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72小时艰苦鏖战 抢通西南大动脉

2011-07-08 来源:中华铁道网 作者:蒋方槐
本文摘要:2011年6月20日傍晚7点,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满载抢险将士的东风9436号火车缓缓驶进了峨眉火车站。此时,铁路沿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向抢险将士学习,向抢险将士致敬!”早

2011年6月20日傍晚7点,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满载抢险将士的东风9436号火车缓缓驶进了峨眉火车站。此时,铁路沿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向抢险将士学习,向抢险将士致敬!”早已等待在火车站的群众为将士们送上鲜花和矿泉水。这是峨眉站欢迎此次参与成昆线抢险将士的一个小小欢迎礼,至此,成昆线已恢复通车6个小时。

    2011年6月16日,成昆铁路遭遇大暴雨,江河涛涛,洪水肆虐,山体溜坍、泥石上道、钢轨空悬,17处水害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风雨40余年的西南大动脉成昆铁路被迫中断行车,16趟旅客列车被及时拦停,约5000名旅客滞留崇山峻岭间……其中,白果至白石岩段路基被冲开了一个大口,使得轨排悬空了200多米,成为了抢险成昆线最难的一个断点。

    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去!17日,驻眉山中铁五局乐山指挥部第五项目部在接到通知之后,迅速召开临时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并挑选了两个工班的工作人员时刻准备开赴前线。

    17日凌晨2时30分,第一批工作人员整装待发登上了开往白石岩的列车。随后,先后有456名工作人员、8台(套)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量抢险物资,赶赴210公里外的险情地点参与现场抢险。

    据参与抢险任务的工作人员介绍,因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坐的列车车厢是俗称“闷罐车”的篷车,没有座椅、没有抗震、减震设施、没有隔音设备,条件非常艰苦,但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叫苦。在长达8个多小时的车程以后,列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家在简单的休整,随即全员开赴前线。

    走进抢险现场,铁路边坡泥水纵横沟渠满溢,树木风雨飘摇倒树成片,下有湍急的大渡河,左是滑坡的山体,抢险地段环境十分复杂。面对整个抢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中铁五局的将士们发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70多小时,就断断续续休息了6个多小时吧。”一名段姓工人说,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里,五局将士们的工作主要是依靠就近采来的石块,用铁丝网等固定起来抛洒到毁坏的路基里,进行路基的重铸。

    驻眉中铁五局乐山指挥部第五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友金是带队领导之一。由于工作原因,他与自己的爱人常年分隔两地。6月份,妻子前来眉山看望丈夫,但李友金在6月17日接到指挥部抢险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领抢险队前往白石岩。

    风雨交加,河水汹涌。在抢险过程中,李友金一直顶着大雨在一线指挥调度,从固定铁丝网到抛洒石料,从机械调度到工人的安全,李友金事事亲力亲为。在整个抢险过程中,他如风雨中的松柏,岿然不动地坚持在一线,为整个抢险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大作用。工人们都打趣地送给他“抢险最牛钉子”的称号。

    在抢险队伍里,还有一位特别的员工叫刘阳。他是家里的独子,临行前没有告诉父母此行的情况。在参加抢险的第一个晚上,父亲得知儿子真实情况后,发来短信告诉了他一个秘密。原来,刘阳的爷爷正是当年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白果至白石岩段的一名员工。祖孙二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相同的地点,一个为了国家铁路网的建设鞠躬尽瘁,一个为了保障铁路的通车默默付出,祖孙二人所谱写的赞歌交织在一起,回荡在了白石岩朗朗上空,成为了一段美谈。

    “当时看了父亲发来的短信,感觉很有缘分一样。我和爷爷在不同的时间,却工作在同一条路上,当我听说爷爷也在这里工作过的时候,瞬间感觉更有力量了。”刘阳说道。

    天下着大雨,工人们住的是路边废弃的牛棚,没有家里可口的饭菜,只有高耸的白石岩和湍急的大渡河,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可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0日早上5点,经过三天四夜的不间断抢险,在经过反复测试之后,白石岩路段路基顺利实现合拢,驻眉中铁五局员工艰苦鏖战72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6月27日,中铁五局发文对成绵乐乐山指挥部、参与抢险的单位及人员予以通报表扬。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四川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崇禧等领导对驻眉中铁五局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成都铁路局亦向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发去了感谢信,对中铁五局听从铁道部和成都铁路局统一指挥,不怕困难,连续奋战,高水平、高效率完成各项抢险任务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72小时艰苦鏖战 抢通西南大动脉

