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深中“跨城轨道”来了!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有新进展

2025-09-16 来源:北青网
本文摘要:  深南中城际线路参考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董玉含)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一则公告显示,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
  深南中城际线路参考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董玉含)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一则公告显示,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项目,被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以168.1万元中标。意味着串联深圳、南沙与中山的跨珠江口线路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动深南中城际纳入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8月29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A)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招标预算175.7万元,重点研究线站位规划、系统制式及投融资方案,为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奠定基础。
 
  据了解,深南中城际计划西接中山翠亨新区南中珠城际,东联深圳机场片区深大城际,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轨道贯通。
 
  早在今年4月,深圳市发改委公布了《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意向公开》表示,目前,深大城际深圳段和南中珠城际中山段均已开工建设,并预留深南中城际接入的条件,但线路尚未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为加快推动深南中城际纳入规划,尽快稳定线路通道、线站位,确保与相关线路实现互联互通,亟需加快开展深南中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
 
  2024年底,《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中提到,谋划深南中城际,推进深南中城际规划研究,强化前海、南沙、翠亨、横琴等多点直达联系,实现珠江两岸东西贯通。
 
  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正在进行
 
  同城化发展,交通要先行,产业是关键。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日均8.6万辆的通行量,见证着湾区经济的新脉动。一桥飞架东西,深圳与中山从隔海相望变成左邻右里,在交通、产业和民生等多个领域两地合作都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深中两市建立以产业链协作和产业集群共建为核心产业合作机制,加快融入深圳“20+8”产业链供应链,“数字+”“设计+”“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建设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其中马鞍岛35平方公里、南朗片区19平方公里、民众片区12平方公里),在2024年完成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两市已共同开展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将研究明确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策设计、开发模式与利益平衡方案、启动区投融资方案等内容。依托“工改”腾挪空间,跨镇街规划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岐江新城智慧港等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加快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
 
  随着更多交通规划的推进,两市海陆空铁多维联动,多种交通方式成为两地紧密联系、要素流动的纽带。同时,产业协同发展布局逐渐形成,一体化步伐的加速,两个城市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生活将更加丰富便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深中“跨城轨道”来了!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有新进展

北青网

  深南中城际线路参考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董玉含)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一则公告显示,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项目,被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以168.1万元中标。意味着串联深圳、南沙与中山的跨珠江口线路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动深南中城际纳入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8月29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A)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招标预算175.7万元,重点研究线站位规划、系统制式及投融资方案,为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奠定基础。
 
  据了解,深南中城际计划西接中山翠亨新区南中珠城际,东联深圳机场片区深大城际,实现珠江口东西两岸轨道贯通。
 
  早在今年4月,深圳市发改委公布了《深南中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意向公开》表示,目前,深大城际深圳段和南中珠城际中山段均已开工建设,并预留深南中城际接入的条件,但线路尚未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为加快推动深南中城际纳入规划,尽快稳定线路通道、线站位,确保与相关线路实现互联互通,亟需加快开展深南中城际铁路的前期研究。
 
  2024年底,《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中提到,谋划深南中城际,推进深南中城际规划研究,强化前海、南沙、翠亨、横琴等多点直达联系,实现珠江两岸东西贯通。
 
  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正在进行
 
  同城化发展,交通要先行,产业是关键。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开通以来,日均8.6万辆的通行量,见证着湾区经济的新脉动。一桥飞架东西,深圳与中山从隔海相望变成左邻右里,在交通、产业和民生等多个领域两地合作都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深中两市建立以产业链协作和产业集群共建为核心产业合作机制,加快融入深圳“20+8”产业链供应链,“数字+”“设计+”“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建设总面积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其中马鞍岛35平方公里、南朗片区19平方公里、民众片区12平方公里),在2024年完成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两市已共同开展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编制,将研究明确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策设计、开发模式与利益平衡方案、启动区投融资方案等内容。依托“工改”腾挪空间,跨镇街规划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健康医药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岐江新城智慧港等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加快打造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
 
  随着更多交通规划的推进,两市海陆空铁多维联动,多种交通方式成为两地紧密联系、要素流动的纽带。同时,产业协同发展布局逐渐形成,一体化步伐的加速,两个城市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生活将更加丰富便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