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发布时间:2023-06-28 10:13:31 编辑:lanyingchun
本文摘要:根据《重庆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重庆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根据《重庆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重庆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与2020年相比,铁路货运量增加2300万吨左右、增长120%左右,铁路货运量占比力争提高至3%左右;水路货运量增长12%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铁水联运”量比例达到15%,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方案》主要明确了六项任务:
一是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通过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畅通综合交通主轴、畅通综合交通走廊,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建设水平,构建“4向3轴6廊”重庆综合立体交通网对外运输大通道,为建设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提高多式联运衔接水平。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加快推进江北国际机场和新机场建设,以及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港口、园区集疏运体系,推动新建或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及粮食储备库等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补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打通集疏运体系堵点断点。
三是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滚装运输。稳定开行“沪渝直达快线”、重庆至北部湾、越南、老挝等联运班列,发展跨境公路运输。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推进国家级、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鼓励货运企业转型发展,本地企业集团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加快开展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推进北斗系统在营运车船上的应用。
四是着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公转铁”、“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转移,拓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产品,优化“江海联运”组织模式。实施重点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中心城区重点推动以集装箱为主的“公转铁”、“铁水联运”,万州、长寿、江津、涪陵等地区重点推动大宗货物“铁水联运”,綦江、万盛地区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
五是加快技术装备升级。推广应用标准化运载单元,推动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集装箱循环共用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标准托盘等物流载具。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鼓励研发推广冷链等专用运输车船,加快江海直达船型、标准化船型研发应用。提高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与物流装备,在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的港区、场区短途运输等应用新能源重型卡车,加快推进港站枢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六是营造统一开放市场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地方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收费,建立健全灵活的铁路运价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收费,严格落实清理规范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地方法规制度和综合货物运输监测体系,加强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国际国内规则衔接。全面建立综合货物运输监测体系,科学评估运输服务运行动态。
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与2020年相比,铁路货运量增加2300万吨左右、增长120%左右,铁路货运量占比力争提高至3%左右;水路货运量增长12%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铁水联运”量比例达到15%,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方案》主要明确了六项任务:
一是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通过畅通综合运输大通道、畅通综合交通主轴、畅通综合交通走廊,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建设水平,构建“4向3轴6廊”重庆综合立体交通网对外运输大通道,为建设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通道网络、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提高多式联运衔接水平。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加快港口物流枢纽建设,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加快推进江北国际机场和新机场建设,以及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港口、园区集疏运体系,推动新建或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及粮食储备库等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补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打通集疏运体系堵点断点。
三是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滚装运输。稳定开行“沪渝直达快线”、重庆至北部湾、越南、老挝等联运班列,发展跨境公路运输。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推进国家级、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鼓励货运企业转型发展,本地企业集团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加快开展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应用。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推进北斗系统在营运车船上的应用。
四是着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公转铁”、“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转移,拓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产品,优化“江海联运”组织模式。实施重点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中心城区重点推动以集装箱为主的“公转铁”、“铁水联运”,万州、长寿、江津、涪陵等地区重点推动大宗货物“铁水联运”,綦江、万盛地区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
五是加快技术装备升级。推广应用标准化运载单元,推动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集装箱循环共用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标准托盘等物流载具。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鼓励研发推广冷链等专用运输车船,加快江海直达船型、标准化船型研发应用。提高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与物流装备,在运输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的港区、场区短途运输等应用新能源重型卡车,加快推进港站枢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六是营造统一开放市场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地方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收费,建立健全灵活的铁路运价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收费,严格落实清理规范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地方法规制度和综合货物运输监测体系,加强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国际国内规则衔接。全面建立综合货物运输监测体系,科学评估运输服务运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