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利用外资 促进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
2009-02-03 来源:《世界轨道交通》 作者:黄大光 浏览次数: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作为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标志的中国铁路利用外资事业走过的第三十个年头。铁路利用外资的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使利用外资事业在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中国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回顾
铁路利用外资工作的发展历程。铁路利用外资工作,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产生、发展和不断壮大的。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起步发展时期、深化发展时期和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12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截止到2008年,铁路累计利用国外贷款约113.09亿美元(协议额)。其中,日本协力基金贷款约27.18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约28.95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约27.80亿美元,其他外国政府贷款约29.16亿美元。
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多年来,在利用国外贷款规模上,总体呈现稳中有进、协调发展的格局。2003年以来,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逐步展开,利用外资规模有了突破性进展,实现新增国外贷款49.5亿美元,是前五年(13亿美元)的3.8倍,同时争取到国外赠款580万美元用于技术援助项目,是铁路历史上同期利用国外贷款最多、赠款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二是融资方式不断创新。随着国外贷款款源结构的多元化趋势,在贷款渠道、种类及赠款三个方面不断尝试了方式创新。三是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机构的政策,把“长期限、低利率、低成本”作为融资目标,努力争取最优惠的贷款条件,不断改善债务结构,多年来始终以低于国内商业银行同期贷款2个百分点以上利率利用国外资金,仅此一项,平均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12亿元人民币。四是外资投向不断优化。坚持把重点项目需求作为优先投向。在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提出“四电”系统集成新思路后,及时调整外资工作布局,使外资在满足系统集成要求的基础上得到了有效利用。
利用外资在铁路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了铁路外汇来源,促进了铁路的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利用外资累计采购钢材161万吨、轨料132万吨、木材156万立方米、水泥503万吨,使用外资约16亿美元,占同期贷款总额的27.6%。据统计,“六五”至“九五”期间,以兖石线、京秦线为标志开始利用外资之后的23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外资在项目内的投资占总投资比例为8.2%。
二是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促进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不同时期铁路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安排购置了电气化设备、机车车辆、大型养路机械、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施工机械、勘察设计装备及加工设备、安全设备等,这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对提高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三是引进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注重贷款与知识合作的有机结合,使利用外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在宝兰复线建设中引入与国际接轨的环境评价制度,在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推广使用,这一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好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引入的竞争性招标采购制度,对规范设备采购起到了示范作用,已经被广泛采用。通过国际适用的菲迪克(FIDIC)条款合同管理模式,在控制投资、规范管理等方面也发挥了良好作用。借助国外技术援助项目,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组织安排了40多个课题的软件研究项目,涉及运输运营、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集装箱运输、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内容。
四是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熟悉国际规则、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和广度的拓展,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与中国铁路建设实际的结合,催生了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规范。在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人才,带动了铁路企业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专门人才迅速成长,成为推动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
五是作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提高了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通过30年来与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经济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多年来,铁路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的良好实施效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较高评价,维护和增强了中国铁路对外的信誉。通过组织铁路装备现代化展览和参加各类国际研讨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向世界宣传了中国铁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成就,扩大了中国铁路的对外影响。
利用外资工作的宝贵启示
对外开放,促进了改革,促进了发展,也促进了铁路利用外资事业的新局面。回眸30年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得以诞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得以深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得以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外资,不仅仅给中国铁路带来了资金,引进了设备,传递了经验,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启示一:解放思想,是推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根本。引进外资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中国政治上处于拨乱反正阶段,经济上处于调整阶段,国内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很差,对于是否使用外资面临着很多争议,引进外资的决策是有很大风险的,应该说它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借债本身,而是对启动改革开放的航船、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具有风向标的重要意义。铁路利用外资同样经历了贷款项目从无到有、金额从小到大、贷款渠道由少到多的过程;思想认识也由外资就是现金、拿来就用,外资程序复杂、不愿使用甚至发生一些抵触情绪,转变到按照国外贷款机构严格的程序组织实施。从1979年开始第一批使用日本协力基金贷款、1984年开始第一批使用世界银行贷款、1994年开始第一批使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为标志,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在不断解放思想过程中,开辟了新渠道,扩大了新规模,走上了新台阶。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启示二: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合理、高效地利用外资,必须更加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不断加深对新形势下利用外资工作的再理解、再认识,努力实现“五个统一”:即在发展定位上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利用外资与铁路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在发展思路上更加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体现注重数量与更加注重质量的有机统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引进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现资金引进与智力引进的有机统一;在发展投向上更加注重铁路重点建设项目和引进关键设备,体现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发展途径上更加注重款源多元趋势,体现借贷双方合作共赢的有机统一。
启示三:领导重视,科学指导,是推进铁路利用外资工作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初期,铁路外资工作分别由铁道部有关局、办负责具体管理。1987年3月,成立了铁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专门管理机构,在铁道部的领导下,对铁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工作实行归口管理。30年来,铁道部历届领导十分关心重视利用外资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部领导就提出了“管好外资,用好外资,加快技术引进工作,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指示,并予以支持和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一届部领导高度重视利用外资工作,刘志军部长亲笔题词“以史为镜,开创未来”,多次听取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对当前和今后利用外资指出明确的工作方向,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分管副部长陆东福同志提出了利用外资工作的“三个纳入”:即纳入铁路引进先进技术体系、纳入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纳入概算控制体系,给予外资工作极大的重视和具体指导。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科学指导,使利用外资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也使得2003年以来的5年实现新增外资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
