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铁路职工再就业

2008-11-10 16:11:55 来源:铁流网 浏览次数:
日前,某工务段举行职工再就业表彰大会,在主席台上就座的4名停薪留职人员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个还做了典型发言,介绍自己经营小百货批发的艰辛和喜悦。这个段的领导班子认为,减员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要努力启发职工转变择业观念、动员富余人员主动下岗自谋职业。他们规定,进入社会劳务市场的人员,经济上支给高于地区最低生活费的补贴,生活上发给在岗职工的一次性福利,凡外出经营不利、就业无门的人员,可提前申请解除合同,回单位待岗。  

    我们知道,铁路运输业在承担国民经济主体物资运输重任的同时,必然按照国家的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行业内部的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现阶段铁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减员增效,主要是解决历史遗留的“企业办社会”问题、传统运输组织和技术下的劳动力配置问题、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劳动力更新问题等.而其中资源配置和劳动力更新的核心就是在“主辅分离”的改革举措下实施的。人员分流和“企业办社会”转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对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关键性意义。这不仅是铁路,也是其他行业改革的共识。现代化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政府职能、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专业划分及各司其责。因此,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减轻企业负担,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铁路自身效益型发展之必需和必要,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把社会职能返还给社会,形成社会资源的重新组合,达到双赢效果。

    铁路减员是大势所趋。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而是广开渠道。笔者认为,可以适当的通过以下五项措施,认真抓好再就业,减轻下岗人员的精神压力和后顾之忧,增强他们进入社会劳务市场的信心和能力。

    首先,积极开展内部挖潜,优先安排分流人员。从发展多元经济入手来说,创建离岗人员再就业基地,采取腾岗移位“插”一点,多经部门“挤”一点,拓展项目“安”一点,自谋出路“走”一点的有效措施;其次,开展转岗培训,创造再就业条件。加强热门、急需工种培训,组织下岗技术人员和机关业务骨干学习电脑知识。经考试合格,仍可参加下一轮竞争上岗。据悉,有些站段已经采取了这项措施,全段下岗职工培训率和再就业率达百分之百。 第三,积极兴办实业,尽力安置富余职工。同时,也可以依托主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创办车辆配件厂和电器维修厂两个经济实体,安置一批富余职工。还可以组织下岗富余人员把单位的三类建筑搭建、房屋出租、维修、楼层保安和保洁承接下来,实行有偿服务;第四,开展劳务合作,“输出”职工。在这方面,适当的通过和其他私营工厂合作,安排学习行业技术,并通过工厂实行的计件工资取得劳动报酬;最后一点,主动找米下锅,争取向社会分流。例如,上铁局积极协助福州工程局办理外地企业进沪用工手续。各单位都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上海地区的保安总队、保险公司、轻轨公司及宾馆等服务行业的社会分流名额。

    应该承认,搞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难度确实不小。但是,只要上上下下都坚持改革,一些好的思路就会拓展出来,而且行之有效。“三不让”政策的出台就是关心、爱护铁路职工的集中体现,“三不让”的暖风已经吹遍了全路的各个角落,并且这样的“阳光工程”还要积极的办下去,关心铁路职工再就业,关心职工具体生活,就是关心铁路跨越式发展,就是对铁路转轨变型的改革作最实在的贡献。

    铁路职工是铁路建设的奉献者,全面做好关心职工生活工作,是新形势下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确保铁路稳定的关键。所以,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温暖他们的心灵,关注他们的生活,从解决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切实把关心职工生活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逐步把铁路建设成为人际关系和谐、职工安居乐业、真正从职工角度考虑和爱护职工的的现代化“大家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