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2021-03-25 来源:消费导刊杂志社
本文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有集中式、分布式和中心站-卫星站三种模式。本文结合云计算的优势和传统综合监控实时性、冗余可靠性的优势基础上,对传统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方案进行优化,探讨基于云平台的线网+车站两级管理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方案及其优势。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有集中式、分布式和中心站-卫星站三种模式。本文结合云计算的优势和传统综合监控实时性、冗余可靠性的优势基础上,对传统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方案进行优化,探讨基于云平台的线网+车站两级管理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方案及其优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综合监控;物联网;两化融合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各城市大都要求建设出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控系统,其中就有综合监控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具有互联子系统多、监控对象多、数据处理量大、通信复杂等特点。综合监控系统在投运之前不但要进行全面综合联调联试,还要在工厂内对整个系统进行集成测试,以保证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云平台特点及优势
云平台将硬件资源池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云平台通过重新划分资源和全局调度管理,为用户提供服务,能够根据工作负载的大小动态调整资源。云平台可为用户提供高可用性服务,其主要特点如下:1)业务连续性———具有保障业务连续运行的能力。全系统采用冗余架构,当某车站虚拟机所在的物理服务器故障(如宕机、掉电等)或重启后,该车站虚拟机可以自动在其他物理服务器上运行,结合综合监控系统软件自身的冗余机制保证,确保综合监控业务的连续性。2)数据耐久性———具有保障数据不丢失的能力。对数据进行多副本冗余保存,支持内部扫描数据和自动修复有损数据,支持故障情况下的快速恢复。3)资源集中性———具有按需动态分配的能力。云平台整合了硬件资源,所有用户共享资源池资源。
二、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目前大部分城市采用线网中心+线路中心+车站三级管理模式,决策链路长,响应速度慢;很多城市的线网中心一般只接入部分关键实时数据,只监管,缺处置,线网中心没有发挥真正的价值。国外西班牙马德里设有14条线集中的控制中心,采用统一的系统平台,各线路各控制子系统(行车、电力、视频、信息等子系统)之间进行了深度的资源共享、集成合并设置,实现14条线路的集中单层级监控和管理。国内呼和浩特也已采用线网云建设方式,线网级调度方式。
既有综合监控系统一般分为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人机界面层。前端采集层负责数据的统一集中采集,需考虑数据采集的全面性、精细化,以支撑智能运维等新业务应用。中间数据处理层,关键是具备足够的实时数据并发处理能力,并需确保各线路、各专业之间的相互独立性,以保障系统整体可靠性,避免新线调试接入对老线造成影响。上层人机界面层需解决大数据量信息显示性能,并需根据不同用户分配权限。
三、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新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纵向实现系统架构优化,构建顶层线网级综合监控云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各监控系统硬件架构,由传统的集群架构升级至云平台架构,其必要性值得考虑。可以通过云平台计算资源的优势,改变目前线网中心、各线路中心、车站的3层体系。在现有体系中,线网中心、各线路监控系统中心、车站均部署服务器,维护工作量分散而巨大,线网中心一般只监不控,没有真正发挥优势。云平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建设中后,线网中心和各线路中心服务器可进行整合,线网级和线路级综合监控系统也可整合到1个平台;同时,扩大通信传输系统的容量,建议设置大容量数据传输专网;强化边缘计算,增强现场及系统的计算能力及设备运转可靠性。
(二)横向实现软件信息互通,构建智慧地铁数据中台
云平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提供巨大的计算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当前完全分立的软件开发,已不适应统一云平台技术硬件资源使用的需要。这种软件部署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早期的UPS资源整合比较相似,虽然最初设想是要降低UPS供电总容量,但最后方案落地时,为保证可靠性,UPS供电总容量不降反升。当前云平台设想方案中的主要模式是,各个系统提出资源需求,云平台通过虚拟CPU、虚拟内存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因此,表面上看,云平台是一个硬件资源整体,但本质上看,云平台内部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虚拟硬件组。综合监控软件平台应承担构建智慧地铁数据中台的职能,整合各线路、各系统数据,为智慧地铁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三)前端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构建智慧车站。
传统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互联的范围广,基础数据丰富,在充分了解运营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便可实现地铁众多自动化子系统的多种协调联动。在传统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提升前端设备自动化水平,面向运营场景,构建智慧车站,提升运营水平,如对开站及关站过程中涉及的系统和设备进行自动联动,将传统的对设备监控转化为场景联动,通过远程操作实现一键开、关站功能。在车站的综合运营信息人机界面,融合展示整个车站的多专业整体情况、重要设备运行情况,车站运营人员可以总体掌握车站运营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结合专用视频监控系统,远程确认开、关站的动态,并确保开、关站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结束语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发展云平台技术的引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提出云平台计算资源充分利用的方案以供参考。但是,云平台的可靠性、运维易损件的辨识还需要长期追踪。云平台中自身的软件和硬件都不同于普通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硬件,云平台的供应商不同于原来服务器的供应商。这些都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维带来新的课题。技术进步将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转优化升级提供支撑与服务。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也将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行管理平台的发展趋势[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S2):9-11+16.
[2]郑恒超.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联动功能软件设计[J].产业创新研究,2018(12):113-114.
[3]杨青.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组成及实施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41):286-287.
投稿邮箱:xfdk5052@163.c
- 上一篇: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工程中标结果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工程中标结果2021-03-25
- 1分抢兑地铁周卡!西安地铁APP绿色出行福利来啦~2021-03-25
- 2021 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奖赛项目在线征集中2021-03-25
- 江苏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启动2021-03-24
- 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