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陈文龙
1967年出生,大庆石化教育中心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东铁路老建筑群”民间保护推动者之一。

成 果

       200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沿中东铁路拍摄、考察,探访中东铁路历史建筑遗迹。数年来自费数万元,行程上万公里,现已有20多项中东铁路科考发现开国内先河。有大量研究文章在各种杂志上发表。

专 访

  

  【中东铁路简介】
 
  在祖国的版图东北有自成体系的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主线滨洲线、滨绥线和支线哈大线构成“丁”字型骨架。这就是一百多年前沙俄在我国领土修筑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全长2500多公里。当年沿中东铁路线建设很多配套的车站、商店、教堂、学校、兵营、俱乐部和民居等老建筑群,散落在铁路沿线,遍布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老城区改造,1903年通车的中东铁路老建筑渐稀渐少。
 
  “小时候没啥玩的。
 
  去草原上玩。
 
  六七十年代,散布在铁道两旁的黄房子,就像童话——
 
  绿皮火车冒着白烟,远去……”
 
  与陈文龙对话,似乎遇到了“障碍”。他是学工科的,教学是化工类。对中东铁路建筑遗迹的保护,也是以研究为主。
 
  这使得我难以从感性上认识他。只有安静、平等、真实的对话。
 
  对话里,总有“草原上的黄房子”出现。他会自然不自然地说上一句。
 
  童年的眼光干净而纯粹。山川风物,一草一木,与人的一生有着血缘般的印记。
 
  终有一日。
 
  已是几十年后。已是人到中年。
 
  他被儿时的美学印记刺痛。他走上了保护之路。
 
  壹 我的生活故事
 
  2010年春,全国两会刚刚结束,传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等人提出建议:整体保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
 
  2011年,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对中东铁路全线调查访问后,确定将中东铁路沿线遗迹作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作为民间保护者之一,陈文龙也是这个结果的推动者之一。他撰写的大量科考文章及拍摄的大量照片,都成为重要考察依据。
 
  “这是我最感高兴的事……”陈文龙说。
 
  采访,是在他老旧的办公室内。他的人,也有种旧时光阴的味道。平静,沉思,藏着“自负”。
 
  “听说,您从2003年就开始关注了?”“2003年是拍摄,后来发现扒得越来越多,就开始了。”“都怎么去?”“背上包,拿着相机,坐上绿皮火车,是慢车。或徒步。”“这些年,走了多远的行程?”“差不多走完全线,七八十个站吧,上万公里。”“都是自费?”“是。”
 
  “一个人做事,总是有点原因的吧?”
 
  “冯骥才认为,他倾力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情感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力。我也是吧。我就出生在这里,小时候买小人书、买什么副食品都要去安达,每次都坐火车。那时候,草原上没有啥特别的建筑,散布在草原上的黄房子,结构类似,样子独特,特别的扎眼……长大了以后,情结还在,就去拍照。后来看见一处处被扒,自己无故地就被刺痛了。”
 
  担着寂寞一次次出走,一次次归来。儿时的美学印记,像一生的寻找。像寻找失落了的精神家园。陈文龙走了大庆的十二个站之后,又走出大庆,走向东西横贯黑龙江的铁路沿线……
 
  对中东铁路历史遗迹的保护,曾掀起过一个小高潮,最热闹时期是在2009年哈大齐高速公路建设时,中东铁路遗迹被破坏得严重,此时黑龙江大概有二十几人开始呼吁保护。
 
  几年过去,如今也就剩下三两个人。毕竟是民间行为,没有任何支持,对跨越四个省(区)几千公里中东铁路的保护,不容易,涉及的现实问题很多。
 
  后来,据说这二十几人分别走向了三个方向:一部分还在坚持;一部分放弃了;一部分受到倒卖文物商的诱惑,走上另一条路。
 
  陈文龙,似乎走得越来越远了——从最初的保护到现在的研究。
 
  2010年开始,一个网名为“雪狼刀风”的人,在国内一些知名报刊杂志及各大主流网站上,发表大量关于远东近代史、中东铁路历史的文章及图片。《中国文化遗产》、《铁道知识》、《地理周刊》、《黑龙江史志》……网易、新浪、凤凰各大网站……包括在一个名为《大话哈尔滨》的网站中开辟专栏。
 
  “雪狼刀风”就是陈文龙。
 
  他说:保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是我的生活故事。
 
  与其他无关。
 
  

