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软实力 促进国际商务合作新发展
2014-05-16 16:51:08 来源: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软实力促进国际商务合作新发展——记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筹备座谈会当前,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历
——记“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筹备座谈会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铁路总里程在2013年年底已经突破10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的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超过2500公里,城市数量达到20座(含香港)。可以说,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之一。
但发展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短板。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建设的逐渐完善,铁路的建设已经趋于平稳,前几年大力发展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铁路建设及装备领域走出去战略就势必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轨道交通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的时候,如何提升我们“走出去”、“引进来”的水平?如何在硬实力具备的情况下提升软实力?如何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国际合作?这些是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一个以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软实力、促进国际合作为目的的行业组织势在必行。2014年3月11 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牵头,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庞巴迪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阿尔斯通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必维国际检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公司、泰雷兹集团、三一重机集团、安萨尔多公司、和利时公司、北京新联铁公司、佳讯飞鸿公司及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等24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筹备座谈会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召开。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杨依杭在筹备会上表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将作为一个公益性、可持续性、共享性的平台为中国的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国家战略服务。整个联盟分为成员单位和专家智库两大部分,秘书长单位计划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担任,副秘书长单位计划由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担任。
在筹备会上,来自24家参与单位的领导、专家纷纷表达了对联盟的良好祝愿,也对联盟方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创造一流的国际合作盛宴
对于轨道交通产业而言,列车制造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次座谈会上,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西门子等单位的代表纷纷发表了对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的看法。
中国南车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沈家骏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企业的硬件都是世界顶级的,现在缺乏的是软实力,“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另外,沈家骏总经理还对联盟提出了两点希望:一,希望联盟能真正的着力于“国际合作”,并认为在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际合作是当前行业内企业最需要的一种帮助;二,希望联盟在今后多为会员提供一手的信息和一些趋向性的资料。
中国北车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季强认为,当前中国轨道交通、特别是高铁走出去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标准的缺乏。季强副总经理希望联盟能多做一些中国标准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西门子公司交通与物流集团业务发展与战略部总经理张翊静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跟其他的组织不一样的地方是国际合作。张翊静总经理建议联盟可以根据在成员中收集到的共性较大的议题展开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在外资企业享受中国待遇方面,张翊静呼吁中国政府不要只将外资企业认为是外国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植根于中国,与中国合作共赢是双方共同的目的。
携手共赢的市场机遇
来自中国通号、泰雷兹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此次座谈会上也纷纷发表了对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国际合作的意见。
中国通号集团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邓强认为,轨道交通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政府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受到东道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双重影响,而中国政府在体制机制方面与很多国家存在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走出去过程的不畅通,因此,邓强建议,联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智囊组织,而应该积极引导政府,让政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泰雷兹公司地面交通系统总经理李玉峰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还是面临很多挑战,跨国公司在国外也遇到很多竞争,这些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所以他希望借助联盟这个平台探讨如何建立这种共赢的机制。
和利时公司副总裁李智认为联盟应该多吸引一些行业上下游各类企业参加,如土建等行业的企业。另外,李智副总裁建议每个成员企业都能将各自积累的国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方面信息在联盟内共享。
北京新联铁公司总裁王利群建议联盟形成一种类似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更好的为企业和市场服务。联盟作为包含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各个方面的组织,只有在研究国外市场的规则之后,才能组织企业、帮助企业形成具有优势的产品,这样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地走出去。
佳讯飞鸿公司国际合作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宗勃认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佳讯飞鸿需要联盟这样的平台帮助企业发展,并且希望联盟的每个成员都设置一个固定的联络人。李宗勃副总经理建议联盟可以定期组织各成员进行相互参观,以加强成员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国际合作的第三方力量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轨道交通产业从来都离不开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咨询单位、行业商协会等各种相关单位的参与。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作为一个联盟,应该本着开放、合作、共享多赢的原则来做,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才能走得久,走得高,走得远。在高铁走出去方面,徐飞校长认为,中国的标准至关重要,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高等院校,徐飞校长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将会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师资优势,为国内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提供培训及智力上的帮助,为中国企业服务,为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服务。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陈锋对联盟的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中国不仅高铁要走出去,整个轨道交通的各项技术也需要在国际上形成走出去的态势;第二,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两所重点院校应该为联盟发挥好技术及智库作用,为建设好联盟这个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平台发挥自己的力量。
