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太洪长江大桥:数字化建造新样本

2022-04-18 来源:Bentley
本文摘要: 太洪长江大桥项目总投资9亿元,位于中国重庆市,是重庆市高速“三环十二射七联线”中“五联线”的重庆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跨越长江及渝怀铁路(上下行线),全长1436米,预计将南川区和两江新区之间的路程缩短为50分钟,并促进重庆的经济发展。
  新建桥梁是经济提速的辉煌之作
 
  太洪长江大桥项目总投资9亿元,位于中国重庆市,是重庆市高速“三环十二射七联线”中“五联线”的重庆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跨越长江及渝怀铁路(上下行线),全长1436米,预计将南川区和两江新区之间的路程缩短为50分钟,并促进重庆的经济发展。
 
  该桥宽39.6米,双向6车道,主桥采用808m钢箱加劲梁悬索桥,引桥采用2X120米T型刚构+多跨连续T梁,其结构复杂,需要在当地繁复多样的地形限制下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亟需团队突破工程数据界限,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数字化让桥梁施工更高效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与贵州交通建设集团和贵州桥梁建设集团,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众多其他项目参与方开展合作,在施工中,他们必须确定如何利用工程信息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优化性能、质量、安全、调度和成本消耗。公司还需要对工程工作流实现数字化,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错误,造成大量损失。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手工和纸质数据交换和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使用传统方法,无法满足对准确性和公共安全的需要。“基于基础设施的传统数据主要使用估算统计数据、手动编译和报告以及文档传输。”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BIM技术部门负责人陈奉民解释道。
 
  他们尝试使用三维BIM方法和实景建模来执行施工模拟并实现无缝、实时数据交换和智能信息管理。更具体地说,在设计阶段,他们力求实现参数化建模、提高设计效率、整合多专业数据并生成唯一数据源。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需要在施工期间对钢箱梁进行数字化预组装,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来监视施工进度,以实现高精度质量控制。但是,在整合数字化勘测和BIM建模时,他们遇到了与此相关的数据收集、集成和协调方面的挑战。此外,他们还需要克服软件的不兼容性,以模拟施工过程,并为生命周期运营和管理奠定数字化基础。
 
  利用Bentley应用程序进行施工管理
 
  公司团队选用了ContextCapture来处理无人机航测数据,并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此外,他们还使用OpenRoads创建了桥址的地形模型,以直线或三角形网格的形式显示等高线,并生成有效的高程和坡度分析。利用高精度正射影像地图、点云或实景扫描技术生成桥址的地形模型,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MicroStation用于简化和集成来自多个软件应用程序的模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单一数据源。他们通过无人机对复杂地形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以快速、详细地收集数据。
 
  他们使用ContextCapture处理了点云和勘测数据,生成了桥址的地质模型。这些数字化勘测和三维建模方法还帮助他们获得了钢箱梁组件(用于模拟组装)的准确三维测量值,从而有助于以智能方式制造钢箱梁。他们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不断收集点云数据,以直观地监视进度。“实景扫描技术用于在施工期间定期收集现场数据,以记录不同施工时期的项目施工情况。”陈奉民解释道。使用LumenRT,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将实景模型与BIM模型进行集成,模拟施工过程并监管进度,从而通过有效规划来优化施工。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使用Bentley的开放式应用程序,建立了数字化工作流和施工管理平台,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MicroStation的数据互用性帮助团队简化和集成了来自多个应用程序的模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提供了单一数据源。通过采用iModel,团队使数字化交付和云平台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了移动审核,完善了对成本的控制。数字化工作流使他们能够将施工流程数据与BIM模型相结合,实现高精度的施工质量控制,并创建可用于运营和维护的统一、智能桥梁模型。
 
  实现重庆桥梁基础设施行业产业化
 
  通过建立基于三维BIM的施工管理平台以监视太洪长江大桥的施工,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提升了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消除了传统施工的信息孤岛和瓶颈,并建立了生命周期BIM运营和维护。无论项目参与者身处何地,项目的视觉再现都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种现场模拟的体验。改进后的可视化效果有助于将前往现场所花费的时间减少23天,并优化了规划和调度。通过参数化建模和自动化流程,他们提高了设计效率,将桥梁设计时间缩短了300小时,并节省了50万元人民币。数字化工作流的建立简化了沟通和协作,可帮助提前30天完成桥梁设计。
 
  Bentley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施工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动态数字化管理,可有效地执行进度控制并降低施工成本。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平台可以进行全桥计量支付、施工进度精准模拟、方量精准计算。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在数字化模拟的施工环境中作业、预测并提前解决潜在问题,节约了近180万元的管理成本,将工期缩短了47天。应用BIM建模方法,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立了三维数字环境以清楚地沟通开发过程,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管理工程信息,确保了质量和安全。完整的可视化模型为类似的大型钢桥工程的智能制造和施工管理奠定了基础。“使用Bentley应用程序,真正实现了现代基础设施的精准施工、精确管理和控制,促进了基础设施行业的工业化。”陈奉民表示。

