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地铁快车后年开进从化

2014-03-05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本文摘要:  从化人民翘首以盼的地铁十四号线一期终于可以动工建设了!记者昨日从地铁公司获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从化人民翘首以盼的地铁十四号线一期终于可以动工建设了!记者昨日从地铁公司获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其中,十四号线一期在建成开通后可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届时,从化乘客坐快车最快1小时可到达中山纪念堂站。
 
  设计广州地铁首座高架换乘站
 
  继上月地铁二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之后,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获省发改委批复。
 
  据了解,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嘉禾望岗站,沿规划永石路、105国道敷设,止于从化街口,线路全长约54公里。全线设1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7座;知识城支线工程始于新和站,沿九龙大道敷设,止于镇龙,线路长约22公里,设9座车站(不含新和站)。
 
  根据目前规划,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建成后可与多条线路换乘。十四号线一期在嘉禾望岗站与二、三号线换乘,在新和站与知识城支线换乘;知识城支线在镇龙站与二十一号线换乘。
 
  记者注意到,以往的线路中,广州地铁的换乘站主要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地下站与地下站换乘(如公园前站、客村站),一种是地下站与高架站换乘(如坦尾站),而十四号线一期与知识城支线这两条线路可以在新和站直接通过高架换乘。
 
  地铁公司解释,新和站为高架平行双岛四线站,两线采用同站台平行换乘的形式,换乘功能便捷,这也将成为广州地铁首座高架换乘车站。
 
  快车越行通过5个站
 
  据介绍,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的功能定位为服务于从化与中心区的快速联系,以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为重点,兼顾白云区、从化市沿线组团发展引导的功能;知识城支线功能定位为服务于知识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同时兼顾知识城组团间的发展引导功能。作为广州市北部城市的放射线,十四号线对时空要求比较高,根据总体规划及线网规划,副中心及外围组团的客流到达市中心将控制在1小时以内。
 
  根据规划部门的客流预测,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建成开通后,两线初期日均客运量共约25万人次,将配属30列6节编组的B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
 
  为方便从化街口和萝岗镇龙的居民能不在新和换乘就直接进入市区,结合初期的客流量较小的考虑,建成开通初期,十四号线一期将运行嘉禾望岗至街口段,而知识城支线与十四号线也贯通运营,即运行嘉禾望岗至镇龙段。
 
  地铁公司介绍,十四号线一期在建成开通后可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组团规划,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另外结合全线综合考虑、远期运行计划以及通过对列车运行的仿真模拟,在东平、太和、钟落潭、太平、邓村等5座车站设置越行站供快车越行通过。届时,从从化街口上车的乘客,乘坐快车最快1小时可到达位于市中心的纪念堂站,将大大缩短行程。
 
  部分工点已进场有望2016年底开通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线路经过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铁公司表示,根据已经建成的二号线及三号线施工经验,十四号线一期经过的白云区地区基岩主要为石灰岩,地下岩溶发育,穿越多个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渗水量大,因此在施工前对地质的详勘将作为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踏勘,十四号线一期基本沿既有105国道敷设,两侧管线比较多、房屋密集,而且沿105国道有多处横跨高压走廊,给管线迁改和工程实施带来较大难度。
 
  地铁公司介绍,在施工中将在沿线各车站及区间认真研究有针对性的方案,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对周边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用气、用水等影响;在高架站敷设时,将协调高压走廊的迁改或提升,通过最大努力保证高架车站、区间和高压走廊不发生冲突,同时还将采取较好的减振降噪措施。
 
  截至2014年2月,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初步设计预审查已经完成;土建工程监理和大部分施工招标已完成;13座车站中,1个车站(江埔站)即将开始围护结构施工;12个区间中,1个区间(邓村至江埔区间)即将进行围护结构施工;邓村车辆段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知识城支线工程全线初步设计预审查已完成;土建工程监理和施工招标已完成;9座车站中,康大站即将开始围护结构施工,其余车站、区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不久前的广州“两会”上,广州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如果征地拆迁进展顺利,十四号线一期有望在2016年底开通。
 
