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北京地铁“最强大脑”指挥陈文:全世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故障信息可秒级发出

2021-06-23 来源:红星新闻
本文摘要: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交通运输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我的岗位在一线”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交通运输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我的岗位在一线”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砥砺奋进、奋勇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道路,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此次亮相见面会的5位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员代表,其中有一位,是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总长陈文,这位北京地铁“最强大脑”的指挥官,从事调度指挥工作30余年,曾经参与北京地铁18条新运营线开通筹备工作。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总长陈文
 
  北京地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
 
  年客运量将近39亿人次
 
  “北京地铁有全世界规模最大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陈文用一组数据解释为何能称为“最大”和“最繁忙”。规模最大指的是北京地铁目前有24条运营线路,运营里程是700多公里,车站有400多座。最繁忙,说的是北京地铁每天开行1万多列旅客列车,最小行车间隔达到1分45秒,年客运量将近39亿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了1300多万人次。
 
  陈文介绍,北京地铁1969年建成通车,到今年有52年的历史。年客运量从刚开通时的800万人次,到现在39亿人次。列车的驾驶,以前是司机人工驾驶,现在是自动驾驶和全自动无人驾驶;以前大家排队买的都是纸质车票,现在可以手机扫码、刷卡买票进站;以前的车站和列车上没有空调,现在所有车站都有新风空调系统……这些变化让北京地铁越来越好。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调度指挥中心是地铁“最强大脑”
 
  陈文从事调度指挥工作已30余年。回顾职业生涯,令他自豪的是,参与并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9年国庆节阅兵等数十项重大运输保障任务。
 
  “如果把这么庞大的轨道交通网比作一架联动机,调度指挥中心就是这架联动机的中枢神经。”谈及其负责的调度指挥中心,陈文介绍,它的主要职责有三块:首先,日常运营组织指挥。其次,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含地铁车辆设备设施发生故障后的处置,还有恶劣天气,包括公共安全类、公共卫生类所有大应急职责都在调度指挥中心。再次,夜间地铁停运,利用停运时间进行车辆设备设施的检修和施工管理。
 
  “不定期的总指挥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像奥运会、国庆等这些重大活动,地铁公司的总指挥部都设在调度指挥中心。”陈文说,他更愿意用北京网络化运营的“最强大脑”来形容调度指挥中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
 
  曾让他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家
 
  陈文曾经参与北京地铁18条新运营线开通筹备工作,用精益求精见证了北京地铁线网的发展壮大。面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连续工作几日,有时近半月不能回家,自2008年公司有了休年假制度以来,他只申请过一周假期。
 
  陈文回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流密集的北京地铁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对北京地铁提出了要求,为了疫情防控,列车的满载率不能超过50%。
 
  为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去年1月,他和自己的团队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家,经常工作到深夜,制定了地铁公司的疫情防控方案、大客流管控方案。
 
  “我们会制定综合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把困难想到最难。制定预案后,在演练中进行检验,在复盘中进行完善。这么多次的重大活动保障,我们团队就是以最高标准、最佳状态、最严要求和最实举措,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领先的网络化应急响应能力
 
  可以秒级把故障信息发出去
 
  地铁站内人流密集,各类突发事件考验着运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北京地铁的工作实际,我和我的团队用信息化的手段,建成了几套系统,大幅提高了网络化应急响应能力,可以说在全球、在国内都是领先的。”陈文说。
 
  他详细介绍,首先,信息报送环节。以前都是通过电话报给抢修人员,按照层级要报给不同的管理人员,可能10分钟、20分钟才能发完这个信息。现在开发了“故障一键报警平台”,工作人员简单操作两三步,可以秒级把故障第一时间发送给周边所有的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
 
  其次,解决人员快速到达。主要应对的是早晚高峰故障,市区线路5分钟要到达现场,郊区线路要10分钟,以前响应人员都是从远端的车辆基地或者项目部的办公室再去现场,路上的时间会很长。
 
  再次,开发了专家应急会商系统,可以用终端跟远端的专业技术团队,包括厂家人员、后台的技术骨干进行视频连线,实现一个人在现场故障抢修,后面有专家团队支持。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北京地铁“最强大脑”指挥陈文:全世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故障信息可秒级发出