本文涉及广告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太洪长江大桥:数字化建造新样本

Bentley

  新建桥梁是经济提速的辉煌之作

 
  太洪长江大桥项目总投资9亿元,位于中国重庆市,是重庆市高速“三环十二射七联线”中“五联线”的重庆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跨越长江及渝怀铁路(上下行线),全长1436米,预计将南川区和两江新区之间的路程缩短为50分钟,并促进重庆的经济发展。
 
  该桥宽39.6米,双向6车道,主桥采用808m钢箱加劲梁悬索桥,引桥采用2X120米T型刚构+多跨连续T梁,其结构复杂,需要在当地繁复多样的地形限制下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亟需团队突破工程数据界限,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数字化让桥梁施工更高效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与贵州交通建设集团和贵州桥梁建设集团,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众多其他项目参与方开展合作,在施工中,他们必须确定如何利用工程信息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优化性能、质量、安全、调度和成本消耗。公司还需要对工程工作流实现数字化,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错误,造成大量损失。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手工和纸质数据交换和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使用传统方法,无法满足对准确性和公共安全的需要。“基于基础设施的传统数据主要使用估算统计数据、手动编译和报告以及文档传输。”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BIM技术部门负责人陈奉民解释道。
 
  他们尝试使用三维BIM方法和实景建模来执行施工模拟并实现无缝、实时数据交换和智能信息管理。更具体地说,在设计阶段,他们力求实现参数化建模、提高设计效率、整合多专业数据并生成唯一数据源。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需要在施工期间对钢箱梁进行数字化预组装,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来监视施工进度,以实现高精度质量控制。但是,在整合数字化勘测和BIM建模时,他们遇到了与此相关的数据收集、集成和协调方面的挑战。此外,他们还需要克服软件的不兼容性,以模拟施工过程,并为生命周期运营和管理奠定数字化基础。
 
  利用Bentley应用程序进行施工管理
 
  公司团队选用了ContextCapture来处理无人机航测数据,并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模型。此外,他们还使用OpenRoads创建了桥址的地形模型,以直线或三角形网格的形式显示等高线,并生成有效的高程和坡度分析。利用高精度正射影像地图、点云或实景扫描技术生成桥址的地形模型,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MicroStation用于简化和集成来自多个软件应用程序的模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单一数据源。他们通过无人机对复杂地形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以快速、详细地收集数据。
 
  他们使用ContextCapture处理了点云和勘测数据,生成了桥址的地质模型。这些数字化勘测和三维建模方法还帮助他们获得了钢箱梁组件(用于模拟组装)的准确三维测量值,从而有助于以智能方式制造钢箱梁。他们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不断收集点云数据,以直观地监视进度。“实景扫描技术用于在施工期间定期收集现场数据,以记录不同施工时期的项目施工情况。”陈奉民解释道。使用LumenRT,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将实景模型与BIM模型进行集成,模拟施工过程并监管进度,从而通过有效规划来优化施工。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使用Bentley的开放式应用程序,建立了数字化工作流和施工管理平台,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MicroStation的数据互用性帮助团队简化和集成了来自多个应用程序的模型,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提供了单一数据源。通过采用iModel,团队使数字化交付和云平台成为可能,最终实现了移动审核,完善了对成本的控制。数字化工作流使他们能够将施工流程数据与BIM模型相结合,实现高精度的施工质量控制,并创建可用于运营和维护的统一、智能桥梁模型。
 
  实现重庆桥梁基础设施行业产业化
 
  通过建立基于三维BIM的施工管理平台以监视太洪长江大桥的施工,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提升了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消除了传统施工的信息孤岛和瓶颈,并建立了生命周期BIM运营和维护。无论项目参与者身处何地,项目的视觉再现都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了一种现场模拟的体验。改进后的可视化效果有助于将前往现场所花费的时间减少23天,并优化了规划和调度。通过参数化建模和自动化流程,他们提高了设计效率,将桥梁设计时间缩短了300小时,并节省了50万元人民币。数字化工作流的建立简化了沟通和协作,可帮助提前30天完成桥梁设计。
 
  Bentley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施工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动态数字化管理,可有效地执行进度控制并降低施工成本。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平台可以进行全桥计量支付、施工进度精准模拟、方量精准计算。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在数字化模拟的施工环境中作业、预测并提前解决潜在问题,节约了近180万元的管理成本,将工期缩短了47天。应用BIM建模方法,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立了三维数字环境以清楚地沟通开发过程,并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管理工程信息,确保了质量和安全。完整的可视化模型为类似的大型钢桥工程的智能制造和施工管理奠定了基础。“使用Bentley应用程序,真正实现了现代基础设施的精准施工、精确管理和控制,促进了基础设施行业的工业化。”陈奉民表示。

本文涉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