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经济日报王若竹:搞好铁路市场化运营任重道远

2013-10-22 来源:人民铁道报
本文摘要:  王若竹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持欢迎态度。他认为,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物流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王若竹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持欢迎态度。他认为,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物流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2013年,铁路有两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二是货运实施市场化改革。自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方案问世的初夏直至金秋,媒体的视线始终紧紧锁在北京复兴路10号,他们一边报道 “撤”部成立总公司、弃 “听计划”转为 “听市场”的具体事实,一边挖掘着铁路转变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决心和成效。
  
  《经济日报》就是其中之一。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王若竹,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这次改革的期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担任铁路跑口记者至今,他始终关注着铁路的一举一动。他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时机、具体内容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进行了深入思考。
  
  铁路全面走向市场是大好事
  
  “铁路如果全面走向市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王若竹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持欢迎态度。他觉得,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物流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近年来,铁路货运持续不景气,但他坚定地认为铁路运输行业老大的地位无法撼动。他说: “如果铁路能通过货运组织改革放下身段全面走向市场,老二老三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和以前的货运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有很多亮点。王若竹重点提及了两个不一样,一个是 “一口价”,另一个是 “门到门”。他分析说,以前的铁路货运改革从未涉及运价问题,顶多就是开行 “五定”班列,设立无轨车站,出台一些方便货主的软性举措,但没有触及过铁路货运的计划属性。
  
  由于工作关系,王若竹对以前铁路货运手续的繁琐有着切身体会。在他的印象中,货主托运一票货物,要缴纳线路费、请送费、仓储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起码得填十几张单子。他表示, “如果这次改革能长久地实现使用 ‘一张票’发运货物,对货主应该是很好的事情。”
  
  “门到门”是物流发展的趋势。王若竹觉得,铁路本身不是一个 “门到门”企业,只有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才能完善运输链条。铁路在选择 “门到站” “站到门”的汽运企业时,要精挑细选,确保货主放心、满意。他个人倾向在初级阶段可以更多地把汽运业务交给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今后可以逐步发展更多的联运企业。
  
  货运组织改革要凸显铁路优势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引发了全媒体的极大关注, “敞开办理” “随到随办” “一口价” “门到门”等名词短语占据了舆论的中心。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王若竹为这四项服务新举措逐一排序, “随到随办” (“敞开办理”) “一口价” “门到门”。他觉得, “随到随办”和 “敞开受理”是一个意思, “随到随办”对货主最具吸引力, “一口价”最容易实现,而 “门到门”推广开来的前提是质优价廉。
  
  尽管货运组织改革的实施为铁路赢得不少喝彩,吸引了不少货源,但王若竹觉得价格机制还可以再灵活一些。 “一口价”简便明了的优势非常显著,劣势也不容小觑。王若竹这样认为,运得多、运得少没区别,运得多也不给打折,和汽运竞争起来,就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果在运价上铁路能够自己说了算,且掌握一个灵活的幅度,可能会更好一点。”
  
  “如果中国铁路总公司真正能够成为一个企业,货运组织改革这一套东西能够真正发挥出铁路的优势、降低铁路的运价,那么,其他运输方式都不是铁路的对手。”王若竹认为, “改革的关键是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说白了,就是铁路的身段能不能放下来、能放到什么程度。
  
  铁路人一定能完成改革重任
  
  尽管非常看好这次改革,但是王若竹仍然冷静地指出,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任重道远。
  
  他以报社为例揭示改革的艰巨性。一个200人的报社改革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一项改革措施好的话起码也得一年时间才能见到成效,拥有200多万职工的铁路要颠覆延续了六七十年的传统,阻力该有多大啊。
  
  任何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内大放异彩。王若竹乐观地预言,以铁路人的良好作风和优良传统,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完成货运组织改革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跑了20多年铁路口,王若竹最欣赏铁路人的奉献、协作、雷厉风行。他早年采访过青藏高原盐湖无人区的年轻铁路职工,亲眼见识了那些二十啷当岁的年轻男女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默默守护着两条钢轨,既佩服又心疼。
  
  王若竹坦言铁路人思想相对保守,但他认为铁路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从当年全路推广济南铁路局的经营改革为铁路市场化进行探索、剥离辅业到撤并铁路分局,具体的还有引进保洁公司、引进为铁路提供盒饭的餐饮公司等,都可以看出:铁路改革的步伐一步步在加快。潜移默化中,铁路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早已发生了显著改变。
  
  铁路货运板块的市场化虽然滞后,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可以看到市场的影子。比如,铁路站段实施的 “走出去”营销,基层货运单位为客户量身定制的运输方案等。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经济日报王若竹:搞好铁路市场化运营任重道远