  十四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54公里,设13座车站,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知识城支线线路全长约22公里,设9座车站。两条线路均采用最高时速120公里的6节编组B型车。
 
  相关重点地铁站安检机上岗
 
  南方日报讯 (记者/胡良光 实习生/袁桂麟)全国“两会”期间,地铁进一步强化安保。昨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人工手持机器抽检外,广州地铁一些重点站各自启用了1台安检机,对携带背包、大件行李等物品的乘客进行检查。今后地铁安检会否常态化,目前暂不得而知。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地铁已悄然加强安保,增加安保人员,加强抽检力度;针对重点站点,如大的换乘站、靠近交通站场的站点,还重新启用了亚运时期的X光安检机。
 
  17时40分左右,记者走访地铁体育西站发现,临近A、E出入口处配备了一台安检机,旁边广播提示乘客配合安检工作,周围有7名地铁工作人员协助进行安检。在其它没有安检机的出入口,工作人员则手持安检机站岗。大约15分钟后,体育西站迎来下班高峰客流,除安检机通道外,工作人员还在旁边开出一条通道缓解客流。不过,旁边进站通道安检并不是很严格,只让部分乘客打开包看一眼,很多乘客则直接进站。
 
  客流密集的公园前地铁站,也仅在临近D、E、F方向的闸机出入口设置了1台安检机,同样配备了七八名工作人员,其安检工作较为细致。工作人员在旁提示:背包、带有大件物品和行李箱的乘客都需经过安检机器,带小包的乘客可以从旁边的通道进站。在旁边的通道中,有两名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安检器进行检查,基本上没有漏网的乘客。在广州东站、客村等重点站,也配备了安检机与众多人力。在地铁客流高峰期,安检机的设置明显减慢了乘客进站速度。不少乘客虽对地铁安检强化不知情,但表示很有必要可以理解。
 
  据了解,此次地铁安检并不像亚运会期间全覆盖,比如燕塘、岗顶等站点均没设安检机,只由工作人员手持机器抽检。今后地铁安检会否常态化,目前暂不明晰。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地铁快车后年开进从化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从化人民翘首以盼的地铁十四号线一期终于可以动工建设了!记者昨日从地铁公司获悉,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省发改委批复。其中,十四号线一期在建成开通后可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届时,从化乘客坐快车最快1小时可到达中山纪念堂站。

 
  设计广州地铁首座高架换乘站
 
  继上月地铁二十一号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之后,地铁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获省发改委批复。
 
  据了解,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嘉禾望岗站,沿规划永石路、105国道敷设,止于从化街口,线路全长约54公里。全线设13座车站,其中高架站7座;知识城支线工程始于新和站,沿九龙大道敷设,止于镇龙,线路长约22公里,设9座车站(不含新和站)。
 
  根据目前规划,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建成后可与多条线路换乘。十四号线一期在嘉禾望岗站与二、三号线换乘,在新和站与知识城支线换乘;知识城支线在镇龙站与二十一号线换乘。
 
  记者注意到,以往的线路中,广州地铁的换乘站主要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地下站与地下站换乘(如公园前站、客村站),一种是地下站与高架站换乘(如坦尾站),而十四号线一期与知识城支线这两条线路可以在新和站直接通过高架换乘。
 
  地铁公司解释,新和站为高架平行双岛四线站,两线采用同站台平行换乘的形式,换乘功能便捷,这也将成为广州地铁首座高架换乘车站。
 
  快车越行通过5个站
 
  据介绍,十四号线一期工程的功能定位为服务于从化与中心区的快速联系,以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为重点,兼顾白云区、从化市沿线组团发展引导的功能;知识城支线功能定位为服务于知识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同时兼顾知识城组团间的发展引导功能。作为广州市北部城市的放射线,十四号线对时空要求比较高,根据总体规划及线网规划,副中心及外围组团的客流到达市中心将控制在1小时以内。
 
  根据规划部门的客流预测,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建成开通后,两线初期日均客运量共约25万人次,将配属30列6节编组的B型车,最高运行时速120公里。
 
