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交通产业向“新”而行 从“地铁时代”跨入“智能时代
2024-02-26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本文摘要:自2016年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南宁地铁加速成网,目前已开通5条地铁线路,依托地铁建设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助力南宁打造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轨道交通产业新高地。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首府推进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南宁市提升城市首位度,打造多级产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
自2016年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南宁地铁加速成网,目前已开通5条地铁线路,依托地铁建设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助力南宁打造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轨道交通产业新高地。
今日起,本报推出南宁轨道交通产业系列报道,沿着这条“民心线”“黄金线”“发展线”,探寻首府轨道交通产业串珠成链、加快发展的奋进之路。
1号线呼啸而来,开启南宁的“地铁时代”;
2号线风驰电掣,实现“十字合龙、双线齐发”;
5号线全自动运行,首府轨道交通迈入智能城轨新纪元……
自2016年首条线路开通至今,南宁地铁实现从单线到多线,逐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框架,市民的出行习惯和城市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变,也带动了首府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智慧交通和数字产业的培育、成长和崛起。
经过多年谋划和悉心培育,南宁市依托地铁建设引进了一批轨道交通产业制造和智慧交通配套项目,以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工业化转型,带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如今,由轨道交通行业生发出的活力因子,正支撑着整座城市、更多的企业以及行业,在新领域强势突破、拔节成长,为首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织线成网地铁公共交通系统骨干作用凸显
2月19日,市民韦冠伦乘坐地铁5号线去广西大学站换乘,感慨地说:“一路上都很顺畅,线路四通八达,候车时电子显示屏会显示车厢拥挤程度,方便乘客选择比较宽松的车厢,非常人性化。”
便捷的背后,是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织线成网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南宁地铁已开通运营5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128.2公里,设104座车站,形成了“十”字轨道骨架为主,“井”字放射网络为辅的跨江连城、贯穿城市东西南北的线网格局。)
“目前,地铁总客运量逾17.54亿人次,全线网单日最高客运量达176.87万人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正点率常年保持在99.99%以上。其中,2023年总客运量3.5亿人次;线网日均客运量95.90万人次,同比增长28%;客运强度0.77万人次/公里·日,全国排名第11,在同等规模地铁中排名第2。”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钟晖介绍,2021、2022、2023年南宁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分别为56.48%、60%、60.34%,呈逐年上升趋势,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逐年凸显。
地铁里程变长了,地铁运营服务水平也提高了。自开通以来,南宁地铁完成18次运能提升,相比开通初期,1、2、3、4、5号线运能分别提升157%、78%、78%、60%、33%。同时,调整行车间隔、采用大小交路套跑形式,有效提高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间运能的匹配度,乘客候车时间进一步缩短。
智能升级智慧车站“南宁方案”推广至多座城市
这些年,南宁从地铁时代、换乘时代、线网时代跨入智能时代,一系列技术创新开启了“智慧地铁”新篇章,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宁地铁智慧车站首批试点之一的地铁5号线广西大学站里,多个“智能助手”为乘客便捷出行提供服务——进站口的票务自助处理终端会“讲话”,具备票务处理、票卡查询、乘车查询、出站口指引等多项功能;出入口的智能显示屏可查询附近的景点、美食;智能问询机器人会“唱歌”,还能“亲自”送乘客到出口;站台屏蔽门上方的导乘屏实时显示站名、运行方向、列车到站时间、车厢人流量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智慧车站综合管控平台仿若一个智能大脑,既能实时统计、分析车站的客流情况,实时监控各项设备运行状态,还可根据人流密度等自动调节照明、空调等,让车站管理更智能、更高效。
广西大学智慧车站建成后,针对突发运营事件响应效率可提升40%,车站自动化运行水平可提升30%,车站运营能耗可节约30%,车站人员可优化20%。目前,该智慧车站建设已列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重点研究和示范课题,体现了广西大学智慧车站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这些智能化系统正是由南宁企业宝信软件(广西)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随着智慧车站系统全面上线,南宁地铁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升级。”该公司总经理张俊表示,目前公司在智慧车站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推广到全国多座城市,未来该企业将推动地铁与公交、共享电单车开展数据互联、换乘融合,更好地服务乘客一体化出行,进一步带动南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发展。
串珠成链加快构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生态
采用国际最高等级的全自动运行技术,车辆从库内唤醒、出库、正线运营、洗车入库到休眠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配置专家诊断系统,能将列车的实时运营数据自动发送给控制中心,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列车健康诊断、处置措施推送……作为华南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南宁地铁5号线列车技术含量十足,是南宁市轨道交通产业近年来积淀的重要结晶。
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正是5号线列车的诞生地。记者在该公司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看到,在国际先进的大型总焊机器人系统控制下,集车辆总焊、涂装、总装及调试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高速作业,实现了车体制造过程的全智能化。
“我们具备年产100辆城轨车辆的制造能力,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不光实现了南宁地铁南宁制造,还承接了海外市场地铁的制造。”该公司总经理刘力琼告诉记者,随着南宁市轨道交通产业链逐步完善,陆续引进了多家配套企业,这将推动本地轨道交通产业配套率得到大力提升,也为将来南宁中车向东盟市场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轨道交通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等突出特点。多年来,南宁市以地铁建设为契机,引进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试验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助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自去年至今,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导、政企共建,累计引进12个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项目和15个智慧交通企业,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链加快延伸,产品从原有的整车组装,拓展到车辆配套部件、电扶梯、通风空调、电气设备、车辆段工艺设备、检测设备等装备的生产以及智慧交通等领域,构建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多年梦想。”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文剑昭表示。
- 上一篇:兰州2023年轨道交通总客运量超1亿人次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渝黔铁路恢复通车200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