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中国:国内电梯企业难以入围地铁招标

2011-07-13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作者:佚名
本文摘要:“其实国内地铁使用的电梯、扶梯,已经被奥的斯、迅达这样的外资公司垄断了,国内品牌的公司是非常难进去的。”东南电梯一位销售人员昨天在电话中这样抱怨。

“其实国内地铁使用的电梯、扶梯,已经被奥的斯、迅达这样的外资公司垄断了,国内品牌的公司是非常难进去的。”东南电梯一位销售人员昨天在电话中这样抱怨。

    中国自主品牌电梯企业之所以不太容易获得地铁企业的信赖,与地铁招标过程中所设置的一系列条件、人才配置等都有关系。

    招标门槛多

    按照康力电梯公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我国目前有电梯整机企业530家左右。

 
    目前奥的斯、上海三菱及广州日立等三公司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为迅达、蒂森等外资品牌及少量国内品牌,第三梯队为其他400多家内资企业。而扶梯市场,则主要是奥的斯、苏州迅达、江南嘉捷及康力等。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国内产品很难进入地铁招标项目中,因为地铁公司设立了一系列的招标门槛,这些门槛阻碍了一批国内自主品牌。

    江西省某地铁公司的内部人士严先生对本报说,该公司近期对地铁扶梯等产品的招标要求是,首先投标方需要在国内注册且为主要设备(扶梯及电梯)的制造商;其次对方的注册资本不能少于1亿元或1500万美元。“对于注册资本的要求,是我们参考以前其他地铁招标及其他情况而设定的。”

    本报也了解到,国内大部分的地铁招标都会要求高额的“注册资本”。沈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在进行招标时,提出了“8000万元注册资本”这一数字。深圳地铁2号线的自动扶梯设备招标也要求投标方有1亿元或11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

    严先生表示,要求注册资本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电梯维护、投标方实力等原因,无可厚非。不过康力电梯一位高层则表示,这类门槛的限制,直接把国产中小品牌企业挡在了门外。

    记者查询康力电梯去年年报发现,尽管是国产知名品牌,但其全资控股的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50万元,不符合上面三家地铁公司的标准。

    业绩难题

    另一个更大的困难在于,中国电梯企业的运行业绩也不能让国内地铁公司满意。

    严先生表示:“我们只要求投标企业2006年至今,有2条国内的地铁建设经验,且每一条地铁线有80台的业绩。”而另一些地铁企业则提出了“最近五年内具有批量生产地铁用重载荷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业绩、具有引进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的技术转让协议”、“招标前的几年内财务不得亏损”等限制。康力电梯市场总监朱瑞华则表示,公司目前也只有苏州当地地铁的一个订单且该项目正在安装,同样也没法满足一些地铁公司的需求。“我们现在是在海外如韩国等地拿了地铁订单后,再回来跟国内地铁企业谈销售的。”

    东南电梯前述销售人员等行业人士也表示,上海、北京等城市在率先开展地铁项目施工、做扶梯招标项目的时候,就会首先选择在海外已经有业绩的跨国品牌企业,这样一来,为奥的斯、三菱等公司打开了市场。随后,其他省市展开地铁扶梯及电梯招标时,这些国外大品牌又有了前期北京、上海等国内项目业绩,他们的中标几率就非常大。所以,中国就形成了由外企垄断地铁扶梯及电梯市场的格局。

    不过,严先生也表示,地铁公司在选择扶梯及电梯运营商的时候肯定会首先考虑质量和安全问题,而产业扶持等则是其次考虑的问题。

    “地铁及其他设备都是公共设施,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是很苛刻的,所以大品牌的信誉可能会更有保障。”严先生补充道,“就拿扶梯来说,它和盾构机及其他机械设备的运行方式都不一样,扶梯要承载的人很多,地铁公司不太可能拿一些产品来做实验,我们也担不起这样的风险。”

    “事实上,即便是产业扶持方面,大部分地铁公司也会选择对当地地铁品牌扶持,而不是跨省来采购。”东南电梯前述销售人员表示,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严先生的同意。

    这样一来,一些国产品牌因为没有建立类似奥的斯那么庞大的6个生产基地,因而只能碰运气,看看自己所在地是否要建地铁线路,与当地政府沟通并寻找订单。

    不能否认的是,一些知名电梯品牌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因而其技术更新也快,容易获得业主的青睐。如这次在北京4号线出事的奥的斯“MPE型”电梯,实际上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共交通扶梯”产品。

