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赋能 枢纽畅通 ——关于郑州局集团公司提升郑州北站区运输组织效率的调查
2021-12-20 来源:人民铁道
本文摘要: 12月5日,冬日的郑州天朗气清。登高俯瞰郑州北站下行驼峰场,源源不断的货物列车在这里解体、溜放、编组成列。编组场内的73条股道上车...
12月5日,冬日的郑州天朗气清。登高俯瞰郑州北站下行驼峰场,源源不断的货物列车在这里解体、溜放、编组成列。编组场内的73条股道上车列密布,调车机迅速将完成连结的车列牵出,整个作业流程环环相扣,场面繁忙有序。
郑州北站是全路重要的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站之一,京广、陇海线在此交会。随着“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该站货物列车办理量持续保持高位。今年11月,郑州北站日均办理列车突破26000辆,同比增长10.2%;12月5日,郑州北站单日列车办理量达30702辆,到发货物列车数量更是刷新建站以来的历史纪录。
持续向好的货运形势、连续增加的车流密度,给郑州北站调度指挥、现场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以来,为保障郑州北站区各环节作业高效衔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从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入手,深度开发郑州北站区技术作业达标评价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实现列车“到、解、编、发”作业全过程的达标评价,覆盖了车务、机务、车辆等系统的现场作业项点。
要想提升效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精准盯控各环节作业时间。评价系统将货物列车到达、解编、无调中转、始发等8个关键环节的若干作业项目融合成四大模块,集中纳入评价范畴,并科学确定每项作业所需的标准时间及评价标准。同时,评价系统深度嵌合其他系统,可自动采集相关作业数据进行比对、统计及分析。
笔者通过试用评价系统,对到达模块中的一趟货物列车进行作业详情查询。点开页面后,这趟列车的到达技术作业、货运检查、车辆作业及排风作业以时间轴柱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能关联到具体时间、作业班次及作业岗位。
“柱状图上,绿色代表正常,红色代表超时。”郑州北站技术科科长周蒙指着一个红色色块说。这趟列车的排风作业按标准应在30分钟内完成,现场具体的作业时间为32分14秒,因此被评价系统判定为超时。“在实际应用时,我们会根据车型编组进行二次分析,如果里面混编有油罐车等作业较复杂的车型,会适当延长时间,判定为达标。”周蒙说。
除了直观的数据可视化界面外,评价系统还自动分析每日各班次的作业达标率,找出违标项点及共性问题。“我们在大数据中‘大海捞针’,能够精准发现阻碍效率提升的关键点。”周蒙说。
自10月31日18时在郑州北站区上线试运行以来,评价系统成效显著。郑州北站通过评价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交接班、集中用餐等时段是作业超时的高发期。因此,他们有针对性地完善交接班制度、优化作业人员出勤及就餐时间,将排风、货检作业达标率从首周的40%提升到现在的90%。
利用评价系统反馈的数据,郑州北车辆段积极优化现场作业人员配置,将平行作业改为包车作业,平均技术检查作业时间比评价系统运行前缩短了近15分钟,各列检作业场的作业能力、达标率均明显提升。
“作业时,职工们更有紧迫感了。我们会时刻督促自己和工友按标高效作业。”郑州北站下行运转车间驼峰值班员陈林说。对于车间管理层面,评价系统的投用能让车间及时盯控关键人与关键问题,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我们主动与达标率较低的职工谈心,找到原因并进行业务帮扶。”郑州北站下行运转车间党总支书记王利国说。
在郑州北站区运输组织效率提升的同时,郑州局集团公司综合运用信息手段,深化安全调度指挥中心、综合分析室、安全警示室“三室”建设,充分卡控现场作业质量及人身安全。郑州北站区各单位建立分工协作、共保安全的管控运行机制,依托站场内393处监控设备及职工作业记录仪、CIPS信息数据对各人工作业环节进行全覆盖式记录,并通过安全调度指挥中心开展作业流程实时盯控;综合分析室则对作业内容进行回溯及二次分析,安全科及相关业务科室补强作业质量卡控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严防作业时因抢时间而忘安全、降质量的情况出现。
“评价系统的投用不仅使郑州北站的运输生产指标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而且为站区各单位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郑州北站站长詹恺说。
据介绍,郑州局集团公司将持续拓展评价系统的功能应用,优化评价结果考核模式,推进更多单位和作业工种的联动协作,持续提升郑州北站区的作业安全质量和运输组织效率。
- 上一篇:广州局集团公司 货运两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广州局集团公司 货运两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2021-12-19
- 郑州局集团公司 分界口单日交接车连创新高2021-12-19
- 太原局集团公司 多措并举力促货运增收上量2021-12-15
- 武汉局集团公司 精检细修织牢钢轨防断安全网2021-12-14
-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 草原铁路e卡通带来出行新体验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