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 企业资讯 > 内容

吉熙安:穿越海拔最高,遍布国内重大铁路工程

2016-12-13 来源:南海科技
本文摘要:在吉熙安的公司里,有两间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中一间,是受聘于公司的“雷清泉院士工作室”,以中国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命名,也是南海首个院士工作室。
  青藏铁路、
  武广、京沪、哈大、
  沪杭、京九、兰新高铁……
  海南东环线、
  广珠轻轨、
  广佛地铁…
  这些国内重大铁路工程,
  都陆陆续续出现印有“GCA”标志的电缆附件。
  曾有一个采购商的电话打到了吉熙安公司,
  询问“你们这里有GCA这个型号的产品吗?”
  他们这才发现市场普遍认可GCA,
  其实就是吉熙安的简称。
 
  ●从1990年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硅橡胶预制式电缆头,打破依赖外国进口局面;
  ●到2006年拳头产品“35kV全冷缩电缆附件”,打败西门子、3M等品牌中标,成为唯一铺设到青藏铁路海拔最高路段的电缆附件;
  ●再到2009年,收获武广高铁全线的电缆附件独家供应和安装权……
  ●吉熙安穿越高原一路走来,回忆竞争这些项目的过程,技术骨干龙莉英至今仍然觉得犹如一场战役,胜利的果实都源自每个技术员“专注且高强度作战”。
 
  天路上的“南海制造”
  专注研发填补市场空白
 
  就拿武广高铁来说,若平均时速要达到350公里,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就相应提高,全线需要使用27.5kV的电气化铁道用电缆附件。

 
  而在当时,27.5kV电缆附件在国内外都是空白,最难的是,其还要适用于国内各种极端环境,比如东北的严寒、西藏的高寒、海南的高盐雾,这对产品的结构、密封性要求颇高。
  27.5kV产品的研发成立了专项研发及市场小组,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亲自指导,被龙莉英称为“最专注的一个自主研发”,例如一组模拟严酷环境试验,需集中精力持续20多天且不能中断一秒,否则数据全部作废,技术员们把沙发搬进了试验室,睡觉都在里头解决。最长的一次,龙莉英在里面连续熬了5天。

 
  再如承担青藏铁路最艰难、海拔最高的二期电缆工程,18名吉熙安工程师深入高原施工,在缺氧等恶劣环境下连续作战两个月,将450公里的电缆附件工程如愿铺设在了海拔4500多米高的唐古拉山、雁石坪、沱沱河等地,雄伟的“天路”深深烙印下了“南海制造”的不懈奋斗。
 
  设立“劳模创新室”
  8人获评南海高层次人才
 
  在吉熙安的公司里,有两间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中一间,是受聘于公司的“雷清泉院士工作室”,以中国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命名,也是南海首个院士工作室。
  另外一间叫“龙莉英劳模创新室”,龙莉英,则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骨干。
 
  在很多吉熙安员工心目中,与院士工作室“齐名”的龙莉英劳模创新室十分“激励人心”,因为这家企业除了给一线技术员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以此体现出尊重、礼遇一线技术员,重视技术创新的文化底色。
  不断地自主创新和尊重技术员的“匠人文化”让吉熙安近30年驰骋市场尖端,并成长了一批“龙莉英型劳模”,工作室36位“劳模”中,有8人被评为南海高层次人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层出不穷,如今吉熙安已获得近百项专利,鼓励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有三项专利。就连非科班出身的吉熙安董事长,后来也投身研发,他一人就有12项个人专利压身。
  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埋头于品质创新的吉熙安“劳模们”一贯低调务实,也浸染着这家企业,培育了其独特的“劳模”气质。
 
  坐拥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2008年4月,经过整整一年的建设,吉熙安筹建国内最大的500kV超高压试验室投入使用。
  3年后,这个设立在公司内的试验室被评为“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压输配电电缆附件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110kV~500kV系列超高压电缆附件等共性产品的研发、试验和检测工作。而全面提升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全系列电缆附件的生产技术和检测试验水平,也是该实验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除此外,吉熙安还设立了理化实验室,配备激光打标机、无转子硫化仪、高电压起痕试验仪、耐电压强度测试仪、数显粘度计、显微镜、分析天平、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影像测量仪等试验仪器,并具备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
  从高压电缆附件,到铁路专用产品。如今,印着“GCA”型号的产品不仅遍布国内电力局、铁路重点工程,还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各地。而GCA自主研发的产品,也有多项成果被列入当年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
  也许,吉熙安的成功除了拥有专注的匠人精神,其鼓励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创新的魄力与投入,也成为吉熙安克服项目难关、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法宝。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吉熙安:穿越海拔最高,遍布国内重大铁路工程

