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重庆轨道交通:按下智慧城轨“加速键” 助

2022-08-23 来源:重庆轨道交通
本文摘要:  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轨的建设更是诠释了智博会5年来不变的主题——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那么...
  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轨的建设更是诠释了智博会5年来不变的主题——“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那么,围绕着年度主题“智慧城市”,重庆轨道交通又有哪些成果呢?
 
  智能化+四网融合: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
 
  “不下车就把我从4号线带到环线了,感觉很神奇,而且节省了不少时间,真的很方便。”体验了直快列车的黄女士为重庆轨道交通的“黑科技”点赞。
 
  “人换乘”到“车换线”的实现,源于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示范应用项目(以下简称“CBTC系统”)。
 
  简单来说,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就是指同一列车在不停车和不改变驾驶模式的情况下,通过联络线,从一条线路跨行到另一条线路。
 
  它不同寻常之处在于CBTC系统的“加持”。这一系统打破了原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厂家之间的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轨道交通由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向网络化跨线运营的重大突破,为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的“四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0年9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首次跨线载客运营,已经让市民大开眼界:从地铁环线重庆图书馆站到地铁4号线唐家沱站仅需35分钟,乘客无需换乘,比普通班次列车运行时间减少约13分钟。
 
  2021年12月,重庆更是实现全国首例轨道交通三线互联互通——从地铁4号线唐家沱站上车,中途无需换乘,便能经过地铁环线,一车直达地铁5号线跳磴站,全程可节约出行时间33分钟。
 
  CBTC系统是轨道集团开展自主研发的缩影。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重庆轨道交通越发智慧。
 
  智能化+品质提升:智慧乘客服务体系
 
  “电梯口、进出站的地方、卫生间都能看到各种相关的信息,很方便,也很‘洋气’。”在重庆首个智慧轨道交通示范车站——地铁国博线国博中心站,多处综合信息显示设备向乘客展示着首末班车、列车到站、卫生间使用情况等信息,获得广泛好评。
 
  对乘客来说,车站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在智慧城轨的蓝图里,自然少不了智慧车站的身影。
 
  “以前开关站需要工作人员到每个出入口,手动打开或关闭卷帘门,现在只需一键,车站卷帘门、照明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等设备就可以自动完成检测、开关。整个过程耗时由原来的近20分钟减少到7分钟左右,效率明显提高了。”国博中心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到。
 
  一键开关站是车站“智力”的小小体现。除此之外,智慧导引、能源管控、视频分析、环境监测、智慧安检、智慧卫生间等18个智慧场景,在国博中心站都能见到。
 
  除了国博中心站,地铁国博线悦来站与地铁环线重庆西站、凤鸣山站也都具备综合信息服务、视频与扶梯联动、智慧客服、自主票卡服务等功能,是重庆轨道交通车站中的“智慧担当”。
 
  未来,在地铁5号线北延伸段和10号线二期(兰花路-鲤鱼池段),也都能体验到智慧车站。
 
  智慧手段助力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还体现在“码上”。
 
  成渝轨道交通APP二维码乘车互联互通的实现,是成渝轨道集团在助力“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建设上的有益尝试,也是智慧城轨的建设成果之一。
 
  “现在成都和重庆坐轨道交通用一个APP就行了,真的很方便。”家住重庆的罗先生在成都工作,每到周末他就会搭乘轨道交通与高铁,在公司与家之间往返。成渝轨道交通二维码互通后,他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人性化服务带来的便捷。
 
  重庆轨道交通官方APP“渝畅行”的“朋友圈”还在扩大——北京、上海、广州地铁APP也与“渝畅行”实现乘车二维码互通;与重庆区县公交乘车二维码的连通,密切了重庆主城与区县的联系;“渝畅行”的“乘车码”与“渝康码”合二为一(在“乘车码”生成前对“渝康码”进行自动核验),为市民乘客提供多一份的安全与便利……
 
  “智慧”正在渗透进重庆轨道交通的各个领域,以智能化的手段让市民乘客感受到运营服务的极致体验,是重庆轨道交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题中之义。
 
  智能化+工程管理: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
 
  “认证成功,请通行。”从进入施工现场的第一关——实名制通道开始,BIM(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技术交底、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全方位无死角球机监控、定时喷淋设施、焊烟处理器、倒车影像系统、智慧安全体检中心、公共区域人体感应灯、技术交底二维码、宿舍入住人员二维码……各种先进设施设备散发出浓浓的科技气息。
 
