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少城市修地铁 花钱多盈利难为啥还争着建
2016-11-16 来源:东方今报
本文摘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12个城市地铁的运营状况统计显示,运营线路总收支比为54%,各地地铁普遍入不敷出。那为何还有这么多城市热衷建呢?
坊间有句话:十九世纪修大桥,二十世纪建高楼,二十一世纪开发地下交通资源。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2座城市地铁建设规划获批,规划总里程约8600公里。
从城市分布看,既有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又有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还包括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苏州、东莞、佛山、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芜湖、洛阳等经济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
也就是说,如今中国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地下全被地铁攻占,甚至连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也加入“地铁俱乐部”。
论省份,“第二富”江苏建地铁城市最多,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和南通6个;而首富广东排老二,有广、深、佛、莞4城;浙江老三,有杭州、宁波和绍兴3个;而河南与福建、山东、辽宁、安徽5省均是各有2个城市,其中福建、山东和辽宁都是“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组合,安徽和河南则均是“省会+第二大城市”的组合。
为啥广东那么有钱修地铁却没第二富江苏多?专家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相比江苏,广东富得最不匀称,2015年仅广、深、莞、佛4城的GDP之和就占去全省总量近七成。而江苏就不一样,富得均衡,如南通2015年GDP达6148.4亿元,居全国第22位;徐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心市区人口就已超百万。
投资上看,一线城市仍是大户,例如北、上、广、深投资之和占总量的19%,而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投资之和占总量的43%。
运营上,截至目前,全国28座城市开通运营地铁,线路约3400公里(不含磁浮交通和现代有轨电车)。
继洛阳、绍兴、芜湖之后,未来修地铁的城市还将增加。去年4月,新华社报道称,预计到2020年,符合建地铁标准的城市也将增加到50个左右。
什么样的城市适合造地铁?
目前,我国城市修地铁使用的标准仍是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符合4条硬标准:城区人口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这4个硬条件里,专家分析,人口规模和线路流量相对要比GDP和财政收入更具决定性作用。
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批建地铁项目现扎堆现象。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透露,审批权下放两年,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17个城市共批准了39个项目,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如四川的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也要排队修地铁。
2015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又下发《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首次从日均客流量、资本金比例等方面对地铁建设提出量化要求: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
此通知一出,有专家解读说,实质上是在给全国各地的地铁兴建热潮“踩刹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地方对修建地铁“热情高涨”,背后还是“GDP挂帅”的想法作祟。据他介绍,按目前统计,每投1亿元地铁建设资金就可拉动约2.6亿元的GDP增长。
建地铁平均每公里投7亿钱从哪来?
民间议论,建条地铁全是靠钱堆出来的。
从“201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传出消息,2014年,中国内地36个城市修地铁,共投资2857亿元,日均超7.8亿元。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地铁成本平均每公里达7亿元左右,整个行业最缺的就是钱。“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和间接融资,运营主要靠财政补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透露,“十三五”期间地铁投资将超2万亿元。搞活投融资机制,胡祖才提了4点:因地制宜选择投融资模式,树立外溢效益反哺轨道交通,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
现实是目前大部分城市制定地铁建设专项资金政策,地方政府每年集中财力拨付资金用于建地铁和还本付息;部分城市则学香港“轨道+物业”的盈利模式,通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与上盖物业的开发收益,来补建地铁的“窟窿”。
花钱多盈利难为啥还争着建
地铁建着吃力,运营起来也很难挣到钱。
因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12个城市地铁的运营状况统计显示,运营线路总收支比为54%,各地地铁普遍入不敷出。
那为何还有这么多城市热衷建呢?
大家常见的原因分析是,城镇化建设使得城区人口暴增,加之汽车的日益普及,两者使得城市地面交通严重“超载”,没办法只得向地下寻出路。
还有专家认为,在稳增长仍需投资主打的情况下,建地铁是最贴近供给需求的领域。现实的情况是工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需求不旺,只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仍有较大的空间。
有目共睹的现象是“同等级别的城市,一个城市建了地铁,另一个城市没建地铁,经济发展的增速就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具有全天候、运费低、节能环保、快捷安全、行车密度大、载客能力强等优势的地铁,就兴盛起来。
如何绕过“门面工程”陷阱
“非轨道,不城市;无地铁,不档次。”建地铁,都知道对城市重要,但也有声音质疑陷入某种盲目的怪圈。
《经济日报》曾发表评论称,从建设层面看,较之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地铁建设造价昂贵,前期投资巨大,难以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对地方政府筹资能力是个考验。从运营层面看,地铁本身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在票价制定方面面临一定的价格约束,世界范围内的不少地铁都在亏损运营,需要政府财政补贴。“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建设地铁项目时,必须考虑后续运营的问题”。
今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有段话给地铁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地铁建设费用快速上涨,各城市不要盲目攀比,应根据自身经济、财政实力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要,发展多层次轨道交通。”
国家发改委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综合交通院TOD研究专家段心凯的建议则相对更清晰一些:“各个城市要考虑如何与城市群发展模式、主城与卫星城新城及周围城镇的发展协调起来,以及多层次轨道交通内部如市郊铁路与地铁之间如何衔接,通过机制建设和利益协调来真正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 上一篇:铁路运力偏紧 部分线路煤炭运价上浮10%
- 下一篇:李小鹏会见伊朗客人
相关文章
- 黔张常铁路大寨2#隧道顺利贯通2017-10-26
- "心绘嗨一程"地铁出行少儿海报大赛正式启动 2016-10-21
- 北京新机场与高铁地铁“零换乘” 下地铁走50米就值机2016-10-11
- 我国首台新型隧道掘进机用于青岛地铁2016-08-30
- 四川13个项目入交通三年行动计划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