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溪隧道科技成果实现四项创新
2007-07-04 14:14:26 来源:中华铁道网 浏览次数:日前,河北省建设厅组织隧道专家鉴定委员会,对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开发的“浅埋偏压、富水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成果在连拱偏压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浅埋偏压、富水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技术”是在富溪隧道施工中研究的。富溪隧道位于安徽省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第四合同段,长度达到620米,在连拱隧道中规模较大。该隧道洞身穿越两条断层,尤其是进口地段处于偏压地段,有H39滑坡,活动性较强,埋深浅,小于30米,进洞方法不当可能造成山体滑动,对洞口施工极为不利;加之整条隧道最大埋深仅120米,施工难度极大。
承担施工任务的十七局集团三公司铜黄项目部,分别从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西北科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请来隧道和地质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对策。他们以科学施工为指导,以理论计算分析先行,坚持“现场第一,岩变我变,有序加快”的原则,提出了“突出重点,固结松散堆积体,加固稳定滑坡体,精心做好洞外工程,确保安全进洞”的对策,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了三导洞和台阶法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主体工程于2006年4月顺利完成,提前两个月工期。
该成果有四个创新点:一是基于围岩压力理论首次分析了连拱隧道的偏压临界状态,计算得出了各级围岩情况下不同坡度时偏压对连拱隧道产生影响的最大埋深;二是针对荷载的偏压情况,首次将偏压连拱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设计为不对称形式;三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了与实际地层相吻合的计算模型,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得出了偏压连拱隧道的合理开挖顺序;四是选择合适的防水卷材及止水材料,并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优化了中墙的结构形式及防水方式,减少了隧道渗漏的薄弱环节,保证了隧道的防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