中华铁道网

2011年6月20日傍晚7点,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满载抢险将士的东风9436号火车缓缓驶进了峨眉火车站。此时,铁路沿线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向抢险将士学习,向抢险将士致敬!”早已等待在火车站的群众为将士们送上鲜花和矿泉水。这是峨眉站欢迎此次参与成昆线抢险将士的一个小小欢迎礼,至此,成昆线已恢复通车6个小时。

    2011年6月16日,成昆铁路遭遇大暴雨,江河涛涛,洪水肆虐,山体溜坍、泥石上道、钢轨空悬,17处水害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风雨40余年的西南大动脉成昆铁路被迫中断行车,16趟旅客列车被及时拦停,约5000名旅客滞留崇山峻岭间……其中,白果至白石岩段路基被冲开了一个大口,使得轨排悬空了200多米,成为了抢险成昆线最难的一个断点。

    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去!17日,驻眉山中铁五局乐山指挥部第五项目部在接到通知之后,迅速召开临时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并挑选了两个工班的工作人员时刻准备开赴前线。

    17日凌晨2时30分,第一批工作人员整装待发登上了开往白石岩的列车。随后,先后有456名工作人员、8台(套)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量抢险物资,赶赴210公里外的险情地点参与现场抢险。

    据参与抢险任务的工作人员介绍,因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坐的列车车厢是俗称“闷罐车”的篷车,没有座椅、没有抗震、减震设施、没有隔音设备,条件非常艰苦,但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叫苦。在长达8个多小时的车程以后,列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家在简单的休整,随即全员开赴前线。

    走进抢险现场,铁路边坡泥水纵横沟渠满溢,树木风雨飘摇倒树成片,下有湍急的大渡河,左是滑坡的山体,抢险地段环境十分复杂。面对整个抢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中铁五局的将士们发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艰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70多小时,就断断续续休息了6个多小时吧。”一名段姓工人说,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里,五局将士们的工作主要是依靠就近采来的石块,用铁丝网等固定起来抛洒到毁坏的路基里,进行路基的重铸。

    驻眉中铁五局乐山指挥部第五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友金是带队领导之一。由于工作原因,他与自己的爱人常年分隔两地。6月份,妻子前来眉山看望丈夫,但李友金在6月17日接到指挥部抢险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领抢险队前往白石岩。

    风雨交加,河水汹涌。在抢险过程中,李友金一直顶着大雨在一线指挥调度,从固定铁丝网到抛洒石料,从机械调度到工人的安全,李友金事事亲力亲为。在整个抢险过程中,他如风雨中的松柏,岿然不动地坚持在一线,为整个抢险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重大作用。工人们都打趣地送给他“抢险最牛钉子”的称号。

    在抢险队伍里,还有一位特别的员工叫刘阳。他是家里的独子,临行前没有告诉父母此行的情况。在参加抢险的第一个晚上,父亲得知儿子真实情况后,发来短信告诉了他一个秘密。原来,刘阳的爷爷正是当年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白果至白石岩段的一名员工。祖孙二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在相同的地点,一个为了国家铁路网的建设鞠躬尽瘁,一个为了保障铁路的通车默默付出,祖孙二人所谱写的赞歌交织在一起,回荡在了白石岩朗朗上空,成为了一段美谈。

    “当时看了父亲发来的短信,感觉很有缘分一样。我和爷爷在不同的时间,却工作在同一条路上,当我听说爷爷也在这里工作过的时候,瞬间感觉更有力量了。”刘阳说道。

    天下着大雨,工人们住的是路边废弃的牛棚,没有家里可口的饭菜,只有高耸的白石岩和湍急的大渡河,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可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0日早上5点,经过三天四夜的不间断抢险,在经过反复测试之后,白石岩路段路基顺利实现合拢,驻眉中铁五局员工艰苦鏖战72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6月27日,中铁五局发文对成绵乐乐山指挥部、参与抢险的单位及人员予以通报表扬。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四川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崇禧等领导对驻眉中铁五局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成都铁路局亦向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发去了感谢信,对中铁五局听从铁道部和成都铁路局统一指挥,不怕困难,连续奋战,高水平、高效率完成各项抢险任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