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启动“首保”

2015-03-18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袁弘 王李科
本文摘要:17日记者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获悉,在运行了近40万公里之后,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启动了首次大型专项检修。
 
  就像私家车跑到一定公里数要进行维修保养一样,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铁也是如此。17日记者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获悉,在运行了近40万公里之后,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启动了首次大型专项检修;此次检修准备时间长达一年;检修中,每辆车有上千零件将经检修人员“诊断治病”后,重装“上阵”,继续为乘客提供安全的运营服务。
 
  “干洗”之后才开始保养维护
 
  洗刷刷洗刷刷——3月8日晚上,17个检修人员人手一张抹布,首先对需要进行大型专项检修的2号线首列车进行清洁。“因为不能冲洗,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湿式干洗’。”现场负责人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二中心检修车间技术组组长兼制动系统专业工程师李洁告诉记者。
 
  “像私家车一样,地铁列车也需要保养和维护。2号线首批列车投入运营至今已有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需要进行此次大型专项检修。此次检修会对列车各大系统尤其是制动系统的运用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掌握和维护,排查较深层次的隐患,为列车后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李洁说。为什么第一步是进行“干洗”?“因为列车的各个零部件要进行深度清洁后,才能看清楚状况;而且在清洁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李洁说。
 
  这一洗就是整整5个小时——17个“汉子”从晚上9点开始“干洗”,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才给首列车118.37米的下部检修部位洗完这次“澡”。
 
  上千零件需要重装“上阵”
 
  “洗完澡”的首列车下部接下来就开始了各种“拆”——“大大小小有上千个零件需要我们检查、拆卸或更换。”
 
  那拆下来后又怎么办呢?“一部分我们立即进行处理的,就自行处理;有近百个需要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检查分析并出具评估报告的零件,就快递到北京去。这些要快递的零件轻的都有十几斤,重的达到500多斤!”李洁告诉记者。从电气柜里成百上千的电气接线,到每一节车厢下密密麻麻的阀件拆装、清洗、试验、组装,所有可能发生在电客车上的隐患都会在这次作业中依次检查。
 
  为了尽量减小检修对运营的影响,检修组会在拆下零件后,换上已经试验合格的新零件,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营;待拆下的零件完成检修程序后,再投入到下一列车检修更换。
 
  细到毫米重到百斤都要搞定
 
  假如以为这次检修就仅仅是拆解、重装那么简单就错了!“这次检修我们足足准备了一年!”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二中心检修车间副主任董琪向记者介绍,首先要对车辆进行整体评估,与车辆厂商、部件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并根据运营实际情况,确定进行检修的具体内容、目标,“哪些需要检修,哪些不需要检修,是要有依据的,不是任性而定的!”然后就要针对各种零部件准备各种技术性的文件、工艺资料等,“所有的文本文件加在一起足足有十几厘米厚!”然后还有物料和工具的准备,最后是提前一个月进行人员的培训。
 
  “我们的检修人员需要‘文武兼备’,因为既需要一把子力气拆装很重的零部件,又需要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能为这些零件‘看病开药’。”董琪说。
 
  高度调整阀——关系到列车内部地板的平整性以及地板与站台的无缝衔接,调整阀上误差一毫米,地板就可能会有2—3厘米的不平整,足以把乘客绊倒。而且地板也会因此与站台产生高差。“这真的是体现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的精神。”李洁说,在安装高度调整阀时,每动一毫米都要进行校准。除了精细活儿,还有力气活儿——重达一百多斤的单元制动器,无法用机器拆解,只有靠人工徒手拆装。5个工人两个拉、两个扛,还有一个负责拆螺丝,才能搞定这个“沉重的家伙”。
 
  据了解,目前首列车的大型专项检修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预计全部结束要到今年5月。其后,成都地铁2号线所有列车都将按照此标准陆续进行专项检修。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启动“首保”

成都日报

 
  就像私家车跑到一定公里数要进行维修保养一样,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铁也是如此。17日记者从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获悉,在运行了近40万公里之后,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启动了首次大型专项检修;此次检修准备时间长达一年;检修中,每辆车有上千零件将经检修人员“诊断治病”后,重装“上阵”,继续为乘客提供安全的运营服务。
 
  “干洗”之后才开始保养维护
 
  洗刷刷洗刷刷——3月8日晚上,17个检修人员人手一张抹布,首先对需要进行大型专项检修的2号线首列车进行清洁。“因为不能冲洗,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湿式干洗’。”现场负责人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二中心检修车间技术组组长兼制动系统专业工程师李洁告诉记者。
 
  “像私家车一样,地铁列车也需要保养和维护。2号线首批列车投入运营至今已有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需要进行此次大型专项检修。此次检修会对列车各大系统尤其是制动系统的运用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掌握和维护,排查较深层次的隐患,为列车后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李洁说。为什么第一步是进行“干洗”?“因为列车的各个零部件要进行深度清洁后,才能看清楚状况;而且在清洁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李洁说。
 
  这一洗就是整整5个小时——17个“汉子”从晚上9点开始“干洗”,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才给首列车118.37米的下部检修部位洗完这次“澡”。
 
  上千零件需要重装“上阵”
 
  “洗完澡”的首列车下部接下来就开始了各种“拆”——“大大小小有上千个零件需要我们检查、拆卸或更换。”
 
  那拆下来后又怎么办呢?“一部分我们立即进行处理的,就自行处理;有近百个需要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检查分析并出具评估报告的零件,就快递到北京去。这些要快递的零件轻的都有十几斤,重的达到500多斤!”李洁告诉记者。从电气柜里成百上千的电气接线,到每一节车厢下密密麻麻的阀件拆装、清洗、试验、组装,所有可能发生在电客车上的隐患都会在这次作业中依次检查。
 
  为了尽量减小检修对运营的影响,检修组会在拆下零件后,换上已经试验合格的新零件,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营;待拆下的零件完成检修程序后,再投入到下一列车检修更换。
 
  细到毫米重到百斤都要搞定
 
  假如以为这次检修就仅仅是拆解、重装那么简单就错了!“这次检修我们足足准备了一年!”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车辆二中心检修车间副主任董琪向记者介绍,首先要对车辆进行整体评估,与车辆厂商、部件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并根据运营实际情况,确定进行检修的具体内容、目标,“哪些需要检修,哪些不需要检修,是要有依据的,不是任性而定的!”然后就要针对各种零部件准备各种技术性的文件、工艺资料等,“所有的文本文件加在一起足足有十几厘米厚!”然后还有物料和工具的准备,最后是提前一个月进行人员的培训。
 
  “我们的检修人员需要‘文武兼备’,因为既需要一把子力气拆装很重的零部件,又需要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能为这些零件‘看病开药’。”董琪说。
 
  高度调整阀——关系到列车内部地板的平整性以及地板与站台的无缝衔接,调整阀上误差一毫米,地板就可能会有2—3厘米的不平整,足以把乘客绊倒。而且地板也会因此与站台产生高差。“这真的是体现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的精神。”李洁说,在安装高度调整阀时,每动一毫米都要进行校准。除了精细活儿,还有力气活儿——重达一百多斤的单元制动器,无法用机器拆解,只有靠人工徒手拆装。5个工人两个拉、两个扛,还有一个负责拆螺丝,才能搞定这个“沉重的家伙”。
 
  据了解,目前首列车的大型专项检修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预计全部结束要到今年5月。其后,成都地铁2号线所有列车都将按照此标准陆续进行专项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