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直径13.67米盾构隧道顺利穿越沪宁城际高铁

2021-01-11 来源:新华网
本文摘要:1月9日,在江苏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穿越沪宁城际高铁施工现场,多名专家学者、媒体和施工人员一起见证了最后一根隔离桩钻入沪宁城际桥下,直径13.67米的大直径盾构隧道顺利穿越沪宁城际高铁下方,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小于1毫米。
  1月9日,在江苏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穿越沪宁城际高铁施工现场,多名专家学者、媒体和施工人员一起见证了最后一根隔离桩钻入沪宁城际桥下,直径13.67米的大直径盾构隧道顺利穿越沪宁城际高铁下方,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小于1毫米。
 
  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勘察设计的这个工程完成了难度极高的“穿越之旅”——大直径盾构顺利穿越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高铁,而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未超过1毫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表示,该项目在高铁不停运的情况下实现大直径盾构机掘进施工,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他了解,这在世界上可能也尚属首次。
 
  该工程位于苏州站西侧约2.1公里,线路全长2490米,隧道设计为双洞六车道,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七纵五横”中“七纵”主干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通这条路要穿越万顺楼、报恩禅寺等古建,还有山塘河和运行中的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等重大风险点。
 
  让许多施工单位都觉得难以完成的是,这些风险点都集中在短短400多米距离内——盾构掘进,30米即侧穿万顺楼等文保建筑,118米下穿山塘河,这些在建设史上均堪称顶级难度。项目点前方305米的地方就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之一沪宁城际高铁,每隔3分钟就会迅速驶过一次,如有半点偏差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自2017年2月起,铁五院整体策划、全力推进桐泾路北延工程项目,迅速成立了由集团副总工领导,各专业骨干组成的项目总体组,并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桐泾路北延工程采用直径13.25米大断面泥水盾构下穿沪宁高铁桥梁,而国内目前下穿高铁桥梁均为直径约6米的盾构隧道。
 
  据了解,采用大直径下穿高铁桥梁,首先要确定最优的下穿位置,桐泾路位于老城区中心,山塘河景区两侧控保建筑物多,交通组织复杂,接线困难,隧道路线方案控制因素多,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为保证设计质量,铁五院多次组织设计人员踏勘现场、充分收集及分析基础资料,结合不同下穿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方案,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安全可实施性,可谓“一穿一策”。
 
  项目下穿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特别是下穿沪宁城际铁路桥梁,不但沉降控制要求不能超过2毫米,且梁下作业空间仅有4米,要在4米净高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来保障大盾构通过,期间有丝毫误差将会造成高铁国铁非正常停车,损失无法估量,国内外尚无类似工程成功案例。
 
  4米作业空间里,如何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铁五院组成科研攻关项目组,多次踏勘现场、收集分析资料,总结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经验,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全方位、多方案的比选,从下穿位置、地表加固措施、盾构掘进控制、监控量测方案、试验段布置等方面着手,创新性的研制了可满足低净空施工条件的“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机”及相关技术,其主要指标能达到常规全套管灌注桩机的技术要求,得到了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同时,项目组提出采用MJS桩工艺对软弱地层进行加固等新工艺,让大盾构穿越运营高铁成为“可能”,凿开了横亘在桐泾路上十年之久的技术壁垒。标志着苏州阻隔十年之久的“断头路”最难节点已经打通。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直径13.67米盾构隧道顺利穿越沪宁城际高铁

新华网

  1月9日,在江苏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穿越沪宁城际高铁施工现场,多名专家学者、媒体和施工人员一起见证了最后一根隔离桩钻入沪宁城际桥下,直径13.67米的大直径盾构隧道顺利穿越沪宁城际高铁下方,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小于1毫米。

 
  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勘察设计的这个工程完成了难度极高的“穿越之旅”——大直径盾构顺利穿越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高铁,而过程检测数据显示累计沉降量未超过1毫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表示,该项目在高铁不停运的情况下实现大直径盾构机掘进施工,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他了解,这在世界上可能也尚属首次。
 
  该工程位于苏州站西侧约2.1公里,线路全长2490米,隧道设计为双洞六车道,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七纵五横”中“七纵”主干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通这条路要穿越万顺楼、报恩禅寺等古建,还有山塘河和运行中的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等重大风险点。
 
  让许多施工单位都觉得难以完成的是,这些风险点都集中在短短400多米距离内——盾构掘进,30米即侧穿万顺楼等文保建筑,118米下穿山塘河,这些在建设史上均堪称顶级难度。项目点前方305米的地方就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之一沪宁城际高铁,每隔3分钟就会迅速驶过一次,如有半点偏差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自2017年2月起,铁五院整体策划、全力推进桐泾路北延工程项目,迅速成立了由集团副总工领导,各专业骨干组成的项目总体组,并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攻关——桐泾路北延工程采用直径13.25米大断面泥水盾构下穿沪宁高铁桥梁,而国内目前下穿高铁桥梁均为直径约6米的盾构隧道。
 
  据了解,采用大直径下穿高铁桥梁,首先要确定最优的下穿位置,桐泾路位于老城区中心,山塘河景区两侧控保建筑物多,交通组织复杂,接线困难,隧道路线方案控制因素多,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为保证设计质量,铁五院多次组织设计人员踏勘现场、充分收集及分析基础资料,结合不同下穿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方案,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安全可实施性,可谓“一穿一策”。
 
  项目下穿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特别是下穿沪宁城际铁路桥梁,不但沉降控制要求不能超过2毫米,且梁下作业空间仅有4米,要在4米净高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来保障大盾构通过,期间有丝毫误差将会造成高铁国铁非正常停车,损失无法估量,国内外尚无类似工程成功案例。
 
  4米作业空间里,如何埋入30米长的隔离桩?铁五院组成科研攻关项目组,多次踏勘现场、收集分析资料,总结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经验,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全方位、多方案的比选,从下穿位置、地表加固措施、盾构掘进控制、监控量测方案、试验段布置等方面着手,创新性的研制了可满足低净空施工条件的“低净空全套管灌注桩机”及相关技术,其主要指标能达到常规全套管灌注桩机的技术要求,得到了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同时,项目组提出采用MJS桩工艺对软弱地层进行加固等新工艺,让大盾构穿越运营高铁成为“可能”,凿开了横亘在桐泾路上十年之久的技术壁垒。标志着苏州阻隔十年之久的“断头路”最难节点已经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