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全球地铁系统快速增长,亚洲地区成领头羊

2018-10-09 来源:资本实验室
本文摘要: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和生产力的聚集。扩展城市地铁区域的边界,则能够同时为郊区站点创造更密集的开发机会,并减少通勤压力。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
 
 
  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和生产力的聚集。扩展城市地铁区域的边界,则能够同时为郊区站点创造更密集的开发机会,并减少通勤压力。
 
  目前,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设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网络,而亚洲地区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近期,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发布了《2018世界地铁数据》报告。报告对全球56个国家的182个城市的地铁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
 
  该报告将“地铁网络”定义为“拥有独家经营权的高容量城市轨道系统”,每列列车至少容纳100名乘客。
 
  报告指出,最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新开通的交通系统数量激增,但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
 
  从2000年-2009年,全球新开通30个地铁系统;从2010年-2019年,预计新开通地铁系统将达到45个,其中33个在亚太地区。
 
  1860—2017年全球新开通地铁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地铁交通载客达530亿人次,自2012年以来增加了近90亿人次,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亚洲和中东-北非地区。
 
  2012-2017年全球地铁载客量变化(单位:百万)
 
 
  亚洲地铁系统每年运送旅客超过260亿;欧洲载客量超过100亿;拉丁美洲近60亿;北美洲仅37亿。地铁网络在欧亚大陆的使用最多,去年居民的平均旅行次数达到了117次,尽管欧亚大陆是唯一一个人均出行量下降的地区。
 
  全球地铁网络2017
 
 
  从城市来看,全球交通最繁忙的十大城市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东京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平均每年有34.6亿次出行,其次是莫斯科,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和香港均位列前十。纽约市是其中唯一一个美国城市。总体来看,美国在地铁交通建设方面仍然落后于亚洲和欧洲。
 
  全球10大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年度乘客数,单位:十亿)
 
 
  在世界范围内,近650条地铁线路拥有超过11000个车站,里程近14000公里。在2015年-2017年,大约1900公里的新线路投入使用,大部分用于已有的地铁系统。但在中国、印度和伊朗,大约有30%的地铁属于新开通线路。
 
  各地区地铁建设模式
 
 
  截止2017年底,按运营里程计算,在全球10大地铁系统中,亚洲地区占了6个。其中,中国上榜城市4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上海以639公里的里程占据榜首,其次是北京(590公里)、首尔(466公里)。
 
  全球地铁里程Top10(公里数)
 
 
  此外,更多新兴大城市的地铁里程数超过200公里,包括中国的重庆(260公里)和武汉(204公里)。
 
  有趣的是,全球大多数地铁系统都以地下系统为主导,大约70%的亚太地区的站点位于地下,欧洲占比约75%,拉丁美洲占比近60%。而北美地区的地下地铁系统不足50%。
 
  各地区地铁建设模式
 
 
  该研究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全球将新开通地铁系统将超过200条。
 
  那么,在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在地铁系统将会有怎样的应用?
 
  报告认为,虽然目前有很多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讨论,但事实是,无人驾驶或全自动化的公共交通正在快速地投入使用。尽管全自动化系统目前只占地铁系统的7%,但该研究预测,未来几年全自动地铁交通系统将快速走向主流。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全球地铁系统快速增长,亚洲地区成领头羊

资本实验室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
 
 
  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和生产力的聚集。扩展城市地铁区域的边界,则能够同时为郊区站点创造更密集的开发机会,并减少通勤压力。
 
  目前,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设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网络,而亚洲地区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近期,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发布了《2018世界地铁数据》报告。报告对全球56个国家的182个城市的地铁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
 
  该报告将“地铁网络”定义为“拥有独家经营权的高容量城市轨道系统”,每列列车至少容纳100名乘客。
 
  报告指出,最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新开通的交通系统数量激增,但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
 
  从2000年-2009年,全球新开通30个地铁系统;从2010年-2019年,预计新开通地铁系统将达到45个,其中33个在亚太地区。
 
  1860—2017年全球新开通地铁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地铁交通载客达530亿人次,自2012年以来增加了近90亿人次,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亚洲和中东-北非地区。
 
  2012-2017年全球地铁载客量变化(单位:百万)
 
 
  亚洲地铁系统每年运送旅客超过260亿;欧洲载客量超过100亿;拉丁美洲近60亿;北美洲仅37亿。地铁网络在欧亚大陆的使用最多,去年居民的平均旅行次数达到了117次,尽管欧亚大陆是唯一一个人均出行量下降的地区。
 
  全球地铁网络2017
 
 
  从城市来看,全球交通最繁忙的十大城市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东京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平均每年有34.6亿次出行,其次是莫斯科,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和香港均位列前十。纽约市是其中唯一一个美国城市。总体来看,美国在地铁交通建设方面仍然落后于亚洲和欧洲。
 
  全球10大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年度乘客数,单位:十亿)
 
 
  在世界范围内,近650条地铁线路拥有超过11000个车站,里程近14000公里。在2015年-2017年,大约1900公里的新线路投入使用,大部分用于已有的地铁系统。但在中国、印度和伊朗,大约有30%的地铁属于新开通线路。
 
  各地区地铁建设模式
 
 
  截止2017年底,按运营里程计算,在全球10大地铁系统中,亚洲地区占了6个。其中,中国上榜城市4个,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上海以639公里的里程占据榜首,其次是北京(590公里)、首尔(466公里)。
 
  全球地铁里程Top10(公里数)
 
 
  此外,更多新兴大城市的地铁里程数超过200公里,包括中国的重庆(260公里)和武汉(204公里)。
 
  有趣的是,全球大多数地铁系统都以地下系统为主导,大约70%的亚太地区的站点位于地下,欧洲占比约75%,拉丁美洲占比近60%。而北美地区的地下地铁系统不足50%。
 
  各地区地铁建设模式
 
 
  该研究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全球将新开通地铁系统将超过200条。
 
  那么,在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在地铁系统将会有怎样的应用?
 
  报告认为,虽然目前有很多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讨论,但事实是,无人驾驶或全自动化的公共交通正在快速地投入使用。尽管全自动化系统目前只占地铁系统的7%,但该研究预测,未来几年全自动地铁交通系统将快速走向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