿江城际铁路二标段一分部施工现场里,两台旋挖钻机轰鸣作响,正在进行钻孔作业。这样的挖机一天可以施工3个钻孔,后期将会投入12台钻机连续生产作业。
南沿江城际铁路线路从南京南站引出后,向东的第一站就进入了句容。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一分部生产经理陈双辉介绍,一分部施工范围约15公里,其中12.5公里下部结构施工已经结束,剩余的句容站部分将于今年10月份完工,整体将进入上部结构架梁施工。
“我们从2019年4月就开始进场施工,除了句容站外,其他部分施工均已结束。由于扬马城际铁路要并入句容站,原先是两台四线,变更之后是四台十线,因此我们是按照新的方案进行施工。”陈双辉表示,项目部计划2021年10月开始从大里程方向往小里程方向进行架梁。“目前,句容场站的钻孔桩要打下2385根桩,年前施工了69根桩。后续的工期还是比较紧张的。”
年后,项目部工人也陆续返岗复工。“目前已经到岗84人,到岗率15%。大部分都来自安徽和江苏本地。”陈双辉表示,初十开始,工地就正式复工复产,预计元宵节过后,工人将全部到岗。
在抓好复工复产的同时,项目部也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项目部要求各作业队每天由专人对复工返回工人的身体状况信息记录成册,对进入工地作业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防护用品检查等。每天对项目管理人员宿舍和办公区域特别是澡堂、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
“另外,非中高风险以外地区的人员返岗会查询14天的行程轨迹,还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陈双辉说。
南沿江城际铁路线路自南京的南京南站引出,向东经句容市、金坛区、武进区、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终至沪苏通铁路太仓站。作为沪宁间第二条城际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沪宁通道的辅助客运功能。
建设该条铁路,对于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完善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沿线的句容、金坛、江阴、张家港、常熟等地将一举进入高铁时代,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
2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
济郑高铁山东境内工程征地拆迁已完成95%
新时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郑高铁山东境内工程征地拆迁已完成95%,预计2023年年底前建成。
济郑高铁濮阳至济南段项目规划建设受鲁豫两省人民瞩目,该项目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项目,是密切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联系的快速高铁通道,也是我省“十四五”期间确保尽早建成的高铁出省通道。
据了解,该项目全长约208公里,总投资约400亿元,其中,山东境内全长约170公里,占全线的82%;投资348亿元,占总投资的87%。项目正线资本金占正线总投资的50%,由国铁集团与山东、河南两省按照路省3:7比例筹资。
截至今年1月底,山东境内段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占山东境内段总投资的四分之一,其中,征地拆迁已完成95%,三电迁改完成51%,路基工程完成10%,桥梁工程完成36%。总的看,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总体进展顺利,达到工期进度要求,山东境内工程预计2023年年底前建成。
山东明确“十四五”时期14项战略任务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其中明确了14项战略任务。
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二是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四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五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六是奋力向海图强,开创经略海洋新局面。七是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八是聚力改革攻坚,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九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十是推动绿色发展,绘就绿水青山齐鲁画卷。十一是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十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十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十四是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
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100%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山东“十四五”规划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有哪些突出亮点?据了解,未来五年山东将在就业、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继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青年见习计划,完善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推动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联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家庭建设,完善生育支持、儿童养育教育、老人赡养、促进工作家庭平衡等税收和福利政策,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