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抓不懈保安全

2007-10-10 09:50:00 来源:人民铁道报 浏览次数: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003年以来,我国铁路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为标志,我国铁路昂首走进世界铁路先进行列。而这一质的飞跃,就是因为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安全这个前提。

    实践证明,安全稳定,铁路就有了和谐发展的环境;安全有保障,铁路才能加快发展步伐。

    识:安全大如天
               
    再有几天,那一道道移动的风景线———“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神州大地上驰骋就满半年了。在这近200个日日夜夜里,越来越多的旅客被动车组列车的快捷和舒适所吸引,开行动车组列车的线路日益增多,部分动车组列车还变成了“加长版”———重联。

    然而,就在动车组列车开行之初,人们心中还存在着众多疑虑,甚至发出不同声音。为何?担心安全!
               
    其实,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在动车组列车开行之前,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添乘牵引试验车无数次地对提速线路进行检测,其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提速安全万无一失!
               
    2007年4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刘志军部长转达他对所有参加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干部职工的亲切慰问,希望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全面深入地做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各项试验和准备工作,确保第六次大提速安全万无一失。

    4月5日,温家宝总理对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加强监测,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铁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把提速安全当成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列车运行最高时速由原来的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及以上,这是速度等级的重大变化,对运行安全的要求,与以往相比,可以用质的飞跃来形容。
               
    为适应这远比猎豹还快的速度,铁路对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牵引供电、检测维修、线路治安、现场作业标准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为保证动车组列车平平安安地诠释“追风速度”,所有上述因素都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更何况我国铁路的国情是客货混跑、动车组列车与重载列车在同一条线路上行进。
               
 

[next]

   安全,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全路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确保提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严谨、扎实细致、系统全面的工作作风,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他们按照“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尊重实践”的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铁路实情,转变安全工作观念,把握提速安全规律,深化安全基础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落实规章制度,提高设备质量,把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做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行车设备百分之百达到质量要求,基本规章制度百分之百完善规范,主要行车人员百分之百培训合格。

    安全大如天!这已经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

    术:良医治未病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神医扁鹊的故事。他如此向别人解释为什么在其兄弟三人中他的医术最差名气却最大:大哥治病于病发之前,常人觉察不到;二哥治病于病起之时,给人以只能治小病之感;自己治病于病情严重之际,所以被认为医术高明。在扁鹊看来,大哥才是真正的名医。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良医治未病。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后,面对这台关联性更强的大联动机,任何一点技术问题、设备质量隐患,任何一点疏忽和大意,任何一个治安环境上的盲点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灾难性后果。

    由此,做一名良医,医病于病发之前,方是保安全的上策。
               
    让我们先把镜头聚焦在郑州铁路局的动车组运用所检修大库。每天23时左右,驰骋了一天的动车组列车回到检修大库,当班的检修人员已等候于此。按照惯例,他们已经雷打不动地在班前自发学习了1小时的动车组列车知识。检修人员兵分几路,对动车组列车上部、下部、车厢内、车厢两侧进行全面“体检”。一宿辛苦劳作,他们或许会发现一些故障并及时排除,或许只是得来了动车组列车健康状况良好的结论。但是,保安全的意义并不会因其发现了故障而更为重大,也不会因动车组列车状态良好没有故障而削弱。他们每一夜的辛苦,每一步精细检修,都是在实践着保安全的职能。
               
    我们再把镜头摇向别处:铁路职工的骄傲———创造了59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纪录的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工务段福生庄养路工区,也正是用治未病的思想,消灭了一处处隐患,成就了今日的佳绩。还有,各级领导干部的不定期添乘机车,铁路民警到中小学校宣传爱路护路知识……无不为治未病增加了筹码。
               
    正在建设和完善的全路安全保障体系,着眼于“病发”时的“手到病除”,更着眼于“发病”前的“预防保健”,成为强化安全基础建设的治本之策。体系中所包含的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固定设备维修保障体系、移动设备维修保障体系、货运安全保障体系、行车组织指挥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规章制度保障体系、治安防范保障体系、职工培训保障体系等,成为全路确保安全的“妙方良药”。

 

[next]

    道:制度与人本

    确保运输安全,是建设和谐铁路最艰巨的任务。最艰巨的任务意味着最重大的责任,最重大的责任意味着最有力的举措。
               
    一个多月以前,《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4年《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以来,铁路运输安全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全路上下如火如荼的学习贯彻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一条例的热切关注,再一次印证了铁路运输安全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2003年以来,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成果有目共睹:铁道部重新修订颁布了《技规》,修改制定了《机车行车安全装备管理规则》《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铁路信号维护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范新体制下铁路运输安全基本管理制度的意见》等规章。铁路局层面也很活跃,他们根据铁道部颁布的规章制度及时制定或修订实施细则,修改完善《行规》等基本规章,并指导基层站段及时修订《站细》《段细》等。

    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正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与制度建设同步而行的,还有安全发展理念的确立。它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不仅明确了要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客运安全,还明确了要从根本上改变路外安全状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关爱生命。
               
    2006年12月2日召开的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了彰显安全发展理念的总体目标:杜绝旅客列车重大事故,杜绝造成旅客伤亡的火灾事故和责任重大职工死亡事故,行车重大事故大幅度减少,经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到2007年底实现路外死亡人数较2005年减少一半,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零死亡。
               
    而今年9月9日结束的全国铁路路外安全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今年1月至7月,全国铁路路外伤亡事故种数和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与2005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初步实现了铁道部党组提出的目标。

    制度的刚性和人本的柔性,合力为铁路运输安全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今天,当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持续大幅度增加时,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形成新的压力时,当铁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的地位不断提升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铁路。而和谐的铁路,首先是安全稳定的铁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