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路民营化出现的不平衡
2017-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由于本州人口密度极高,客源充沛,再加上车站的深度开发,所以铁路公司的效益非常突出,民营后,“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而北海道、四国和九州三家公司因人口稀少,客源有限,经营就像个漏水的桶,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1987年4月,为提高经营效率,减少巨额亏损,提升服务质量,日本政府将国营的日本铁路公司(JapanRailway简称JR)改为民营企业。转眼30年过去了。民营化效率如何呢?
在国营铁路公司时代,由于每年亏损高达1万亿日元,为填补窟窿只能涨价,而这势必让乘客用脚投票,选择飞机或长途大巴,客源流失导致亏损进一步加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没有选择,只能实施民营化。
当时,民营化的具体做法是打破原先的一家独营局面,首先把客运和货运分开,而客运又按地域划分。本州因地域辽阔,分为三家公司:以东京为首的东日本公司(JR东日本)、以名古屋为首的东海公司(JR东海)和以大阪为首的西日本公司(JR西日本)。此外,在北海道、四国和九州这三个岛屿各成立一家公司,这就是目前的6家客运公司和1家货运公司体制。拆分的初衷是为了形成竞争,提升服务质量。
本州的三家公司都在1997年以前上市的,原先由政府持有的股份也都全部售出,这样就完全实现了民营化。九州铁路公司也于去年10月上市,但北海道和四国那两家公司却根本无法指望能上市了。
就减少巨额赤字而言,民营化似乎正在实现这个目标,累计债务额已从1987年3月底的37.1万亿日元降低至2015年底的17.8万亿日元。在民营化之际,JR东日本、JR东海、JR西日本和JR货运这4家公司实际上承担了近15万亿日元的债务,截至去年底,上述4家公司的长期债务合计约7万亿日元。剔除以上15万亿以外的债务,本打算通过出售国营铁路公司拥有的土地来偿还,但不期而至的经济泡沫破灭使地价跳水,这一计划泡了汤。于是,到1998年只能将24万亿债务作为国家借款,开始用税收来偿还,剩下的这些债务预计要到2058年才能还清。
由于各铁路公司都在挖掘车站的商业潜力上大做文章,这一块收入扶摇直上。1987年3月底,原国营铁路公司的非运输收入仅2223亿日元,而去年3月底已猛增至21479亿日元,几乎是原先的10倍。按理,经过30年的发展,铁路运营里程理应显著增加。但增加的仅为新干线,铁路运营里程却从21189公里减少到20117公里。减少的1000多公里线路完全是因为亏损而停运的。
实施民营化以来,由于本州人口密度极高,客源充沛,再加上车站的深度开发,所以铁路公司的效益非常突出,真可说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而北海道、四国和九州三家公司因人口稀少,客源有限,扭亏为盈的任务非常艰巨。用北海道铁路公司老总的话来说,这家公司的经营就像是个漏水的桶,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由于东京圈人口占了全日本三成,所以JR东日本简直就是棵摇钱树,本年度营收预计可达28780亿日元,JR东海和JR西日本也分别为17360亿日元和14455亿日元。而JR九州只有3814亿日元,JR北海道1695亿日元,JR四国只有可怜的500亿日元,还不到JR东日本的五十六分之一。这种状况是无法通过人为努力改变的,这是由客流量决定的,2015年JR东日本客流量高达63.6万亿人次,而JR四国仅4611万人次,不到前者的1%,JR四国公司1996年营运收入还有370亿日元,2009年已降至229亿日元,此后始终低迷不振。至于货运公司,原先也持续亏损,如今因网购猛增带动了铁路货运增长,本年度可望扭亏为盈,但其营收也仅1920亿日元。
日本铁路的服务上乘和安全准点在全世界都有上佳口碑,但也还有掉链子的地方。例如一旦发生事故暂停运行,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排除故障,恢复运行。若与私营铁路公司相比,则JR各公司的服务更有不小差距。如东京环形线山手线早高峰发车频率居然还不如国营时代。30年来这条线的乘客不知增加了多少,早高峰期间车厢内的拥挤可想而知,通勤成了“痛勤”。此外,私营铁路公司各车站为防止拥挤,上车乘客与下车乘客截然分开。而JR各公司的车站却没有这样的设计,以致早高峰期站台人满为患。即便效益彰显的JR东日本公司和JR东海公司,至今也未能在站台与轨道之间安装屏蔽门,这就难以杜绝安全隐患。
日本政府在民营化之前已估计到北海道、四国和九州这三个岛屿上的铁路经营会面临一定困难,遂设立了1.3万亿日元的“稳定经营基金”,以这笔基金每年7.3%的经营收入来弥补亏损。但因泡沫经济破灭导致利率急剧走低,这一方案也未能如愿。
如今,北海道和四国这两家公司的经营步履维艰,北海道公司老总坦承,公司一半以上的线路已难以为继,个别线路每车次乘客仅5.3人次!言下之意如政府不出手相助,就只有停运了。而在民营化之前,自民党曾信誓旦旦地承诺:绝不会废弃亏损路线,国民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