  伊列克得木刻楞。
 
  

  陈文龙为曾经的中东铁路俱乐部拍照。
 
  贰 民间 民意
 
  背上包,拿上相机,坐上绿皮火车,在一个周日,出发。
 
  坐的车,都是慢车。上来一些老乡,聊风土人情。百年老站,百年铁路,绵延几千公里,陈文龙随站随停,走到哪哪就是要去的地方。
 
  一年一年,那些小站逐年被取消,站没了,随站而生的一些黄房部落也没了。千里迢迢,大雪里跋涉,寂寞里独行,陈文龙常常在奔它而来时,却发现已是交通不通,没有任何可以去见它的交通工具,只能徒步。
 
  伊列克得站在大山深处。
 
  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小站栖息处。时值秋深,小山里很美,几座木刻楞房子点缀山间。敲开门,一对老夫妻迎向他看。
 
  老头儿问,你是来看木刻楞的吧?陈文龙笑:怎么知道?
 
  老头儿压了一瓢井水,给陈文龙,说这井水好喝。然后说,我这地方,除了你们(考察文物者)来,谁也不来。
 
  老夫妻俩城里有房,却从未去住过。老夫妻说,习惯了。习惯每天听这火车开过的声儿。
 
  木刻楞里住了爷爷,父亲,住过俄国人,日本人,中国人,老头儿七十多了。
 
  它都有了灵气了。
 
  到了山区,你就知道,火车是有生命的。
 
  一鸣笛,它来了,在青山绿水间呼啸而来;它一停,山谷里特别幽静。
 
  那等在站台的乡亲,下去一伙上来一拨,彼此都熟悉,就像在集会市场,大伙谈论着家常,相互送走迎来。尤其是冬天,黄房子上飘着雪,那景象就是生活气息。
 
  陈文龙在一篇文章中写:铁路沿线的建筑,是跟自然共生的。
 
  铁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聚集人气,衍生一些集镇。但站没了,村镇也跟着消失了。大兴安岭有个三道桥站,去年秋天,陈文龙特意奔它而去,到了,却发现一样的没有了任何可以去见它的交通工具。
 
  一个人,爬到山顶上,去望:小站没了,黄房子还在,淹没在整片森林里,静悄悄。据说当时这里曾有十九户人家……
 
  沧海桑田,历史行进,老铁轨沉默在大地上,诉说着过去。从昔日的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电气时代……
 
  总是在这时,陈文龙举着相机的手,激动得颤抖。留下这些,就留下与历史对话的纽带。
 
  他想起,在一个大雪天赶到肇东曹家站考察,却不想那个站也没了,远远望去,村子衰败了,破破烂烂的,好多房子都空着,上着锁……想起大山深处的妮娜大婶,在他离开一年后,捎信来告诉他发现了见证中东铁路史的92岁的俄罗斯老太太。俄罗斯老太太生了一大群中国孩子,一直没有回国……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
 
  中东铁路修筑前,黑龙江还在亘古蛮荒中寂寞。除了一个将军府齐齐哈尔,再有四个副都统府,其它就是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小村屯及少量关内来垦荒的居住点。随着这条铁路的修筑,黑龙江进入了早期近代产业工业。一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集镇随即出现。当年沿铁路线修筑的车站,商店,教堂,学校,兵营,俱乐部和民居等历史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地,以黑龙江省境内为多,它们散落在铁路沿线,遍布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陈文龙在文章中写道: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和各类文化遗存的中东铁路,像一条项链,因它衍生了那些无数的村镇城市,是它串起来一道绵延数千里的文化景观线。
 
  这,莫非就是藏在民间文化保护者心底的情结?城市的记忆,烙印在一辈辈一代代的血脉轨迹中,连往接今。
 
  陈文龙不赞同旁人称他是民间文化保护的推动者。他说,是那些依然坚守在黄房子里的铁路人,他们守望在历史的深处,以一种生存姿态觉醒着人类对历史的保护意识。
 
  民间民意,总有种不动声色但不容忽视的力量,引你回首。
 
  叁 历史在那
 
  2012年,陈文龙发表文章《嫩江岸边孤零零的“毛子坟”》。文章被俄罗斯军事网转载。并翻译了墓碑上的俄文,给予解答:“毛子坟”埋的是一对俄罗斯父女,主墓是父亲,附墓是女儿。
 
