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科奇的“碳足迹”说起

2008-11-14 14:39:20 来源:人民铁道报 浏览次数:
自从环保主义者发明了“碳足迹”这个词,个人出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法国总统萨科奇上任以来,乘专机频频穿梭于世界各地,受到了舆论的温和批评。10月23日,法国一家生态学杂志揶揄他们的总统说,萨科奇过去11个月的“碳足迹”,已经等于1000个法国人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了世界纪录。
               
    萨科奇以总统之尊,代表国家搞穿梭外交,他的“碳足迹”在理论上应该由法国人来平摊,是无可厚非的公务行为。但是,社会其他成员在“碳足迹”上向萨科奇看齐,比如开着“悍马”车去街上吃牛肉拉面,就有点过分了。你有钱当然有权消费,但是你排放超量的“碳足迹”造成气候变化,由社会全体成员来买单,实在是有失公允。
               
    在“碳足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铁路的发展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渝怀铁路通车后,渝东南沿线政府下了文件,要求公务员出差在选择交通工具时首选火车。黔江市一位副市长说,公务员出差乘火车好处多多:一是节省了政府开支。火车硬座票价只有公路大巴的1/4;跟公车出行相比,比例更是悬殊。二是安全。乌江峡谷的公路奇险,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公务员出差乘火车出行,单位的领导也放心些。
               
    其实公务员出行乘火车,不仅减少了公车的使用,还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政府官员在“碳足迹”上向一般公民看齐,不仅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渝怀铁路通车后,好多私家车车主也弃汽车改乘火车长途旅行。他们表示,有了安全、快捷、方便的火车,何苦要在乌江峡谷冒险开车呢。看来铁路的发展,确实能让人们自觉减少“碳足迹”。
               
    从“碳足迹”的角度看,最能保证社会协调持续、一代一代永续发展的交通工具,莫过于火车了。火车不仅能耗低,而且就占有资源的差别而论,一般情况下软卧是硬座的4倍。这样的差别和其他大耗能的交通工具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何况,由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是几乎没有“碳足迹”的,因为电力可以通过水能、风能和核能来获得。
               
    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少。在“碳足迹”问题上,如果人人争着向萨科奇看齐,恐怕有限的资源还不够一代人挥霍,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也经不起折腾。从这个意义看铁路的发展,其涵义早已超出了铁路本身。早一天将和谐铁路建设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了交通的保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铁路发展的意义,切实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