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哈密铁路管理现代化
2005-02-25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一、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企业管理基础平台
1、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建成了以分局为中心,覆盖八个主要运输生产站段,28个沿线小站的网络布局。建成以分局生产指挥部门为中心覆盖运营全线的网络运输指挥系统,使整个分局各类信息资源得到快速和充分的应用。
2、构建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建成符合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管理、车务管理、机车运用管理、机车车辆检修作业流程控制、运输经营统计分析、全成本核算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实现对办公管理、运输指挥、生产组织、经营决策、物流管理、财务核算统计等管理过程的优化重组。
3、建立闭环管理平台。开发《分局闭环管理系统》,一是实现工作任务布置的上传下达、任务完成信息反馈的网络传输和工作完成情况的自动考核。二是对各项工作任务内容、完成进度进行查询。三是对各部门工作绩效情况进行跟踪。四是实现对各部门、单位工作计划的网上批复、下达。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管理流程
1、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借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的思想,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和重设,对关键作业时间、标准、工序进行计算机自动化卡控,确保了整个生产作业过程高效运转。
2、优化调度指挥流程。分局对行车调度人员工作内容、车流组织、调配、施工计划等流程进行改造、优化,制定了《行车组织流程手册》,有效地解决了结合部管理责任不清、组织不精细、点上运力不足、车流不均衡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差带来的各种弊端。
3、重置生产管理机构。将调度分析室、18点统计、统计室三个部门通过人员优化、职能划分、界定,整合成为运输经营分析室,定期对运输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评估和预测,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对运输生产经营的辅助决策。
4、强化技术改进。对TMIS、DM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为生产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持和信息数据。制定信息流转模型。通过完善数据信息的传递办法,对130多个关键信息的采集、录入、传递时机和流向做出明确规定,保证了生产指挥信息应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运用信息手段,强化安全管理可控度
1、自动监控作业过程。作业动态信息及时、准确录入计算机,克服以往安全信息数据收集难度大、不全面,分析不准等问题,并实现对关键安全信息的检索、统计、分析、预警和作业过程监控、自动化评价,提高了安全可控度。
2、实施信息分类管理。以日、周、月为期限,对安全信息数据根据问题、部门、违标类型、时间等要素分类、统计、汇总,形成安全运行分析报告,提高了安全分析效率和预测、预控功能。
3、细化关键问题控制。对安全管理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落实责任考核。通过量化对比问题点和问题发生比率用柱状图、排列图等予以显示,提高了问题整改的有效性。
四、运用网络功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1、管理任务布置反馈更趋简便。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各项管理行为和流程,使决策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功能就可进行各项生产、管理工作的布置,执行层、监督层也可通过系统提示签收、反馈任务,管理系统根据任务模板的数据,自动进行流程卡控和绩效统计,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传输,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考评。计算机管理对工作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准确,避免了“人情管理”对管理人员评价尺度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将每一项管理工作细分若干评价项点、制定相应标准和奖罚分值,由计算机对作业全过程跟踪记录、自动评分、排序、考核,提高了管理评价、考核的有效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3、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得到增强。传统管理模式中,工作的反馈时间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人为延缓了管理周期,有时甚至使管理行为失去了效应,管理系统的定时复命功能,对及时、有效地落实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产生了监控、督导作用。
4、管理目标与计划的一致性得到增强。管理层根据单位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或企业目标需要,对目标进行进一步地分解、细化,并下达给执行层,保证了管理的延续性,同时通过过程监控,纠正偏差,达到管理目标与计划的吻合。
5、管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剔除了管理无效成分,避免了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无序管理给企业整体管理带来的资源浪费。
6、规范了管理秩序。企业重点工作的要求、措施、步骤和目标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横向管理向纵向管理的移动。信息化管理使现场信息到管理决策层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决策层对现场情况的全面准确把握,使决策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增强,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五、运用信息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1、精干了机构编制。通过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的优化,整编、精简了重复、交叉的岗位。管理工作机控化和作业自动化减少了管理、作业人员。
2、提升了工作效益。通过实行运输精益生产制,运用计算机卡控关键环节,解决了人力、时间、资源、成本浪费,扩大了生产内涵、提高了经营效益。 3、规范了基础管理。运用计算机运输清算收入和运输大项支出统计分析模型,提高了分局运输成本的可控度,促进了了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 上一篇:专家观点:中国铁路负重下的超越
- 下一篇:青藏铁路对西藏货运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文章
- 信息化助推哈密铁路管理现代化200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