  这一年冬,陈文龙再次发表文章《博克图发现全国数量最大的中东铁路老钢轨群》。至此,他发现了中东铁路四个时期的全部铁轨实物。多年来,陈文龙踏查了大兴安岭铁路螺旋展线及隧道;张广才岭高龄子螺旋展线及废弃的治山——冷山全程线路;对富拉尔基俄罗斯兵营、墓地进行了调查整理;勘察了中东铁路东部线蒸汽机车供水系统;勘正了安达日伪时期粮食库遗址。并写出五十篇考察报告。其中纠正了目前对中东铁路各个历史时期名称不正确的叫法,以及最终确定中东铁路走向等问题。
 
  研究这些旁人看来枯燥的陈年旧事,陈文龙也不尽是兴趣。“考察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历史记录是错误的。尽我个人能力,能纠正多少是多少。我们都是历史,我们都在历史中存在,只有历史在向前走去。多少年之后,我们也希望历史的记忆是清晰的。”
 
  2011年冬,满洲里下大雪,陈文龙要去考察“最后一片海拉尔松”。没膝深的大雪,拄着拐杖前行,茫无人烟。半路上遇见一放羊的老人。老人说,别去了,有狼。
 
  返回时,天已全黑。果真有两三只不知是狼是狗的动物,跟过来走了一阵。当时零下三四十度天,陈文龙戴着口罩蒙着双眼,在黑暗中独行,还与那几只动物对峙了好长时间……
 
  高岭子,张广才岭的主峰,中东铁路东线的螺旋展铁路线废弃了,为了拍摄废弃的站牌,陈文龙掉到了河里,被人救上来,坐在租来的老乡的小蹦蹦车上,吐,晕迷。
 
  几次,小蹦蹦车都坏了。山路这边是山崖,那边是峭壁。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总要呈现出多面性。当中东铁路沿线建筑得到关注和保护时,一些文物商贩已盯上了百年铁轨旁这些闪着陈年光阴的金子。
 
  当年的一些保护者,也有受文物收藏家的诱惑,走上以保护为名实则倒卖的歧路。
 
  陈文龙不买不卖。
 
  “买,就刺激了市场。一旦买卖,就会越炒越高,这些历史建筑破坏的就会更加迅速,一个壁炉,原来几千元,现在十几万;一个老信封,原来一百元,现在一万元……”
 
  但他也矛盾,有人告诉他,别老写了。那些文物贩子已经盯上他的文章,看到哪哪有文物,跟着就去了。为此,陈文龙每到一个地方,都千叮咛万嘱咐那些老铁路们,保管好,或者捐给国家文物部门。
 
  但他在业内越来越有声望,他对哪件文物的定位,已具权威性。前段时间,一文物大商打电话给他,花大价钱找他。
 
  他说:请给文物尊严!
 
  历史在那,别动它。陈文龙说。
 
  沿着百年铁轨前行,陈文龙还在路上。
 
  后记
 
  铁轨的隐喻
 
  历史就在那。
 
  它有自己的轨迹。
 
  曾看到一篇文章,写铁轨在人心中的隐喻:站在火车道上,人们望到的不是铁轨,而是固态化了的时间。对时间敏感的人,在火车与铁轨相撞的“咣当咣当”声中,聆听到的是钟表的“滴答滴答”声。
 
  铁轨隐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它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事物,它冷冰冰刚硬硬,却无限柔情藏身。它迎来人送走人……让你期待,让你惆怅。无论怎样,你都能触摸到那静默里的庄严与温情。一切生活气息,所有生活的交响,都在其中合奏。它黑黢黢,但它的两条轨线却又是那么亮,那么坦率,在月光下,在阳光下,亮得人眼晕,坦率得心惊动魄。
 
  走过的车越多磨得越亮,越碾压它越亮。轨迹就是这样,下面在承受,上面在碾压,承受着。承受过,才厚重,才轻盈,才美丽。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百年轨道,百年沧桑。有屈辱,有莫名的一切一切,但当历史走到今天,现代文明的车轮再次呼啸而过时,一切都被净化。一切都成为历史,留下的是人文的审美,自然山川的幽静。
 
  大自然的力量体现在物质上是开天辟地,山岭川江,人文方面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历史。王安忆说。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陈文龙

1967年出生,大庆石化教育中心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东铁路老建筑群”民间保护推动者之一。
成 果