中国铁科院科研处长罗庆中认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现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引进来的问题,而是走出去的问题。他建议联盟的组织架构做一些调整,将更多的政府部门纳入到联盟的整个框架中,并认为,只有这些部门都联动起来,中国的轨道交通走出去的道路才会更加顺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融资部副总经理王一心表示,中国工商银行十分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的投融资,这种支持不仅针对中国的企业,对于外资企业同样适用。对于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走出去战略,王一心总经理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做一些基础数据方面的积累,有一些积累之后,才能做进一步的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王一心总经理强调,中国工商银行也需要通过联盟的渠道了解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必维国际检验交通物流及重型设备部负责人曹梓楠从标准的角度谈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所需要做的功课。曹梓楠认为,当前国际上的标准主要是欧盟的标准,中国在标准方面与欧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整个商业市场还没有系统的文件准备。另外,曹梓楠还用日本装备制造业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前期调研的重要性:日本企业在出口大型工程设备前会对当地的科技、人文、地理条件等方面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还会先行做一些商务访问及调研,然后再系统地安排后续具体业务员。
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竭诚服务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董叶青女士在发言中强调,联盟的成立,将会从更高的层面上利用国家的政府资源,更好地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作为行业交流平台将为联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智力支持,更好的为联盟成员服务。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杨依杭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轨道交通“走出去”、“引进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在多个国际场合推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作为商务部直属的双向投资促进机构,担负着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责任与义务。
杨依杭副局长强调,“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是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为企业服务模式上的创新,联盟的定位是国际合作,促进双向投资,而不是专注于技术研究。
杨依杭副局长介绍了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在联盟中的定位:第一,整合资源,包括国内外的政府资源、企业资源;第二,在促进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将扮演中介或者支撑的力量,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和智力的支持;第三,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杨依杭副局长说:“凝聚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果‘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运作得好,将来联盟内的成员将会越来越有凝聚力。我相信,联盟的成立,会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国际合作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家尽心尽力的努力下,‘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国家战略也一定会得到更好落实。”
当前,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国铁路总里程在2013年年底已经突破10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的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超过2500公里,城市数量达到20座(含香港)。可以说,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之一。
但发展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短板。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建设的逐渐完善,铁路的建设已经趋于平稳,前几年大力发展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铁路建设及装备领域走出去战略就势必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轨道交通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的时候,如何提升我们“走出去”、“引进来”的水平?如何在硬实力具备的情况下提升软实力?如何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国际合作?这些是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一个以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软实力、促进国际合作为目的的行业组织势在必行。2014年3月11 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牵头,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庞巴迪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阿尔斯通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必维国际检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公司、泰雷兹集团、三一重机集团、安萨尔多公司、和利时公司、北京新联铁公司、佳讯飞鸿公司及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等24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筹备座谈会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召开。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杨依杭在筹备会上表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将作为一个公益性、可持续性、共享性的平台为中国的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国家战略服务。整个联盟分为成员单位和专家智库两大部分,秘书长单位计划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担任,副秘书长单位计划由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担任。
在筹备会上,来自24家参与单位的领导、专家纷纷表达了对联盟的良好祝愿,也对联盟方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创造一流的国际合作盛宴
对于轨道交通产业而言,列车制造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次座谈会上,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西门子等单位的代表纷纷发表了对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的看法。
中国南车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沈家骏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企业的硬件都是世界顶级的,现在缺乏的是软实力,“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另外,沈家骏总经理还对联盟提出了两点希望:一,希望联盟能真正的着力于“国际合作”,并认为在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际合作是当前行业内企业最需要的一种帮助;二,希望联盟在今后多为会员提供一手的信息和一些趋向性的资料。