人民铁道报

  王若竹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持欢迎态度。他认为,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物流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2013年,铁路有两件大事足以载入史册: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二是货运实施市场化改革。自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方案问世的初夏直至金秋,媒体的视线始终紧紧锁在北京复兴路10号,他们一边报道 “撤”部成立总公司、弃 “听计划”转为 “听市场”的具体事实,一边挖掘着铁路转变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决心和成效。
  
  《经济日报》就是其中之一。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王若竹,毫不隐讳地表达了对这次改革的期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担任铁路跑口记者至今,他始终关注着铁路的一举一动。他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时机、具体内容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进行了深入思考。
  
  铁路全面走向市场是大好事
  
  “铁路如果全面走向市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王若竹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持欢迎态度。他觉得,货运组织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物流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近年来,铁路货运持续不景气,但他坚定地认为铁路运输行业老大的地位无法撼动。他说: “如果铁路能通过货运组织改革放下身段全面走向市场,老二老三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和以前的货运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有很多亮点。王若竹重点提及了两个不一样,一个是 “一口价”,另一个是 “门到门”。他分析说,以前的铁路货运改革从未涉及运价问题,顶多就是开行 “五定”班列,设立无轨车站,出台一些方便货主的软性举措,但没有触及过铁路货运的计划属性。
  
  由于工作关系,王若竹对以前铁路货运手续的繁琐有着切身体会。在他的印象中,货主托运一票货物,要缴纳线路费、请送费、仓储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起码得填十几张单子。他表示, “如果这次改革能长久地实现使用 ‘一张票’发运货物,对货主应该是很好的事情。”
  
  “门到门”是物流发展的趋势。王若竹觉得,铁路本身不是一个 “门到门”企业,只有大力发展公铁联运才能完善运输链条。铁路在选择 “门到站” “站到门”的汽运企业时,要精挑细选,确保货主放心、满意。他个人倾向在初级阶段可以更多地把汽运业务交给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今后可以逐步发展更多的联运企业。
  
  货运组织改革要凸显铁路优势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引发了全媒体的极大关注, “敞开办理” “随到随办” “一口价” “门到门”等名词短语占据了舆论的中心。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王若竹为这四项服务新举措逐一排序, “随到随办” (“敞开办理”) “一口价” “门到门”。他觉得, “随到随办”和 “敞开受理”是一个意思, “随到随办”对货主最具吸引力, “一口价”最容易实现,而 “门到门”推广开来的前提是质优价廉。
  
  尽管货运组织改革的实施为铁路赢得不少喝彩,吸引了不少货源,但王若竹觉得价格机制还可以再灵活一些。 “一口价”简便明了的优势非常显著,劣势也不容小觑。王若竹这样认为,运得多、运得少没区别,运得多也不给打折,和汽运竞争起来,就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果在运价上铁路能够自己说了算,且掌握一个灵活的幅度,可能会更好一点。”
  
  “如果中国铁路总公司真正能够成为一个企业,货运组织改革这一套东西能够真正发挥出铁路的优势、降低铁路的运价,那么,其他运输方式都不是铁路的对手。”王若竹认为, “改革的关键是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说白了,就是铁路的身段能不能放下来、能放到什么程度。
  
  铁路人一定能完成改革重任
  
  尽管非常看好这次改革,但是王若竹仍然冷静地指出,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任重道远。
  
  他以报社为例揭示改革的艰巨性。一个200人的报社改革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一项改革措施好的话起码也得一年时间才能见到成效,拥有200多万职工的铁路要颠覆延续了六七十年的传统,阻力该有多大啊。
  
  任何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内大放异彩。王若竹乐观地预言,以铁路人的良好作风和优良传统,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完成货运组织改革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跑了20多年铁路口,王若竹最欣赏铁路人的奉献、协作、雷厉风行。他早年采访过青藏高原盐湖无人区的年轻铁路职工,亲眼见识了那些二十啷当岁的年轻男女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默默守护着两条钢轨,既佩服又心疼。
  
  王若竹坦言铁路人思想相对保守,但他认为铁路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从当年全路推广济南铁路局的经营改革为铁路市场化进行探索、剥离辅业到撤并铁路分局,具体的还有引进保洁公司、引进为铁路提供盒饭的餐饮公司等,都可以看出:铁路改革的步伐一步步在加快。潜移默化中,铁路人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早已发生了显著改变。
  
  铁路货运板块的市场化虽然滞后,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可以看到市场的影子。比如,铁路站段实施的 “走出去”营销,基层货运单位为客户量身定制的运输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