       200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沿中东铁路拍摄、考察,探访中东铁路历史建筑遗迹。数年来自费数万元,行程上万公里,现已有20多项中东铁路科考发现开国内先河。有大量研究文章在各种杂志上发表。

专 访

  


  【中东铁路简介】
 
  在祖国的版图东北有自成体系的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主线滨洲线、滨绥线和支线哈大线构成“丁”字型骨架。这就是一百多年前沙俄在我国领土修筑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全长2500多公里。当年沿中东铁路线建设很多配套的车站、商店、教堂、学校、兵营、俱乐部和民居等老建筑群,散落在铁路沿线,遍布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老城区改造,1903年通车的中东铁路老建筑渐稀渐少。
 
  “小时候没啥玩的。
 
  去草原上玩。
 
  六七十年代,散布在铁道两旁的黄房子,就像童话——
 
  绿皮火车冒着白烟,远去……”
 
  与陈文龙对话,似乎遇到了“障碍”。他是学工科的,教学是化工类。对中东铁路建筑遗迹的保护,也是以研究为主。
 
  这使得我难以从感性上认识他。只有安静、平等、真实的对话。
 
  对话里,总有“草原上的黄房子”出现。他会自然不自然地说上一句。
 
  童年的眼光干净而纯粹。山川风物,一草一木,与人的一生有着血缘般的印记。
 
  终有一日。
 
  已是几十年后。已是人到中年。
 
  他被儿时的美学印记刺痛。他走上了保护之路。
 
  壹 我的生活故事
 
  2010年春,全国两会刚刚结束,传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等人提出建议:整体保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
 
  2011年,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对中东铁路全线调查访问后,确定将中东铁路沿线遗迹作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作为民间保护者之一,陈文龙也是这个结果的推动者之一。他撰写的大量科考文章及拍摄的大量照片,都成为重要考察依据。
 
  “这是我最感高兴的事……”陈文龙说。
 
  采访,是在他老旧的办公室内。他的人,也有种旧时光阴的味道。平静,沉思,藏着“自负”。
 
  “听说,您从2003年就开始关注了?”“2003年是拍摄,后来发现扒得越来越多,就开始了。”“都怎么去?”“背上包,拿着相机,坐上绿皮火车,是慢车。或徒步。”“这些年,走了多远的行程?”“差不多走完全线,七八十个站吧,上万公里。”“都是自费?”“是。”
 
  “一个人做事,总是有点原因的吧?”
 
  “冯骥才认为,他倾力于民间文化的保护,情感是最重要的一个动力。我也是吧。我就出生在这里,小时候买小人书、买什么副食品都要去安达,每次都坐火车。那时候,草原上没有啥特别的建筑,散布在草原上的黄房子,结构类似,样子独特,特别的扎眼……长大了以后,情结还在,就去拍照。后来看见一处处被扒,自己无故地就被刺痛了。”
 
  担着寂寞一次次出走,一次次归来。儿时的美学印记,像一生的寻找。像寻找失落了的精神家园。陈文龙走了大庆的十二个站之后,又走出大庆,走向东西横贯黑龙江的铁路沿线……
 
  对中东铁路历史遗迹的保护,曾掀起过一个小高潮,最热闹时期是在2009年哈大齐高速公路建设时,中东铁路遗迹被破坏得严重,此时黑龙江大概有二十几人开始呼吁保护。
 
  几年过去,如今也就剩下三两个人。毕竟是民间行为,没有任何支持,对跨越四个省(区)几千公里中东铁路的保护,不容易,涉及的现实问题很多。
 
  后来,据说这二十几人分别走向了三个方向:一部分还在坚持;一部分放弃了;一部分受到倒卖文物商的诱惑,走上另一条路。
 
  陈文龙,似乎走得越来越远了——从最初的保护到现在的研究。
 
  2010年开始,一个网名为“雪狼刀风”的人,在国内一些知名报刊杂志及各大主流网站上,发表大量关于远东近代史、中东铁路历史的文章及图片。《中国文化遗产》、《铁道知识》、《地理周刊》、《黑龙江史志》……网易、新浪、凤凰各大网站……包括在一个名为《大话哈尔滨》的网站中开辟专栏。
 
  “雪狼刀风”就是陈文龙。
 
  他说:保护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是我的生活故事。
 
  与其他无关。
 
  

