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景曜科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交通强国数智转型的排头兵​

2025-11-11 来源:景曜科技
本文摘要:深耕轨道交通智能巡检领域十余年的南京景曜科技创始人黄怡表示:“《建议》为轨道交通智能巡检产业指明了清晰方向,更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坚定走‘机器人+AI’的技术路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视觉等技术在列车巡检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核心技术拥抱市场、赢得未来,助力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强调“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
 
  深耕轨道交通智能巡检领域十余年的南京景曜科技创始人黄怡表示:“《建议》为轨道交通智能巡检产业指明了清晰方向,更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坚定走‘机器人+AI’的技术路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视觉等技术在列车巡检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核心技术拥抱市场、赢得未来,助力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
 
  01保持定力:做轨道交通安全运维的主力军
 
  在景曜科技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新一代列车巡检机器人正陆续下线,即将发往全国多地的列车、城轨检修基地。这些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设备,正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模式,让列车检修效率、故障识别准确率及机车库利用率实现三重提升。

 
  黄怡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这五年也是景曜科技的快速成长期。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持续扩张,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高铁领域动车组保有量已突破4500标准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万公里、稳居世界首位,高频率、高精度的巡检需求日益迫切;同时,既有检修系统的升级改造需求持续释放,老旧人工检测线亟需智能化方案替代。
 
  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巡检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突破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位。“《建议》明确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将进一步激活智能巡检产业的市场潜力,推动智能巡检设备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黄怡强调,“景曜科技将始终聚焦轨道交通领域,持续深耕、久久为功。”
 
  02持续创新:以全栈自研引领行业标准升级
 
  成立于2013年的景曜科技,十余年来始终聚焦“大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目标,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成为国家铁路集团、中国中车、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国企智能化升级的核心供应商与服务商。?
 
  坚持技术自立自强是景曜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年间,企业先后攻克牵引电机、制动阀等核心系统的智能化检测技术,实现“算法—控制系统—硬件”全流程自主研发,累计拥有百余项国家专利。研发团队深耕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算法等关键领域,开发的多维度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算法-控制-硬件”的深度协同,将巡检效率推向行业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建议》中“人工智能”一词提及8次、“算力”提及2次,这让黄怡深刻意识到,在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通过“机器人+AI”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重塑,是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轨道交通运维正从‘人工经验驱动’向‘数据+算法+机器人智能驱动’转型,我们需要实现从‘看见’到‘洞见’的跨越。”
 
  在景曜科技的研发实验室,黄怡介绍,南京、上海双城研发团队正全速推进技术升级,重点优化多模态感知模块,依托自研核心算法打造“多维感知—智能认知”全链条决策系统,让列车巡检实现精准的智能诊断与故障预警。
 
  03放眼全球:携手超级伙伴构建产业生态
 
  2025年,景曜科技在行业舞台上硕果累累:在世界轨道交通年度峰会上,凭借在智能运维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杰出贡献,荣获“世界轨道交通2025年度行业贡献奖”;在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与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景曜科技的行业技术积累与京东工业的供应链、数智化能力,推动轨道交通及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随后,景曜科技再携手欧姆龙、巴鲁夫等十余家全球及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领军企业,与京东工业在北京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工控自动化行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助力工业客户实现采购降本增效。
 
  “《建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黄怡表示,未来景曜科技将持续以具身智能技术为核心,深化轨交场景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同时依托成熟的研发体系向多领域拓展,助力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轨交运维新生态,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景曜科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交通强国数智转型的排头兵​

景曜科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强调“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

 
  深耕轨道交通智能巡检领域十余年的南京景曜科技创始人黄怡表示:“《建议》为轨道交通智能巡检产业指明了清晰方向,更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坚定走‘机器人+AI’的技术路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视觉等技术在列车巡检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核心技术拥抱市场、赢得未来,助力行业实现跨越式升级。”
 
  01保持定力:做轨道交通安全运维的主力军
 
  在景曜科技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新一代列车巡检机器人正陆续下线,即将发往全国多地的列车、城轨检修基地。这些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设备,正逐步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模式,让列车检修效率、故障识别准确率及机车库利用率实现三重提升。

 
  黄怡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这五年也是景曜科技的快速成长期。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持续扩张,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高铁领域动车组保有量已突破4500标准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万公里、稳居世界首位,高频率、高精度的巡检需求日益迫切;同时,既有检修系统的升级改造需求持续释放,老旧人工检测线亟需智能化方案替代。
 
  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巡检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突破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位。“《建议》明确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将进一步激活智能巡检产业的市场潜力,推动智能巡检设备和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黄怡强调,“景曜科技将始终聚焦轨道交通领域,持续深耕、久久为功。”
 
  02持续创新:以全栈自研引领行业标准升级
 
  成立于2013年的景曜科技,十余年来始终聚焦“大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目标,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成为国家铁路集团、中国中车、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国企智能化升级的核心供应商与服务商。?
 
  坚持技术自立自强是景曜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年间,企业先后攻克牵引电机、制动阀等核心系统的智能化检测技术,实现“算法—控制系统—硬件”全流程自主研发,累计拥有百余项国家专利。研发团队深耕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算法等关键领域,开发的多维度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算法-控制-硬件”的深度协同,将巡检效率推向行业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建议》中“人工智能”一词提及8次、“算力”提及2次,这让黄怡深刻意识到,在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通过“机器人+AI”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重塑,是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轨道交通运维正从‘人工经验驱动’向‘数据+算法+机器人智能驱动’转型,我们需要实现从‘看见’到‘洞见’的跨越。”
 
  在景曜科技的研发实验室,黄怡介绍,南京、上海双城研发团队正全速推进技术升级,重点优化多模态感知模块,依托自研核心算法打造“多维感知—智能认知”全链条决策系统,让列车巡检实现精准的智能诊断与故障预警。
 
  03放眼全球:携手超级伙伴构建产业生态
 
  2025年,景曜科技在行业舞台上硕果累累:在世界轨道交通年度峰会上,凭借在智能运维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杰出贡献,荣获“世界轨道交通2025年度行业贡献奖”;在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与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景曜科技的行业技术积累与京东工业的供应链、数智化能力,推动轨道交通及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随后,景曜科技再携手欧姆龙、巴鲁夫等十余家全球及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领军企业,与京东工业在北京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工控自动化行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助力工业客户实现采购降本增效。
 
  “《建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黄怡表示,未来景曜科技将持续以具身智能技术为核心,深化轨交场景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同时依托成熟的研发体系向多领域拓展,助力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轨交运维新生态,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