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建设部副部长黄卫谈地铁工程风险管理

2005-06-23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作者:admin
地铁建设是当前我国建设事业的一个热点,如何加强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地铁施工风险,是广受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6月18日-19日,"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提出要把工程风险管理作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部分,重视潜在技术风险,建立新机制,确保地铁工程的建设安全。

  黄卫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明确批示,要加强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地铁,大概有1500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在建的地铁超过400公里。这样的建设规模,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和欧美国家的地铁建设相比较,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在修地铁时,城市的人口更多,地面高层建筑更多,加之设计、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黄卫提出,要把地铁建设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地铁与地下工程的技术风险管理。他强调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卫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风险多是外部风险,基本上是自然风险,如风灾、洪灾、地震等。但是现代社会里更多的是人造风险,比如大的建设项目,建水库、修大坝、地铁工程等等,这些人造风险和传统的社会风险相比,往往具有更快更强的扩散力和更大的灾难性。加强风险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过去在危机爆发之后再进行处理相比较,现在应该更加重视事前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政府如何运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和好的预控技术。首先,是树立风险的意识,明白我们在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每个环节上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避免风险;其次,建立对风险全过程进行监控的机制,风险的前期要进行预防,整个过程要进行管理;再次,实现风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工程建设和风险的规避,一是依靠科学,二是发扬民主,一定要尊重科学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再有,就是要高度重视反馈环节,建立灵敏迅速的反馈机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决策进行调整。已经制定了国家一级的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配合部门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起处理危机的应急机制。

  二、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潜在的技术风险不容忽视。黄卫说,我国的建设成就是很大的,工程建设普遍来说是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国外的朋友有体会,中国的工程建设速度,不去进行实际考察,是无法真切感受到的。我们现在地铁的造价每公里4亿人民币,比国外低得多。但是,工程建设速度快,就隐含着风险。速度快了,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方面,就可能会有麻烦。一些重大工程,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损失巨大,工期耽误的时间长,潜在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地铁建设项目的特点,就是规模大、投资高、周期长、技术复杂,对质量的要求高,涉及复杂的地下水文地质环境。建设中的技术方案、机械设备以及周边的环境都非常复杂。这些潜在的技术风险,一定要提前调查清楚。在这方面,国际国内的教训很多,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雄、新加坡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地铁工程事故。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审查制度,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切实加强技术风险的控制。黄卫强调,建立风险管理的制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地铁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欧美国家十分广泛,有些国家已经编制出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规范。这个工作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特别是近两年多对新建的地铁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的工作,对既有地铁的安全评价工作也正在开展,上海、北京的一些在建地铁项目,风险评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建设部委托土木工程学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就地铁与地下工程的技术风险控制进行研究,编制《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指南》,今后还要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动地铁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了保证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已经建立了一套审查制度,各个单位要严格的执行。第一是对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实施审查,第二是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的审查,第三是新技术的专家审定制度。除了这些制度以外,还要引入保险的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手段,责任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很高的,有的国家占到了30%--45%,在全世界保险市场上也要占到10%的份额。我国的工程保险市场,还需要培育和规范,建设部多次召开了调查研讨会议,推行保险制度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建设部正在研究,准备与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来全面启动工程质量保险的工作。原则上有两类工程应该办理工程质量保险,一个是风险较大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如商场、体育馆、剧院、学校、地铁等,第二是各类商品住宅的工程。

  四、切实加强地铁施工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建设安全。黄卫谈到,2003年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地铁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提出了具体意见。各地特别是有地铁建设项目的城市,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地铁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拟建的地铁,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科学合理的选择轨道交通的模式,确定合理的路线,进行项目安全的评估。设计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建设部和有关部委将会加强对地铁线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指导与监督。今后对大型地铁工程的审查,要相应的加强力度,地铁项目的施工图必须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来进行初步设计,对一些涉及安全问题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审查和备案,施工图设计文件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审查。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3-07
出刊日期:2023-07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确保地铁建设安全--建设部副部长黄卫谈地铁工程风险管理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地铁建设是当前我国建设事业的一个热点,如何加强地铁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地铁施工风险,是广受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6月18日-19日,"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提出要把工程风险管理作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部分,重视潜在技术风险,建立新机制,确保地铁工程的建设安全。

