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支市区联动轨道交通产业基金落地超2亿元"融链基金"激活产业生态
2025-03-12 来源:四川经济网
本文摘要: 3月11日,由成都轨道集团、成都产业集团联合成都市新津区、金牛区、新都区共同设立的融链轨道交通产业基金(以下简称"融链基金")在新...
3月11日,由成都轨道集团、成都产业集团联合成都市新津区、金牛区、新都区共同设立的融链轨道交通产业基金(以下简称"融链基金")在新津区正式注册落地,作为成都首支市区联动轨道交通产业基金,其总规模达2.02亿元,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群建设进入新阶段,为全市"四链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西部地区首个具备城轨A型电客车自主检修能力的维保基地内现状
基金矩阵成型构建产业生态闭环
融链基金的设立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群战略的重要落子。早在2023年,成都便启动"铸链-融链"双基金布局:总规模超2亿元的母基金"铸链基金"已完成首期募集,融链基金作为其首支子基金,通过"母基金+子基金"模式形成资本协同效应。数据显示,目前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拥有全产业链企业500余家,基金群的构建将进一步打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落地"通道。
"我们构建基金矩阵的核心目标,是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基金群的资本杠杆作用,可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迭代。以2024年落地的安扉科技为例,该企业通过铸链基金注资,成功研发国内最高安全等级站台门系统,项目落地金牛高新区后预计年产值突破5亿元。

成都地铁现有站台门
创新双GP模式精准赋能产业升级
区别于传统产业基金,融链基金采用"双GP"运作模式:成都先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金融端管理,成都轨道兴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导产业端运营。这种"金融+产业"双引擎设计,使基金既具备资本运作能力,又能精准识别产业痛点。
基金重点聚焦"泛轨道交通"领域,重点投资拥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储备项目20余个,涉及智能运维、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方向。业内专家指出,该模式可有效解决传统产业基金"投早投小"不足的问题,助力培育"独角兽"企业。

轨道装备智慧工厂
市区联动破局共绘产业协同蓝图
融链基金的另一创新在于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新津区、金牛区、新都区通过出资参与,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数据显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形成"一校一总部三基地"空间格局,基金将重点支持各园区特色产业:新津聚焦智能建造,金牛发力数字运维,新都强化高端装备,通过资本纽带实现差异化发展。
"这是成都首次通过产业基金推动市区协同发展。"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将优先支持跨区域产业链项目,例如在新津建设的智能轨道系统测试基地,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相关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成都将持续完善轨道交通产业基金群布局,计划三年内形成50亿元规模的资本矩阵。随着"基金+园区""基金+项目"模式的深化,预计到2027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上市企业,为成都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轨道交通产业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 上一篇:天津轨道交通B1线云山道站至车站北路站区间全面贯通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 天津轨道交通B1线云山道站至车站北路站区间全面贯通2025-03-11
- 首季“开门红”!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最长区间实现双线贯通2025-03-11
-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何敬麟:推动琴澳轨道交通与航空枢纽联动2025-03-10
- 武汉地铁12号线三大区间顺利贯通2025-03-10
- 沈阳地铁6号线高葵区间左线盾构顺利始发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