红星新闻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交通运输领域党员代表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我的岗位在一线”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砥砺奋进、奋勇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道路,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此次亮相见面会的5位交通运输领域基层党员代表,其中有一位,是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总长陈文,这位北京地铁“最强大脑”的指挥官,从事调度指挥工作30余年,曾经参与北京地铁18条新运营线开通筹备工作。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总长陈文
 
  北京地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
 
  年客运量将近39亿人次
 
  “北京地铁有全世界规模最大和最繁忙的轨道交通线网。”陈文用一组数据解释为何能称为“最大”和“最繁忙”。规模最大指的是北京地铁目前有24条运营线路,运营里程是700多公里,车站有400多座。最繁忙,说的是北京地铁每天开行1万多列旅客列车,最小行车间隔达到1分45秒,年客运量将近39亿人次,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了1300多万人次。
 
  陈文介绍,北京地铁1969年建成通车,到今年有52年的历史。年客运量从刚开通时的800万人次,到现在39亿人次。列车的驾驶,以前是司机人工驾驶,现在是自动驾驶和全自动无人驾驶;以前大家排队买的都是纸质车票,现在可以手机扫码、刷卡买票进站;以前的车站和列车上没有空调,现在所有车站都有新风空调系统……这些变化让北京地铁越来越好。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调度指挥中心是地铁“最强大脑”
 
  陈文从事调度指挥工作已30余年。回顾职业生涯,令他自豪的是,参与并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9年国庆节阅兵等数十项重大运输保障任务。
 
  “如果把这么庞大的轨道交通网比作一架联动机,调度指挥中心就是这架联动机的中枢神经。”谈及其负责的调度指挥中心,陈文介绍,它的主要职责有三块:首先,日常运营组织指挥。其次,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含地铁车辆设备设施发生故障后的处置,还有恶劣天气,包括公共安全类、公共卫生类所有大应急职责都在调度指挥中心。再次,夜间地铁停运,利用停运时间进行车辆设备设施的检修和施工管理。
 
  “不定期的总指挥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像奥运会、国庆等这些重大活动,地铁公司的总指挥部都设在调度指挥中心。”陈文说,他更愿意用北京网络化运营的“最强大脑”来形容调度指挥中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
 
  曾让他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家
 
  陈文曾经参与北京地铁18条新运营线开通筹备工作,用精益求精见证了北京地铁线网的发展壮大。面对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连续工作几日,有时近半月不能回家,自2008年公司有了休年假制度以来,他只申请过一周假期。
 
  陈文回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流密集的北京地铁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北京市委、市政府也对北京地铁提出了要求,为了疫情防控,列车的满载率不能超过50%。
 
  为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去年1月,他和自己的团队近一个月没有回过家,经常工作到深夜,制定了地铁公司的疫情防控方案、大客流管控方案。
 
  “我们会制定综合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把困难想到最难。制定预案后,在演练中进行检验,在复盘中进行完善。这么多次的重大活动保障,我们团队就是以最高标准、最佳状态、最严要求和最实举措,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保障任务。”
 
  领先的网络化应急响应能力
 
  可以秒级把故障信息发出去
 
  地铁站内人流密集,各类突发事件考验着运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北京地铁的工作实际,我和我的团队用信息化的手段,建成了几套系统,大幅提高了网络化应急响应能力,可以说在全球、在国内都是领先的。”陈文说。
 
  他详细介绍,首先,信息报送环节。以前都是通过电话报给抢修人员,按照层级要报给不同的管理人员,可能10分钟、20分钟才能发完这个信息。现在开发了“故障一键报警平台”,工作人员简单操作两三步,可以秒级把故障第一时间发送给周边所有的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
 
  其次,解决人员快速到达。主要应对的是早晚高峰故障,市区线路5分钟要到达现场,郊区线路要10分钟,以前响应人员都是从远端的车辆基地或者项目部的办公室再去现场,路上的时间会很长。
 
  再次,开发了专家应急会商系统,可以用终端跟远端的专业技术团队,包括厂家人员、后台的技术骨干进行视频连线,实现一个人在现场故障抢修,后面有专家团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