  伊列克得木刻楞。
 
  

  陈文龙为曾经的中东铁路俱乐部拍照。
 
  贰 民间 民意
 
  背上包,拿上相机,坐上绿皮火车,在一个周日,出发。
 
  坐的车,都是慢车。上来一些老乡,聊风土人情。百年老站,百年铁路,绵延几千公里,陈文龙随站随停,走到哪哪就是要去的地方。
 
  一年一年,那些小站逐年被取消,站没了,随站而生的一些黄房部落也没了。千里迢迢,大雪里跋涉,寂寞里独行,陈文龙常常在奔它而来时,却发现已是交通不通,没有任何可以去见它的交通工具,只能徒步。
 
  伊列克得站在大山深处。
 
  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小站栖息处。时值秋深,小山里很美,几座木刻楞房子点缀山间。敲开门,一对老夫妻迎向他看。
 
  老头儿问,你是来看木刻楞的吧?陈文龙笑:怎么知道?
 
  老头儿压了一瓢井水,给陈文龙,说这井水好喝。然后说,我这地方,除了你们(考察文物者)来,谁也不来。
 
  老夫妻俩城里有房,却从未去住过。老夫妻说,习惯了。习惯每天听这火车开过的声儿。
 
  木刻楞里住了爷爷,父亲,住过俄国人,日本人,中国人,老头儿七十多了。
 
  它都有了灵气了。
 
  到了山区,你就知道,火车是有生命的。
 
  一鸣笛,它来了,在青山绿水间呼啸而来;它一停,山谷里特别幽静。
 
  那等在站台的乡亲,下去一伙上来一拨,彼此都熟悉,就像在集会市场,大伙谈论着家常,相互送走迎来。尤其是冬天,黄房子上飘着雪,那景象就是生活气息。
 
  陈文龙在一篇文章中写:铁路沿线的建筑,是跟自然共生的。
 
  铁路延伸到哪里,哪里就聚集人气,衍生一些集镇。但站没了,村镇也跟着消失了。大兴安岭有个三道桥站,去年秋天,陈文龙特意奔它而去,到了,却发现一样的没有了任何可以去见它的交通工具。
 
  一个人,爬到山顶上,去望:小站没了,黄房子还在,淹没在整片森林里,静悄悄。据说当时这里曾有十九户人家……
 
  沧海桑田,历史行进,老铁轨沉默在大地上,诉说着过去。从昔日的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电气时代……
 
  总是在这时,陈文龙举着相机的手,激动得颤抖。留下这些,就留下与历史对话的纽带。
 
  他想起,在一个大雪天赶到肇东曹家站考察,却不想那个站也没了,远远望去,村子衰败了,破破烂烂的,好多房子都空着,上着锁……想起大山深处的妮娜大婶,在他离开一年后,捎信来告诉他发现了见证中东铁路史的92岁的俄罗斯老太太。俄罗斯老太太生了一大群中国孩子,一直没有回国……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
 
  中东铁路修筑前,黑龙江还在亘古蛮荒中寂寞。除了一个将军府齐齐哈尔,再有四个副都统府,其它就是一些北方少数民族的小村屯及少量关内来垦荒的居住点。随着这条铁路的修筑,黑龙江进入了早期近代产业工业。一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集镇随即出现。当年沿铁路线修筑的车站,商店,教堂,学校,兵营,俱乐部和民居等历史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地,以黑龙江省境内为多,它们散落在铁路沿线,遍布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陈文龙在文章中写道: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和各类文化遗存的中东铁路,像一条项链,因它衍生了那些无数的村镇城市,是它串起来一道绵延数千里的文化景观线。
 
  这,莫非就是藏在民间文化保护者心底的情结?城市的记忆,烙印在一辈辈一代代的血脉轨迹中,连往接今。
 
  陈文龙不赞同旁人称他是民间文化保护的推动者。他说,是那些依然坚守在黄房子里的铁路人,他们守望在历史的深处,以一种生存姿态觉醒着人类对历史的保护意识。
 
  民间民意,总有种不动声色但不容忽视的力量,引你回首。
 
  叁 历史在那
 
  2012年,陈文龙发表文章《嫩江岸边孤零零的“毛子坟”》。文章被俄罗斯军事网转载。并翻译了墓碑上的俄文,给予解答:“毛子坟”埋的是一对俄罗斯父女,主墓是父亲,附墓是女儿。
 
