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大提速:中国铁路质的飞跃
2005-12-19 来源:铁道部 作者:admin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日益加大。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指出,电力、煤炭、石油、水资源和运输能力的紧张状况会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经济全局的稳定。温家宝总理在谈到2004年经济增长预期值为什么确定为7%左右时说,目前经济运行的某些方面已经绷得很紧,电力、煤炭、铁路运输等出现了明显制约,要努力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铁道部领导深知,尽快解决铁路运能紧张状况,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力支持,迫在眉睫。
中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适时而出。2004年4月18日,百年中国铁路史上重要的一天。此次大手笔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客货列车运行速度,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7700公里,时速20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960公里。
一个国家运输能力能够体现国力,速度提高是国力增强的表现。1997年至2001年,中国铁路实施了四次大面积提速。然而经过第四次大提速后,时速达160公里的线路仅有1104公里,时速达140公里的线路有9779公里。第五次大提速,是铁路发展一次质的飞跃。
与前四次大提速有所不同的是,第五次大提速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革新,取得了从运输指挥到开行方案、乘务方式、修程修制、劳动组织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些重大革新和突破,其难度在中国铁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五次大提速,旅客列车再上新台阶,全国主要地区及主要城市间旅客运输能力大幅增加,旅行时间压缩,新增开19对Z字头一站直达特快列车,采用追踪连发方式,发车间隔时间仅7分钟。据统计,当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10亿人,达11.18亿人,创15年来历史新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提速后两天即对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作出重要批示:全国铁路顺利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在扩充运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上又一次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运力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铁路部门要密切跟踪分析提速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管理,及时改进工作,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第五次大提速,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作出重大调整,六大干线客运机车长交路、单司机值乘等十多个创新亮点,将对铁路运输组织、劳动组织和修程修制等方面产生长远影响。
“十五”期间,中国铁路成功实施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既有线大面积提速,提速线路总里程达1.65万公里。
- 上一篇:铁路运输将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下一篇: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成立
相关文章
- 武汉市江汉路段地铁年内开工2007-03-19
- 成都地铁二号线即将开工2007-03-12
- 杭州滨江3月底地铁滨江站开建2007-03-05
- 北方国际签1.5亿美元出口大单2007-02-13
- 北京地铁5号线9月底开通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