南海科技

  青藏铁路、

  武广、京沪、哈大、
  沪杭、京九、兰新高铁……
  海南东环线、
  广珠轻轨、
  广佛地铁…
  这些国内重大铁路工程,
  都陆陆续续出现印有“GCA”标志的电缆附件。
  曾有一个采购商的电话打到了吉熙安公司,
  询问“你们这里有GCA这个型号的产品吗?”
  他们这才发现市场普遍认可GCA,
  其实就是吉熙安的简称。
 
  ●从1990年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硅橡胶预制式电缆头,打破依赖外国进口局面;
  ●到2006年拳头产品“35kV全冷缩电缆附件”,打败西门子、3M等品牌中标,成为唯一铺设到青藏铁路海拔最高路段的电缆附件;
  ●再到2009年,收获武广高铁全线的电缆附件独家供应和安装权……
  ●吉熙安穿越高原一路走来,回忆竞争这些项目的过程,技术骨干龙莉英至今仍然觉得犹如一场战役,胜利的果实都源自每个技术员“专注且高强度作战”。
 
  天路上的“南海制造”
  专注研发填补市场空白
 
  就拿武广高铁来说,若平均时速要达到350公里,对电力供应的要求就相应提高,全线需要使用27.5kV的电气化铁道用电缆附件。

 
  而在当时,27.5kV电缆附件在国内外都是空白,最难的是,其还要适用于国内各种极端环境,比如东北的严寒、西藏的高寒、海南的高盐雾,这对产品的结构、密封性要求颇高。
  27.5kV产品的研发成立了专项研发及市场小组,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亲自指导,被龙莉英称为“最专注的一个自主研发”,例如一组模拟严酷环境试验,需集中精力持续20多天且不能中断一秒,否则数据全部作废,技术员们把沙发搬进了试验室,睡觉都在里头解决。最长的一次,龙莉英在里面连续熬了5天。

 
  再如承担青藏铁路最艰难、海拔最高的二期电缆工程,18名吉熙安工程师深入高原施工,在缺氧等恶劣环境下连续作战两个月,将450公里的电缆附件工程如愿铺设在了海拔4500多米高的唐古拉山、雁石坪、沱沱河等地,雄伟的“天路”深深烙印下了“南海制造”的不懈奋斗。
 
  设立“劳模创新室”
  8人获评南海高层次人才
 
  在吉熙安的公司里,有两间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其中一间,是受聘于公司的“雷清泉院士工作室”,以中国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命名,也是南海首个院士工作室。
  另外一间叫“龙莉英劳模创新室”,龙莉英,则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骨干。
 
  在很多吉熙安员工心目中,与院士工作室“齐名”的龙莉英劳模创新室十分“激励人心”,因为这家企业除了给一线技术员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以此体现出尊重、礼遇一线技术员,重视技术创新的文化底色。
  不断地自主创新和尊重技术员的“匠人文化”让吉熙安近30年驰骋市场尖端,并成长了一批“龙莉英型劳模”,工作室36位“劳模”中,有8人被评为南海高层次人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层出不穷,如今吉熙安已获得近百项专利,鼓励技术人员每年至少有三项专利。就连非科班出身的吉熙安董事长,后来也投身研发,他一人就有12项个人专利压身。
  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埋头于品质创新的吉熙安“劳模们”一贯低调务实,也浸染着这家企业,培育了其独特的“劳模”气质。
 
  坐拥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2008年4月,经过整整一年的建设,吉熙安筹建国内最大的500kV超高压试验室投入使用。
  3年后,这个设立在公司内的试验室被评为“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压输配电电缆附件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110kV~500kV系列超高压电缆附件等共性产品的研发、试验和检测工作。而全面提升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全系列电缆附件的生产技术和检测试验水平,也是该实验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除此外,吉熙安还设立了理化实验室,配备激光打标机、无转子硫化仪、高电压起痕试验仪、耐电压强度测试仪、数显粘度计、显微镜、分析天平、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影像测量仪等试验仪器,并具备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
  从高压电缆附件,到铁路专用产品。如今,印着“GCA”型号的产品不仅遍布国内电力局、铁路重点工程,还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各地。而GCA自主研发的产品,也有多项成果被列入当年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
  也许,吉熙安的成功除了拥有专注的匠人精神,其鼓励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创新的魄力与投入,也成为吉熙安克服项目难关、填补市场空白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