  这便是重庆轨道交通的“智慧工地”,它让施工现场的管理由“人防”转变为“技防”。
 
  “智慧工地”是轨道集团建设安全管理平台下沉到施工现场的生动实践。建设安全管理平台作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智慧大脑”,集成了远程视频会议、监控、人员值守等功能,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能完成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视频监控、文明施工形象管理、应急管理、在线教育、智慧工地管理等工作。
 
  目前,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已在地铁4号线西延伸段、18号线北延伸段、24号线一期等项目中全面应用。未来,所有在建线路都将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建设管理,实现重庆轨道交通高质量建设。
 
  信息化、智慧化让重庆轨道交通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有“颜值”、有品质。
 
  智能化+绿色工程:生态智慧轨道示范线
 
  当智慧的轨道交通注入绿色的力量,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地铁24号线将给出答案。
 
  作为“生态智慧轨道示范线”的24号线,将智慧城轨诠释得淋淋尽致:智慧的顶层设计——首次在轨道交通行业将生态与智慧有机结合,构建智慧运营、维保、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蓝图,形成可持续的产品生态池;智慧的融合平台——革命性地在轨道交通领域提出IT(信息技术)与OT(运维技术)两化融合,形成产品建设、调试、运维的标准体系;智慧的前沿技术——将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融入轨道交通运营、维保、服务中,用数据生态化实现技术叠加再创新;智慧的绿色建筑——首次打通轨道交通绿色建筑实施路径,以生态为主线,以融合平台为基础,打造全国首批“绿色+智慧”生态车站,建设真正的“绿色轨道”。
 
  “依托着24号线,我们将建立生态智慧运维服核心系统,结合生态型车站建设试点,攻克行业技术壁垒,提升轨道交通生态绿色整体水平,缓解长期以来轨道交通的运维压力,提升客运服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智慧城轨管理与决策水平。”相关负责人对24号线生态智慧城轨融合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的应用前景很是看好。
 
  轨道集团的智慧蓝图远不止这些——搭建1个云平台,构建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外部服务网3张网,在运营生产、运营管理、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资源管理5个领域拓展应用……以智慧城轨为翼,为城市赋能,重庆轨道交通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更快、更实、更高质。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重庆轨道交通:按下智慧城轨“加速键” 助

重庆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智慧城轨的建设更是诠释了智博会5年来不变的主题——“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那么,围绕着年度主题“智慧城市”,重庆轨道交通又有哪些成果呢?

 
  智能化+四网融合: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
 
  “不下车就把我从4号线带到环线了,感觉很神奇,而且节省了不少时间,真的很方便。”体验了直快列车的黄女士为重庆轨道交通的“黑科技”点赞。
 
  “人换乘”到“车换线”的实现,源于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示范应用项目(以下简称“CBTC系统”)。
 
  简单来说,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就是指同一列车在不停车和不改变驾驶模式的情况下,通过联络线,从一条线路跨行到另一条线路。
 
  它不同寻常之处在于CBTC系统的“加持”。这一系统打破了原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厂家之间的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轨道交通由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向网络化跨线运营的重大突破,为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的“四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0年9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环线”首次跨线载客运营,已经让市民大开眼界:从地铁环线重庆图书馆站到地铁4号线唐家沱站仅需35分钟,乘客无需换乘,比普通班次列车运行时间减少约13分钟。
 
  2021年12月,重庆更是实现全国首例轨道交通三线互联互通——从地铁4号线唐家沱站上车,中途无需换乘,便能经过地铁环线,一车直达地铁5号线跳磴站,全程可节约出行时间33分钟。
 
  CBTC系统是轨道集团开展自主研发的缩影。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重庆轨道交通越发智慧。
 
  智能化+品质提升:智慧乘客服务体系
 
  “电梯口、进出站的地方、卫生间都能看到各种相关的信息,很方便,也很‘洋气’。”在重庆首个智慧轨道交通示范车站——地铁国博线国博中心站,多处综合信息显示设备向乘客展示着首末班车、列车到站、卫生间使用情况等信息,获得广泛好评。
 
  对乘客来说,车站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在智慧城轨的蓝图里,自然少不了智慧车站的身影。
 
  “以前开关站需要工作人员到每个出入口,手动打开或关闭卷帘门,现在只需一键,车站卷帘门、照明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等设备就可以自动完成检测、开关。整个过程耗时由原来的近20分钟减少到7分钟左右,效率明显提高了。”国博中心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到。
 