中国北车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季强认为,当前中国轨道交通、特别是高铁走出去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标准的缺乏。季强副总经理希望联盟能多做一些中国标准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西门子公司交通与物流集团业务发展与战略部总经理张翊静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跟其他的组织不一样的地方是国际合作。张翊静总经理建议联盟可以根据在成员中收集到的共性较大的议题展开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在外资企业享受中国待遇方面,张翊静呼吁中国政府不要只将外资企业认为是外国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植根于中国,与中国合作共赢是双方共同的目的。
携手共赢的市场机遇
来自中国通号、泰雷兹等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此次座谈会上也纷纷发表了对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国际合作的意见。
中国通号集团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邓强认为,轨道交通产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政府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受到东道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双重影响,而中国政府在体制机制方面与很多国家存在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走出去过程的不畅通,因此,邓强建议,联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智囊组织,而应该积极引导政府,让政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泰雷兹公司地面交通系统总经理李玉峰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还是面临很多挑战,跨国公司在国外也遇到很多竞争,这些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所以他希望借助联盟这个平台探讨如何建立这种共赢的机制。
和利时公司副总裁李智认为联盟应该多吸引一些行业上下游各类企业参加,如土建等行业的企业。另外,李智副总裁建议每个成员企业都能将各自积累的国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方面信息在联盟内共享。
北京新联铁公司总裁王利群建议联盟形成一种类似企业的运行机制,以更好的为企业和市场服务。联盟作为包含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各个方面的组织,只有在研究国外市场的规则之后,才能组织企业、帮助企业形成具有优势的产品,这样才能帮助企业真正地走出去。
佳讯飞鸿公司国际合作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宗勃认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佳讯飞鸿需要联盟这样的平台帮助企业发展,并且希望联盟的每个成员都设置一个固定的联络人。李宗勃副总经理建议联盟可以定期组织各成员进行相互参观,以加强成员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国际合作的第三方力量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轨道交通产业从来都离不开除政府、企业之外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咨询单位、行业商协会等各种相关单位的参与。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作为一个联盟,应该本着开放、合作、共享多赢的原则来做,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才能走得久,走得高,走得远。在高铁走出去方面,徐飞校长认为,中国的标准至关重要,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高等院校,徐飞校长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将会积极的发挥自己的师资优势,为国内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提供培训及智力上的帮助,为中国企业服务,为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服务。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陈锋对联盟的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中国不仅高铁要走出去,整个轨道交通的各项技术也需要在国际上形成走出去的态势;第二,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两所重点院校应该为联盟发挥好技术及智库作用,为建设好联盟这个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平台发挥自己的力量。
中国铁科院科研处长罗庆中认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现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引进来的问题,而是走出去的问题。他建议联盟的组织架构做一些调整,将更多的政府部门纳入到联盟的整个框架中,并认为,只有这些部门都联动起来,中国的轨道交通走出去的道路才会更加顺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融资部副总经理王一心表示,中国工商银行十分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的投融资,这种支持不仅针对中国的企业,对于外资企业同样适用。对于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走出去战略,王一心总经理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做一些基础数据方面的积累,有一些积累之后,才能做进一步的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王一心总经理强调,中国工商银行也需要通过联盟的渠道了解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必维国际检验交通物流及重型设备部负责人曹梓楠从标准的角度谈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所需要做的功课。曹梓楠认为,当前国际上的标准主要是欧盟的标准,中国在标准方面与欧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整个商业市场还没有系统的文件准备。另外,曹梓楠还用日本装备制造业的成功案例说明了前期调研的重要性:日本企业在出口大型工程设备前会对当地的科技、人文、地理条件等方面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还会先行做一些商务访问及调研,然后再系统地安排后续具体业务员。
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竭诚服务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董叶青女士在发言中强调,联盟的成立,将会从更高的层面上利用国家的政府资源,更好地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作为行业交流平台将为联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智力支持,更好的为联盟成员服务。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杨依杭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轨道交通“走出去”、“引进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在多个国际场合推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作为商务部直属的双向投资促进机构,担负着推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责任与义务。
杨依杭副局长强调,“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是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为企业服务模式上的创新,联盟的定位是国际合作,促进双向投资,而不是专注于技术研究。
杨依杭副局长介绍了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在联盟中的定位:第一,整合资源,包括国内外的政府资源、企业资源;第二,在促进国际合作的过程中将扮演中介或者支撑的力量,为企业提供金融、咨询和智力的支持;第三,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杨依杭副局长说:“凝聚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果‘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运作得好,将来联盟内的成员将会越来越有凝聚力。我相信,联盟的成立,会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国际合作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家尽心尽力的努力下,‘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合作联盟’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国家战略也一定会得到更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