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区域经济 > 内容

老中东铁路宾馆见证百年变迁

2007-04-29 来源:人民铁道报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当你走出哈尔滨站,步入红军街,在不远处就能见到名为“龙门大厦贵宾楼”的建筑。从外观看,它似乎并不起眼,可当你走进去以后,就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宾馆的不同寻常之处:作为哈尔滨最
当你走出哈尔滨站,步入红军街,在不远处就能见到名为“龙门大厦贵宾楼”的建筑。从外观看,它似乎并不起眼,可当你走进去以后,就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宾馆的不同寻常之处:作为哈尔滨最早的一家豪华宾馆,它像一首无声的乐章演绎着建筑的历史,虽历经百年沧桑,但至今风韵犹存,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在人文历史方面都积淀了丰富的内涵,从中可见证哈尔滨的沉浮变迁。
    这幢俄式建筑,老哈尔滨人都称其为“戈比旦”乐园,而它的建设却首先与铁路结缘,发端于中东铁路的修建。1898年,沙俄势力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在中国东北地区更加扩张。1901年,中东铁路东线和西线相继通车,作为这条铁路枢纽,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也被提上议程。同年6月27日,中东铁路工程局责成第九工程段段长希尔科夫组织哈尔滨的城市建设,这家宾馆与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等四个大型工程项目全面开工,被称为“中东铁路宾馆”。
    宾馆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由上下两层组成,使用面积为3700平方米,二层设有客房33间,会议室1间,浴室等其他用房8间;一层设有客房20间,餐厅1间,台球室1间,办公室3间,更衣室、浴室等其他用房12间,另设有花房2处;地下室设仆人宿舍1间,酒窖、食品库等其他用房5间。
    1903年2月,中东铁路宾馆落成,是当年车站街(今红军街)上第一座二层建筑,当年7月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室直辖。此后,宾馆虽然保留着食宿功能,但主要用途多次易换,反映了时事的变迁:中东铁路宾馆———俄军野战医院———俄军军官俱乐部———“戈比旦”乐园———中东铁路理事会办公地点及指挥部———中东铁路最高权力机关、哈尔滨市行政决策中心———哈尔滨大和旅馆———东北铁路总局———中长铁路苏联专家楼———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苏联军事顾问团专用宿舍———哈军工招待所———哈尔滨铁路局医院———哈尔滨铁路局招待所———龙门大厦贵宾楼。
    1926年5月31日,宾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修扩建。门面被重新改造,像是沙皇行宫“冬季花园”的仿制品。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这里不仅是中东铁路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且也是哈尔滨市的行政决策中心。1935年3月23日,伪满洲国与苏联就出售中东铁路问题达成协议,苏联以1.4亿日元将中东铁路及一段支线卖给伪满洲国(实际是日本),中东铁路理事会宣布解散。
    1936年6月,宾馆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大修改造,建筑面积达到7198平方米。1937年2月1日,宾馆改名为“哈尔滨大和旅馆”,与大连大和旅馆(现大连宾馆)、沈阳大和旅馆(现辽宁宾馆)、长春大和旅馆(现春谊宾馆)连锁经营,统一归满铁株式会社运输部旅馆课管辖。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该建筑回到人民手中。当年7月,东北铁路总局在此成立,兼任东北铁路总局局长的陈云同志和副局长吕正操同志都曾在这里办公,接收东北铁路的干部大部分也住在这里。
    1950年5月1日,中苏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开始工作,至1952年中长铁路移交中国,该建筑划归哈军工。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后,这里成为哈军工招待所。1968年,哈尔滨铁路局将其收回,初期作为医院,后改为铁路局招待所。1986年,该建筑成为哈尔滨市政府首批认定的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9月18日,哈尔滨铁路局对这座建筑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大修,在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及中、俄、日习俗的基础上,完善了包括中央空调、微机网络、消防报警系统在内的具有中西特色的全套现代化服务设施,作为龙门大厦贵宾楼,1997年10月20日全面向社会开放。
    这座宾馆需要特别提及的有两处:一是宾馆内的老式木制冰箱,原为冰和盐制冷,“大和旅馆”时期与地下室冷库连接制冷,1996年改为电动压缩机制冷,现为全国少有的仍在使用的木制冰箱。二是宾馆的215客房,过去是该建筑中最豪华的贵宾客房。1918年后,张学良任司令的巡阅使卫队混成旅到哈尔滨分段驻防,这期间,张学良曾在此小住。溥杰夫妇也曾在此下榻。
    从中东铁路宾馆到龙门大厦贵宾楼,百年岁月告诉人们,历史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昔日达官显贵的乐园,今天已成为百姓的温馨驿站。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