  一键开关站是车站“智力”的小小体现。除此之外,智慧导引、能源管控、视频分析、环境监测、智慧安检、智慧卫生间等18个智慧场景,在国博中心站都能见到。
 
  除了国博中心站,地铁国博线悦来站与地铁环线重庆西站、凤鸣山站也都具备综合信息服务、视频与扶梯联动、智慧客服、自主票卡服务等功能,是重庆轨道交通车站中的“智慧担当”。
 
  未来,在地铁5号线北延伸段和10号线二期(兰花路-鲤鱼池段),也都能体验到智慧车站。
 
  智慧手段助力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还体现在“码上”。
 
  成渝轨道交通APP二维码乘车互联互通的实现,是成渝轨道集团在助力“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建设上的有益尝试,也是智慧城轨的建设成果之一。
 
  “现在成都和重庆坐轨道交通用一个APP就行了,真的很方便。”家住重庆的罗先生在成都工作,每到周末他就会搭乘轨道交通与高铁,在公司与家之间往返。成渝轨道交通二维码互通后,他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人性化服务带来的便捷。
 
  重庆轨道交通官方APP“渝畅行”的“朋友圈”还在扩大——北京、上海、广州地铁APP也与“渝畅行”实现乘车二维码互通;与重庆区县公交乘车二维码的连通,密切了重庆主城与区县的联系;“渝畅行”的“乘车码”与“渝康码”合二为一(在“乘车码”生成前对“渝康码”进行自动核验),为市民乘客提供多一份的安全与便利……
 
  “智慧”正在渗透进重庆轨道交通的各个领域,以智能化的手段让市民乘客感受到运营服务的极致体验,是重庆轨道交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题中之义。
 
  智能化+工程管理: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
 
  “认证成功,请通行。”从进入施工现场的第一关——实名制通道开始,BIM(建筑信息模型)安全技术交底、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全方位无死角球机监控、定时喷淋设施、焊烟处理器、倒车影像系统、智慧安全体检中心、公共区域人体感应灯、技术交底二维码、宿舍入住人员二维码……各种先进设施设备散发出浓浓的科技气息。
 
  这便是重庆轨道交通的“智慧工地”,它让施工现场的管理由“人防”转变为“技防”。
 
  “智慧工地”是轨道集团建设安全管理平台下沉到施工现场的生动实践。建设安全管理平台作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智慧大脑”,集成了远程视频会议、监控、人员值守等功能,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能完成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视频监控、文明施工形象管理、应急管理、在线教育、智慧工地管理等工作。
 
  目前,建设安全信息化平台已在地铁4号线西延伸段、18号线北延伸段、24号线一期等项目中全面应用。未来,所有在建线路都将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建设管理,实现重庆轨道交通高质量建设。
 
  信息化、智慧化让重庆轨道交通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有“颜值”、有品质。
 
  智能化+绿色工程:生态智慧轨道示范线
 
  当智慧的轨道交通注入绿色的力量,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地铁24号线将给出答案。
 
  作为“生态智慧轨道示范线”的24号线,将智慧城轨诠释得淋淋尽致:智慧的顶层设计——首次在轨道交通行业将生态与智慧有机结合,构建智慧运营、维保、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蓝图,形成可持续的产品生态池;智慧的融合平台——革命性地在轨道交通领域提出IT(信息技术)与OT(运维技术)两化融合,形成产品建设、调试、运维的标准体系;智慧的前沿技术——将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融入轨道交通运营、维保、服务中,用数据生态化实现技术叠加再创新;智慧的绿色建筑——首次打通轨道交通绿色建筑实施路径,以生态为主线,以融合平台为基础,打造全国首批“绿色+智慧”生态车站,建设真正的“绿色轨道”。
 
  “依托着24号线,我们将建立生态智慧运维服核心系统,结合生态型车站建设试点,攻克行业技术壁垒,提升轨道交通生态绿色整体水平,缓解长期以来轨道交通的运维压力,提升客运服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智慧城轨管理与决策水平。”相关负责人对24号线生态智慧城轨融合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的应用前景很是看好。
 
  轨道集团的智慧蓝图远不止这些——搭建1个云平台,构建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外部服务网3张网,在运营生产、运营管理、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资源管理5个领域拓展应用……以智慧城轨为翼,为城市赋能,重庆轨道交通让“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更快、更实、更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