    康力电梯在其招股书中也承认,电梯行业专业人才一般都是由外资品牌企业进入我国后才逐步培养出来的,电梯企业之间对专业人才的竞争较激烈,公司面临着人力资源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及人才流失的风险。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中国:国内电梯企业难以入围地铁招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

“其实国内地铁使用的电梯、扶梯,已经被奥的斯、迅达这样的外资公司垄断了,国内品牌的公司是非常难进去的。”东南电梯一位销售人员昨天在电话中这样抱怨。

    中国自主品牌电梯企业之所以不太容易获得地铁企业的信赖,与地铁招标过程中所设置的一系列条件、人才配置等都有关系。

    招标门槛多

    按照康力电梯公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11月,我国目前有电梯整机企业530家左右。

 
    目前奥的斯、上海三菱及广州日立等三公司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为迅达、蒂森等外资品牌及少量国内品牌,第三梯队为其他400多家内资企业。而扶梯市场,则主要是奥的斯、苏州迅达、江南嘉捷及康力等。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彭金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国内产品很难进入地铁招标项目中,因为地铁公司设立了一系列的招标门槛,这些门槛阻碍了一批国内自主品牌。

    江西省某地铁公司的内部人士严先生对本报说,该公司近期对地铁扶梯等产品的招标要求是,首先投标方需要在国内注册且为主要设备(扶梯及电梯)的制造商;其次对方的注册资本不能少于1亿元或1500万美元。“对于注册资本的要求,是我们参考以前其他地铁招标及其他情况而设定的。”

    本报也了解到,国内大部分的地铁招标都会要求高额的“注册资本”。沈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在进行招标时,提出了“8000万元注册资本”这一数字。深圳地铁2号线的自动扶梯设备招标也要求投标方有1亿元或11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

    严先生表示,要求注册资本主要是考虑到后期的电梯维护、投标方实力等原因,无可厚非。不过康力电梯一位高层则表示,这类门槛的限制,直接把国产中小品牌企业挡在了门外。

    记者查询康力电梯去年年报发现,尽管是国产知名品牌,但其全资控股的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50万元,不符合上面三家地铁公司的标准。

    业绩难题

    另一个更大的困难在于,中国电梯企业的运行业绩也不能让国内地铁公司满意。

    严先生表示:“我们只要求投标企业2006年至今,有2条国内的地铁建设经验,且每一条地铁线有80台的业绩。”而另一些地铁企业则提出了“最近五年内具有批量生产地铁用重载荷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业绩、具有引进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的技术转让协议”、“招标前的几年内财务不得亏损”等限制。康力电梯市场总监朱瑞华则表示,公司目前也只有苏州当地地铁的一个订单且该项目正在安装,同样也没法满足一些地铁公司的需求。“我们现在是在海外如韩国等地拿了地铁订单后,再回来跟国内地铁企业谈销售的。”

    东南电梯前述销售人员等行业人士也表示,上海、北京等城市在率先开展地铁项目施工、做扶梯招标项目的时候,就会首先选择在海外已经有业绩的跨国品牌企业,这样一来,为奥的斯、三菱等公司打开了市场。随后,其他省市展开地铁扶梯及电梯招标时,这些国外大品牌又有了前期北京、上海等国内项目业绩,他们的中标几率就非常大。所以,中国就形成了由外企垄断地铁扶梯及电梯市场的格局。

    不过,严先生也表示,地铁公司在选择扶梯及电梯运营商的时候肯定会首先考虑质量和安全问题,而产业扶持等则是其次考虑的问题。

    “地铁及其他设备都是公共设施,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是很苛刻的,所以大品牌的信誉可能会更有保障。”严先生补充道,“就拿扶梯来说,它和盾构机及其他机械设备的运行方式都不一样,扶梯要承载的人很多,地铁公司不太可能拿一些产品来做实验,我们也担不起这样的风险。”

    “事实上,即便是产业扶持方面,大部分地铁公司也会选择对当地地铁品牌扶持,而不是跨省来采购。”东南电梯前述销售人员表示,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严先生的同意。

    这样一来,一些国产品牌因为没有建立类似奥的斯那么庞大的6个生产基地,因而只能碰运气,看看自己所在地是否要建地铁线路,与当地政府沟通并寻找订单。

    不能否认的是,一些知名电梯品牌拥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因而其技术更新也快,容易获得业主的青睐。如这次在北京4号线出事的奥的斯“MPE型”电梯,实际上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共交通扶梯”产品。

    康力电梯在其招股书中也承认,电梯行业专业人才一般都是由外资品牌企业进入我国后才逐步培养出来的,电梯企业之间对专业人才的竞争较激烈,公司面临着人力资源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及人才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