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车、湖北造”目标 武汉轨道交通基地首批项目今年投产
2022-02-24 来源:湖北日报
本文摘要:2014年5月,首列地铁列车“木兰号”在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武汉地铁”实现武汉造。此后,黄陂初步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2020年8月,黄陂区会同武汉地铁集团,启动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基地规划面积33.6平方公里,集中布局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智慧维保、工程装备、企业总部、技术培训服务、展示观光体验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新园区。
“企业还未进驻,已经拿到订单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投产。”
2月22日,正在建设中的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工人正紧密配合,进行厂房和办公楼土建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2021年3月20日,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首批项目集中开工。眼下,基地建设正马不停蹄,今年首批8个项目将建成投产,向着“中国车、湖北造”的目标奋进。
轨道车,黄陂造
60%的武汉地铁车厢,来自位于黄陂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
2014年5月,首列地铁列车“木兰号”在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武汉地铁”实现武汉造。此后,黄陂初步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2020年8月,黄陂区会同武汉地铁集团,启动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基地规划面积33.6平方公里,集中布局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智慧维保、工程装备、企业总部、技术培训服务、展示观光体验全产业链,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新园区。
2021年3月,基地首批12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56亿元。截至目前,基地已引进中铁磁浮、中企重科等18家上游原材料、工程装备企业,中车长客、南京尼康等23家中游整车及配件制造、牵引通讯企业,百川智能、成都铁山等下游维修保养企业。
企业可拎包入驻
武汉轨道交通智造园内,工程建设正快马扬鞭。
2021年11月,武汉轨道交通智造园启动建设。仅4个月时间,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预计3月中旬前厂房和综合楼全部封顶。园区占地103亩,高标准厂房面积达11万平方米,采用定制化建设方式,为入驻企业量身打造生产厂房,还配有办公、宿舍、食堂等功能区1.6万平方米,企业可直接拎包入驻,快速投产见效。
“2月14日,我们的工人就已全部到岗,开足马力建设。”项目投资方盘龙交投总工程师任凯称,目前,武汉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武汉朗进科技有限公司、三峰透平(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已签订入驻协议,总投资34.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8.9亿元。入驻企业均为轨道交通制造空调、风机、屏蔽门等配套设备头部企业,“部分企业还未进驻,已经拿到订单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投产。”
据悉,今年5月底,企业将集体进驻投产。来来,武汉轨道交通智造园将持续扩大园区投资规模。
以商招商带来磁场效应
以龙头企业武汉地铁集团和中车长客为依托,基地持续带来出磁场效应。
走进山河智能华中区域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五台待售的旋挖钻机在园区内一字排开,威武霸气。
山河智能,是国内地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基地总投资约10亿人民币,用地50亩,规划包括轨道交通工程装备、液压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等业务板块,投产后,年营业额预计约10亿元。
“简单来说,基地将成为山河智能工程装备的大型‘4S店’。”基地项目负责人易卫球介绍,基地为山河智能自买自建,将承担起整个华中区域的零配件生产、装备维修、市场营销等工作。目前,办公楼和两座厂房已经封顶,预计今年底将建成投产。
记者在中车长客看到,目前,中车长客三期厂房主体结构也已完工,进入装修安装阶段,建成后主要用于维修和部分零部件生产。据悉,中车长客将以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发挥中车长客的集团优势,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
- 上一篇:南通轨道交通1、2号线空间纽带顺利打通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黄烟铁路龙口烟台路段开建 环渤海经济通道呼之欲出200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