启示四:协调发展,适度规模,是促进铁路外资工作开展的基础。做好铁路外资工作,不仅要注意协调好数量与投向的关系,协调好规模与质量关系,也要注重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关系,取得各界最大限度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多年来,中国铁路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机构建立了良好和谐的经济合作关系。同时,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地方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贷款规模也由“六五”的12.43亿美元、“七五”的9.23亿美元、“八五”的22.64亿美元、“九五”的13.11亿美元、“十五”前期的6.18亿美元到2003年以来的49.5亿美元,呈现了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启示五: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是做好铁路外资工作的保证。主动适应是前提,主动服务是根本,没有适应就无法服务,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作为支撑更谈不上主动服务。通过项目管理、项目角色转换和一系列管理措施,努力造就和培养了一支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管理人才队伍,并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只能接受外资选择到现在可以选择外资的转变,由过去被动接受国外贷款条件到现在可以共同商谈部分贷款条件的转变,由过去单一引进外资到现在可以走出去以多种方式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转变,显示了铁路利用外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外资管理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资本项目管理,注重防范外债风险,逐渐完善了项目的“借、用、还”机制,保证了国外贷款的有效利用。随着利用外资经验的不断积累,坚持技术援助与贷款项目的紧密结合,更加关注项目的示范性和推广性,关注项目引发的后续经济和社会效应。在贷款模式方面,积极开展了国外资本直接投资的创新性探索。
展望未来 利用外资工作大有作为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铁路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党的十七大之后,和谐铁路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国务院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由原定的10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确定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铁路发展面临的考验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和谐铁路建设一分子的铁路外资事业,同样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和新的空前挑战。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更加积极、合理、高效地使用外资,使利用外资工作在和谐铁路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扩大利用外资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还将继续利用国外贷款。从外部环境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显著提升,近年来国际金融组织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即中国从受援国变成了国际金融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国际金融组织更加注重与中国的发展战略配合。预计在未来15年内,中国仍然符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一些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规定:即只给中等收入及以下的国家(年人均收入低于5185美元)提供利率相对优惠和还款期限较长贷款。从内部环境看,中国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在减少贫困、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国外优惠贷款的特点,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需要。不仅如此,中国政府仍然希望把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促进中国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有利因素,为铁路最大限度继续争取利用国外贷款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是和谐铁路建设对发展资金的大量需求,需要继续不断扩大外资规模。“十一五”期间,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全面展开,铁路建设总投资也将不断扩大。近年来,在运输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增支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铁路建设面临资金成本、征地拆迁费用和生产资料价格变化的压力以及技术装备现代化资金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实现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低成本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而扩大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正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是铁路利用外资尚有良好的开发和可利用空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铁路已经没有外资禁止的领域。目前,铁路建设发展的巨大市场前景,已经引起国际金融组织和许多外国政府的空前关注,对国际金融资本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国际资本也希望通过贷款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中国铁路的联系,分享中国铁路成长发展的利益。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拖累了全球经济走向严重低迷,这种经济失衡还将继续发展。另外,中国铁路与国际金融组织及国外贷款机构有着30年的合作基础,彼此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利用国外贷款的丰富经验和良好业绩,使中国铁路完全有可能继续积极争取国外贷款,进而实现为铁路建设服务的目的。
扩大利用外资面临着新的空前挑战。一是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对中国贷款的重点领域逐步向公共事业、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向调整;贷款规模有缩小趋势;贷款条件也将趋于硬化,优惠程度不断下降的走向将会继续。中国政府对外债呈引导投向、控制规模的态势。国内建设对国外贷款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些趋向,预示铁路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难度将不断加大。
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总体思路,新型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不同形式的合资建路模式已被广泛采用,合资铁路的主体作用日益显现,并已经成为主要铁路干线项目的投资建设方式。由于合资铁路在产权管理、行业管理、经营管理、建设管理等合资管理模式上与传统铁路企业的差异性,也增大了外资管理的难度。
三是相关法规仍不够健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利用外资工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与大规模铁路建设对资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形式还比较单一,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贷款与知识合作的结合仍需不断深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铁路利用外资工作的发展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围绕和谐铁路建设这条主线,在稳定原有外资贷款渠道、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积极拓展融资领域,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加强知识合作,降低融资成本,管好用好外资,着力提高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机构的智力资源,提高知识合作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国铁路发展实际需要,更大规模地争取国外赠款,选准选好合作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援助活动,学习各领域国际专家的知识及有关国家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注重知识合作成果的有效性和转化工作,加强对项目成功经验与合作成果的及时推广,增强示范效应,为铁路企业提供更多与国际金融组织知识合作的共享机会。更好地发挥国际金融权威机构的作用,扩大宣传方式,促进和谐发展。
二是在稳步扩大规模同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贷款的质量效益。“十一五”期间,实现并力争突破新增国外贷款50亿美元、新增赠款500万美元的目标。注重规模,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切实把管理创新、合作创新和机制创新放在十分重要位置,把自身发展与利用国外贷款紧密结合,把质量意识转变为自觉的工作行为。加强项目监管,建立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科学制定项目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和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质量效益最优化。同时,也要逐步提高利用国外贷款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在引进国外资本直接投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外资本直接投资,自90年初期开始已经超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模,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首要方式。但由于中国铁路有别于其他国家铁路的特殊性所在,因此在引资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铁道部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