  黄卫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明确批示,要加强地铁的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地铁,大概有1500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在建的地铁超过400公里。这样的建设规模,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和欧美国家的地铁建设相比较,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在修地铁时,城市的人口更多,地面高层建筑更多,加之设计、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黄卫提出,要把地铁建设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地铁与地下工程的技术风险管理。他强调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工程风险管理,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卫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风险多是外部风险,基本上是自然风险,如风灾、洪灾、地震等。但是现代社会里更多的是人造风险,比如大的建设项目,建水库、修大坝、地铁工程等等,这些人造风险和传统的社会风险相比,往往具有更快更强的扩散力和更大的灾难性。加强风险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和过去在危机爆发之后再进行处理相比较,现在应该更加重视事前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政府如何运用风险控制的机制和好的预控技术。首先,是树立风险的意识,明白我们在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很多的风险,每个环节上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避免风险;其次,建立对风险全过程进行监控的机制,风险的前期要进行预防,整个过程要进行管理;再次,实现风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工程建设和风险的规避,一是依靠科学,二是发扬民主,一定要尊重科学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再有,就是要高度重视反馈环节,建立灵敏迅速的反馈机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决策进行调整。已经制定了国家一级的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配合部门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起处理危机的应急机制。

  二、在重大工程建设中,潜在的技术风险不容忽视。黄卫说,我国的建设成就是很大的,工程建设普遍来说是质量好、速度快、成本低。国外的朋友有体会,中国的工程建设速度,不去进行实际考察,是无法真切感受到的。我们现在地铁的造价每公里4亿人民币,比国外低得多。但是,工程建设速度快,就隐含着风险。速度快了,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方面,就可能会有麻烦。一些重大工程,一旦出事就是大事,损失巨大,工期耽误的时间长,潜在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地铁建设项目的特点,就是规模大、投资高、周期长、技术复杂,对质量的要求高,涉及复杂的地下水文地质环境。建设中的技术方案、机械设备以及周边的环境都非常复杂。这些潜在的技术风险,一定要提前调查清楚。在这方面,国际国内的教训很多,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雄、新加坡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地铁工程事故。

  三、严格执行现行的审查制度,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切实加强技术风险的控制。黄卫强调,建立风险管理的制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地铁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欧美国家十分广泛,有些国家已经编制出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规范。这个工作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特别是近两年多对新建的地铁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的工作,对既有地铁的安全评价工作也正在开展,上海、北京的一些在建地铁项目,风险评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建设部委托土木工程学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就地铁与地下工程的技术风险控制进行研究,编制《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指南》,今后还要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动地铁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了保证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已经建立了一套审查制度,各个单位要严格的执行。第一是对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实施审查,第二是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的审查,第三是新技术的专家审定制度。除了这些制度以外,还要引入保险的机制,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手段,责任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很高的,有的国家占到了30%--45%,在全世界保险市场上也要占到10%的份额。我国的工程保险市场,还需要培育和规范,建设部多次召开了调查研讨会议,推行保险制度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建设部正在研究,准备与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来全面启动工程质量保险的工作。原则上有两类工程应该办理工程质量保险,一个是风险较大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如商场、体育馆、剧院、学校、地铁等,第二是各类商品住宅的工程。

  四、切实加强地铁施工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建设安全。黄卫谈到,2003年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地铁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提出了具体意见。各地特别是有地铁建设项目的城市,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地铁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拟建的地铁,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科学合理的选择轨道交通的模式,确定合理的路线,进行项目安全的评估。设计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建设部和有关部委将会加强对地铁线项目初步设计审查的指导与监督。今后对大型地铁工程的审查,要相应的加强力度,地铁项目的施工图必须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来进行初步设计,对一些涉及安全问题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审查和备案,施工图设计文件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