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产严重滞后

2005-07-25 来源:产经网-中国工业报 作者:admin

    据建设部的消息,目前,中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初步统计近期规划建设55 条线路,约1500公里,总投资达到5000亿元。而目前在建线路总长则超过340公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重庆、长春、大连等10个城市已建成轨道交通420公里。

  建设部官员表示,当前中国地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3~4年就要建成一条20公
里的线路。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压力日趋加大,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矛盾非常突出。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车辆生产能力滞后于轨道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规划交通存在一种论调,就是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太挤了,需要加快建设新的线路。当前运营线路之所以拥挤,是缺少足够的运营车辆致使行车间隔时间过大造成的,解决轨道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是增加车辆,缩短最小行车间隔。世界上地铁运营先进的城市行车间隔均在2分钟以内,如莫斯科地铁最小行车间隔仅为90秒,中国香港地铁也达到95秒。我国往往由于新线初建,预订的车辆不能按时到位或者处在调试阶段,行车间隔均在10分钟以上,如上海5 号线(莘闵线)2003年11月建成试运营间隔时间高达20分钟。北京地铁经多年的运营,目前1号、2号线行车间隔已达到3分钟,新建成的城铁13号线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已从建成时的10分钟缩短到5分钟。

  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缩短试运营到正式运营阶段的时间,使行车间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这其中,关键是运行车辆能否按时到位的问题。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车辆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已跟不上建设速度。例如在未来10年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700公里,需要配属各种不同制式的车辆超过7000辆,而国内以长春客车厂、南京浦镇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厂为代表的10余家车辆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不超过2700辆。这些厂家目前均担负着大量在建线路轨道车辆制造任务,订单大多已签到几年以后,生产能力均较为紧张。

  从生产车辆型号看,除了长春客车厂等几个大厂外,多数企业产品较为单一,有的仅能生产A型车,有的仅能生产B型车或C型车,因此生产能力还要打折扣。从地铁运营公司角度看,一些有运营经验的城市如北京,新线可以先用老线旧车临时顶一顶;而一些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地铁公司只能望路兴叹了。

  轨道交通设备亟待国产化

  1998年,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国产化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程度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距70%的国产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车辆、信号控制、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方面更为突出,也出现了个别项目采用打捆招标、设备租赁以及人为变更计算方法虚假达到国产化率现象。因此,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化、降低造价、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专家建议,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进程中,要发挥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作用,结合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实际状况,围绕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市场准入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主线、以产业化为目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基本思路、产业布局、竞争机制、配套政策的系统研究。强化国家在国产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市场准入的标准、法规以及技术发展方向、需求和鼓励措施,积极有序地引导国产化的实施。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产严重滞后

产经网-中国工业报

    据建设部的消息,目前,中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初步统计近期规划建设55 条线路,约1500公里,总投资达到5000亿元。而目前在建线路总长则超过340公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重庆、长春、大连等10个城市已建成轨道交通420公里。

  建设部官员表示,当前中国地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3~4年就要建成一条20公
里的线路。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交通压力日趋加大,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矛盾非常突出。发展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车辆生产能力滞后于轨道建设

  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规划交通存在一种论调,就是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太挤了,需要加快建设新的线路。当前运营线路之所以拥挤,是缺少足够的运营车辆致使行车间隔时间过大造成的,解决轨道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是增加车辆,缩短最小行车间隔。世界上地铁运营先进的城市行车间隔均在2分钟以内,如莫斯科地铁最小行车间隔仅为90秒,中国香港地铁也达到95秒。我国往往由于新线初建,预订的车辆不能按时到位或者处在调试阶段,行车间隔均在10分钟以上,如上海5 号线(莘闵线)2003年11月建成试运营间隔时间高达20分钟。北京地铁经多年的运营,目前1号、2号线行车间隔已达到3分钟,新建成的城铁13号线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已从建成时的10分钟缩短到5分钟。

  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缩短试运营到正式运营阶段的时间,使行车间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这其中,关键是运行车辆能否按时到位的问题。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车辆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已跟不上建设速度。例如在未来10年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总里程超过1700公里,需要配属各种不同制式的车辆超过7000辆,而国内以长春客车厂、南京浦镇车辆厂、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厂为代表的10余家车辆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不超过2700辆。这些厂家目前均担负着大量在建线路轨道车辆制造任务,订单大多已签到几年以后,生产能力均较为紧张。

  从生产车辆型号看,除了长春客车厂等几个大厂外,多数企业产品较为单一,有的仅能生产A型车,有的仅能生产B型车或C型车,因此生产能力还要打折扣。从地铁运营公司角度看,一些有运营经验的城市如北京,新线可以先用老线旧车临时顶一顶;而一些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地铁公司只能望路兴叹了。

  轨道交通设备亟待国产化

  1998年,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国产化标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程度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距70%的国产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车辆、信号控制、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方面更为突出,也出现了个别项目采用打捆招标、设备租赁以及人为变更计算方法虚假达到国产化率现象。因此,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化、降低造价、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专家建议,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进程中,要发挥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作用,结合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实际状况,围绕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市场准入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主线、以产业化为目标,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基本思路、产业布局、竞争机制、配套政策的系统研究。强化国家在国产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市场准入的标准、法规以及技术发展方向、需求和鼓励措施,积极有序地引导国产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