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天津:京津冀都市圈渐入佳境

2022-07-2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摘要:    如今,从家门口坐上复兴号高铁,半小时、1小时、1.5小时的交通都市圈越来越多。从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到通武廊津静津宁市...
  
  如今,从家门口坐上“复兴号”高铁,半小时、1小时、1.5小时的交通都市圈越来越多。从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到“通武廊”“津静”“津宁”市域(郊)铁路按下的“快进键”,“轨道上的京津冀”给“一轴多城”带来了无限可能。
 
  轨道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骨干,是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因区位、交通、功能等优势赢得了较高人气。天津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和功能集聚的支撑作用上更新理念,平衡发力,渐入佳境。
 
  提速,融入
 
  “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是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综合带动作用,形成增长动力源的重要力量。对企业而言,可以破除空间阻隔选择人才;对居民而言,可以为其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志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构建更高水平的市域、都市圈综合轨道交通网络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一直探索加速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有力实践。
 
  “‘四网融合’是实现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空间层面不同功能层次、不同交通制式轨道交通方式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卢志永介绍,天津是推动实现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引领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即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与铁路重大交通枢纽统筹规划,所有铁路重大交通枢纽均引入2—3条轨道交通线路。首批建设的天津市轨道交通1、2、3、9号线实现了对中心城区铁路枢纽天津站、西站、南站、北站的全覆盖。
 
  关于开展TOD综合开发模式,卢志永介绍,TOD综合开发模式主要构建产业、生活与人协调融合的城市功能中心,以轨道交通廊道组织城市功能配置,实现城市开发与轨道交通承载能力的高效融合。整合优化站点附属设施,深化站点及周边土地整体规划策划,打造城市活力微中心,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让新市民有了更优选择。
 
  从“单站开发”向“片区统筹”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开发建设”向“综合运营”转变。天津轨道交通建设的每一步转变,都是因地制宜从发展思路上的转变,天津创新TOD综合开发的实施路径,促进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的一体化综合开发实施落地。
 
  据卢志永介绍,天津在构建“一网多模”综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呈现出层次多样、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差别化服务各区域等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高铁、城际形成多层次、多模式、高效率、融合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天津市构建“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城镇功能空间格局将有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京唐、京滨、津兴等城际铁路建设,确保京唐、京滨北段项目年内开通运营,尽早助力实现京津雄“半小时交通圈”。
 
  共享,发展
 
  市域(郊)铁路是高质量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支撑。加快推进“通武廊”“津静”市域(郊)铁路建设,对于天津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区域大交通体系,拉动区域发展新引擎,加速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建设作为天津武清区的“一号工程”,又是涉及京津冀三地的线路工程。武清区拥有京津塘、京津等6条高速公路、15个出入口,京津城际铁路半小时通达京津。
 
  卢志永表示,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在武清过京津“双城”生活的人员已达5万余人,京津城际铁路现有运力难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通武廊市域(郊)铁路从天津城区经武清城区与河北廊坊、北京亦庄连接;向南打通天津地铁线路、向北接驳北京轨道交通。按照初步规划,“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在武清区境内设立6-7个车站,方便居民出行。这将进一步缩短武清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助力武清真正成为京津走廊的重要支点。
 
  市域(郊)铁路建成后将全面实现公交化运营,为居民、游客提供通勤、通学的快速便捷大通道、大走廊。不仅如此,天津轨道交通建设更体现在内外兼修上。在协调线网规划与城市发展格局,夯实网城融合基础的同时,天津推动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促进轨道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优化生活圈布局。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我们就是要从经营城市的高度谋划轨道交通建设,步子迈得再大一点,形成智慧、绿色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价值,方便百姓出行。”卢志永说。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天津:京津冀都市圈渐入佳境

中国经济时报

  

  如今,从家门口坐上“复兴号”高铁,半小时、1小时、1.5小时的交通都市圈越来越多。从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到“通武廊”“津静”“津宁”市域(郊)铁路按下的“快进键”,“轨道上的京津冀”给“一轴多城”带来了无限可能。
 
  轨道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骨干,是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因区位、交通、功能等优势赢得了较高人气。天津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和功能集聚的支撑作用上更新理念,平衡发力,渐入佳境。
 
  提速,融入
 
  “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是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综合带动作用,形成增长动力源的重要力量。对企业而言,可以破除空间阻隔选择人才;对居民而言,可以为其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志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构建更高水平的市域、都市圈综合轨道交通网络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一直探索加速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有力实践。
 
  “‘四网融合’是实现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空间层面不同功能层次、不同交通制式轨道交通方式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卢志永介绍,天津是推动实现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引领城市之一。早在2003年,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即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与铁路重大交通枢纽统筹规划,所有铁路重大交通枢纽均引入2—3条轨道交通线路。首批建设的天津市轨道交通1、2、3、9号线实现了对中心城区铁路枢纽天津站、西站、南站、北站的全覆盖。
 
  关于开展TOD综合开发模式,卢志永介绍,TOD综合开发模式主要构建产业、生活与人协调融合的城市功能中心,以轨道交通廊道组织城市功能配置,实现城市开发与轨道交通承载能力的高效融合。整合优化站点附属设施,深化站点及周边土地整体规划策划,打造城市活力微中心,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让新市民有了更优选择。
 
  从“单站开发”向“片区统筹”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开发建设”向“综合运营”转变。天津轨道交通建设的每一步转变,都是因地制宜从发展思路上的转变,天津创新TOD综合开发的实施路径,促进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的一体化综合开发实施落地。
 
  据卢志永介绍,天津在构建“一网多模”综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呈现出层次多样、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差别化服务各区域等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高铁、城际形成多层次、多模式、高效率、融合一体的轨道交通网。天津市构建“一市双城多节点”的城镇功能空间格局将有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京唐、京滨、津兴等城际铁路建设,确保京唐、京滨北段项目年内开通运营,尽早助力实现京津雄“半小时交通圈”。
 
  共享,发展
 
  市域(郊)铁路是高质量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支撑。加快推进“通武廊”“津静”市域(郊)铁路建设,对于天津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区域大交通体系,拉动区域发展新引擎,加速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建设作为天津武清区的“一号工程”,又是涉及京津冀三地的线路工程。武清区拥有京津塘、京津等6条高速公路、15个出入口,京津城际铁路半小时通达京津。
 
  卢志永表示,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在武清过京津“双城”生活的人员已达5万余人,京津城际铁路现有运力难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通武廊市域(郊)铁路从天津城区经武清城区与河北廊坊、北京亦庄连接;向南打通天津地铁线路、向北接驳北京轨道交通。按照初步规划,“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在武清区境内设立6-7个车站,方便居民出行。这将进一步缩短武清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助力武清真正成为京津走廊的重要支点。
 
  市域(郊)铁路建成后将全面实现公交化运营,为居民、游客提供通勤、通学的快速便捷大通道、大走廊。不仅如此,天津轨道交通建设更体现在内外兼修上。在协调线网规划与城市发展格局,夯实网城融合基础的同时,天津推动轨道站点TOD综合开发,促进轨道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优化生活圈布局。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我们就是要从经营城市的高度谋划轨道交通建设,步子迈得再大一点,形成智慧、绿色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价值,方便百姓出行。”卢志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