  这一年冬,陈文龙再次发表文章《博克图发现全国数量最大的中东铁路老钢轨群》。至此,他发现了中东铁路四个时期的全部铁轨实物。多年来,陈文龙踏查了大兴安岭铁路螺旋展线及隧道;张广才岭高龄子螺旋展线及废弃的治山——冷山全程线路;对富拉尔基俄罗斯兵营、墓地进行了调查整理;勘察了中东铁路东部线蒸汽机车供水系统;勘正了安达日伪时期粮食库遗址。并写出五十篇考察报告。其中纠正了目前对中东铁路各个历史时期名称不正确的叫法,以及最终确定中东铁路走向等问题。
 
  研究这些旁人看来枯燥的陈年旧事,陈文龙也不尽是兴趣。“考察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历史记录是错误的。尽我个人能力,能纠正多少是多少。我们都是历史,我们都在历史中存在,只有历史在向前走去。多少年之后,我们也希望历史的记忆是清晰的。”
 
  2011年冬,满洲里下大雪,陈文龙要去考察“最后一片海拉尔松”。没膝深的大雪,拄着拐杖前行,茫无人烟。半路上遇见一放羊的老人。老人说,别去了,有狼。
 
  返回时,天已全黑。果真有两三只不知是狼是狗的动物,跟过来走了一阵。当时零下三四十度天,陈文龙戴着口罩蒙着双眼,在黑暗中独行,还与那几只动物对峙了好长时间……
 
  高岭子,张广才岭的主峰,中东铁路东线的螺旋展铁路线废弃了,为了拍摄废弃的站牌,陈文龙掉到了河里,被人救上来,坐在租来的老乡的小蹦蹦车上,吐,晕迷。
 
  几次,小蹦蹦车都坏了。山路这边是山崖,那边是峭壁。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总要呈现出多面性。当中东铁路沿线建筑得到关注和保护时,一些文物商贩已盯上了百年铁轨旁这些闪着陈年光阴的金子。
 
  当年的一些保护者,也有受文物收藏家的诱惑,走上以保护为名实则倒卖的歧路。
 
  陈文龙不买不卖。
 
  “买,就刺激了市场。一旦买卖,就会越炒越高,这些历史建筑破坏的就会更加迅速,一个壁炉,原来几千元,现在十几万;一个老信封,原来一百元,现在一万元……”
 
  但他也矛盾,有人告诉他,别老写了。那些文物贩子已经盯上他的文章,看到哪哪有文物,跟着就去了。为此,陈文龙每到一个地方,都千叮咛万嘱咐那些老铁路们,保管好,或者捐给国家文物部门。
 
  但他在业内越来越有声望,他对哪件文物的定位,已具权威性。前段时间,一文物大商打电话给他,花大价钱找他。
 
  他说:请给文物尊严!
 
  历史在那,别动它。陈文龙说。
 
  沿着百年铁轨前行,陈文龙还在路上。
 
  后记
 
  铁轨的隐喻
 
  历史就在那。
 
  它有自己的轨迹。
 
  曾看到一篇文章,写铁轨在人心中的隐喻:站在火车道上,人们望到的不是铁轨,而是固态化了的时间。对时间敏感的人,在火车与铁轨相撞的“咣当咣当”声中,聆听到的是钟表的“滴答滴答”声。
 
  铁轨隐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它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事物,它冷冰冰刚硬硬,却无限柔情藏身。它迎来人送走人……让你期待,让你惆怅。无论怎样,你都能触摸到那静默里的庄严与温情。一切生活气息,所有生活的交响,都在其中合奏。它黑黢黢,但它的两条轨线却又是那么亮,那么坦率,在月光下,在阳光下,亮得人眼晕,坦率得心惊动魄。
 
  走过的车越多磨得越亮,越碾压它越亮。轨迹就是这样,下面在承受,上面在碾压,承受着。承受过,才厚重,才轻盈,才美丽。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百年轨道,百年沧桑。有屈辱,有莫名的一切一切,但当历史走到今天,现代文明的车轮再次呼啸而过时,一切都被净化。一切都成为历史,留下的是人文的审美,自然山川的幽静。
 
  大自然的力量体现在物质上是开天辟地,山岭川江,人文方面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历史。王安忆说。

 

上一篇:蒙勇
下一篇:刘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