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称

施仲衡

人物职务

人物简介

在我国地铁发展的事业中,施仲衡院士开创了几个第一:第一位赴前苏联学习地铁并取得学位的副博士;参加了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的建设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压缩砼衬砌盾构;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地铁方面的专著《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

成 果

       在我国地铁发展的事业中,施仲衡院士开创了几个第一:第一位赴前苏联学习地铁并取得学位的副博士;参加了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的建设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压缩砼衬砌盾构;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地铁方面的专著《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

专 访

第一,意味着开创性的、基础性的、示范性的重要作用,对“第一”,人们总是给予最高的赞美和歌颂。而对于年届八十高龄、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地铁事业的施老来说,回首过去,也许这些第一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用一生的时间,施老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地铁事业的伟大发展历程。并且,在当前我国地铁事业的黄金发展期,施老还在忙碌着、付出着、欣慰着。这,也许才是一个把地铁事业当做生命一样的老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作为一名记者,通过某种表达方式,传播领域巨擘的付出精神和敬业态度,能够让更多的人感知和追随,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大力发展地铁是解决大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唯一办法 如今,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尤其是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如何解决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已成各方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施仲衡院士给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施仲衡院士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关心如何解决。据预测,到2020年前,城市的人口要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递增,而且大部分流入大城市。现在全国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经从31个增加到了48个。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中心区人口急剧增加,必然导致市中心区交通拥堵。而市中心区大量客流光靠地面交通显然是解决不了的。面对日趋严峻的交通问题,各大城市也一直在研究到底要不要建地铁、如何建。我们吸取国外的经验,认为:只有把市中心的人流引入地下,才能有效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缓解拥堵。 在日本东京,市中心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交通,人都到地底下去了。一般的人去市中心区,既不会乘坐地面交通工具也不会驾车前往,因为地铁相比地面交通工具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准时。我们去东京参观学习的时候出去开会,日方相关领导带领出行绝对不会开车,一定是乘坐地铁,因为地铁准时的优点在路上奔跑的小汽车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市中心区修建地铁,让在市中心出行的人转移到地下去,这是解决拥堵的最好方法。那么,除了地铁是否还存在别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比如在市中心建轻轨和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来讲,地铁的优势在哪儿?施老说, 1993年,我们编写了《地铁设计规范》,到2003年修编时,有人建议我们应把地铁这个称呼改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范围更广些,包括地铁、轻轨和郊区线等。但建设轨道交通难点都在地铁上。一般来讲,轻轨和郊区线都设在高架或地面,建设难度比较低;而地铁由于多建在市中心区的地下,相对要复杂许多。再者,从造价来讲,现在地铁的造价每公里5亿左右,甚至更高,轻轨只需2亿左右,地铁的运营成本也要高出很多。地铁投资大、见效慢,这也是很多人对建设地铁提出质疑的原因。 在市中心为什么不可以选择造价相对较低的轻轨?主要在于轻轨运量小,速度慢,对周围影响大,在噪音、环保、景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如果大力发展公共汽车又要占用很多市中心的路面资源。在市中心建地铁不仅不占市中心宝贵的建设用地,还可以节省能源以及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减少交通事故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