  为方便从化街口和萝岗镇龙的居民能不在新和换乘就直接进入市区,结合初期的客流量较小的考虑,建成开通初期,十四号线一期将运行嘉禾望岗至街口段,而知识城支线与十四号线也贯通运营,即运行嘉禾望岗至镇龙段。
 
  地铁公司介绍,十四号线一期在建成开通后可采用快慢车模式运行,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组团规划,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另外结合全线综合考虑、远期运行计划以及通过对列车运行的仿真模拟,在东平、太和、钟落潭、太平、邓村等5座车站设置越行站供快车越行通过。届时,从从化街口上车的乘客,乘坐快车最快1小时可到达位于市中心的纪念堂站,将大大缩短行程。
 
  部分工点已进场有望2016年底开通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线路经过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铁公司表示,根据已经建成的二号线及三号线施工经验,十四号线一期经过的白云区地区基岩主要为石灰岩,地下岩溶发育,穿越多个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渗水量大,因此在施工前对地质的详勘将作为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踏勘,十四号线一期基本沿既有105国道敷设,两侧管线比较多、房屋密集,而且沿105国道有多处横跨高压走廊,给管线迁改和工程实施带来较大难度。
 
  地铁公司介绍,在施工中将在沿线各车站及区间认真研究有针对性的方案,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对周边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用气、用水等影响;在高架站敷设时,将协调高压走廊的迁改或提升,通过最大努力保证高架车站、区间和高压走廊不发生冲突,同时还将采取较好的减振降噪措施。
 
  截至2014年2月,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初步设计预审查已经完成;土建工程监理和大部分施工招标已完成;13座车站中,1个车站(江埔站)即将开始围护结构施工;12个区间中,1个区间(邓村至江埔区间)即将进行围护结构施工;邓村车辆段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知识城支线工程全线初步设计预审查已完成;土建工程监理和施工招标已完成;9座车站中,康大站即将开始围护结构施工,其余车站、区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不久前的广州“两会”上,广州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如果征地拆迁进展顺利,十四号线一期有望在2016年底开通。
 
  十四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54公里,设13座车站,快车只停嘉禾望岗、新和、江埔、街口4座车站。知识城支线线路全长约22公里,设9座车站。两条线路均采用最高时速120公里的6节编组B型车。
 
  相关重点地铁站安检机上岗
 
  南方日报讯 (记者/胡良光 实习生/袁桂麟)全国“两会”期间,地铁进一步强化安保。昨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人工手持机器抽检外,广州地铁一些重点站各自启用了1台安检机,对携带背包、大件行李等物品的乘客进行检查。今后地铁安检会否常态化,目前暂不得而知。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地铁已悄然加强安保,增加安保人员,加强抽检力度;针对重点站点,如大的换乘站、靠近交通站场的站点,还重新启用了亚运时期的X光安检机。
 
  17时40分左右,记者走访地铁体育西站发现,临近A、E出入口处配备了一台安检机,旁边广播提示乘客配合安检工作,周围有7名地铁工作人员协助进行安检。在其它没有安检机的出入口,工作人员则手持安检机站岗。大约15分钟后,体育西站迎来下班高峰客流,除安检机通道外,工作人员还在旁边开出一条通道缓解客流。不过,旁边进站通道安检并不是很严格,只让部分乘客打开包看一眼,很多乘客则直接进站。
 
  客流密集的公园前地铁站,也仅在临近D、E、F方向的闸机出入口设置了1台安检机,同样配备了七八名工作人员,其安检工作较为细致。工作人员在旁提示:背包、带有大件物品和行李箱的乘客都需经过安检机器,带小包的乘客可以从旁边的通道进站。在旁边的通道中,有两名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安检器进行检查,基本上没有漏网的乘客。在广州东站、客村等重点站,也配备了安检机与众多人力。在地铁客流高峰期,安检机的设置明显减慢了乘客进站速度。不少乘客虽对地铁安检强化不知情,但表示很有必要可以理解。
 
  据了解,此次地铁安检并不像亚运会期间全覆盖,比如燕塘、岗顶等站点均没设安检机,只由工作人员手持机器抽检。今后地铁安检会否常态化,目前暂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