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中国铁路春运进入“四化”新时代

2018-02-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摘要:40年前,邓小平在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时,曾发出感慨“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0年后,千万中国人乘坐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回家过年,盼望着这世界上最快的列车跑得更快,好让自己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40年前,邓小平在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时,曾发出感慨“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0年后,千万中国人乘坐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回家过年,盼望着这世界上最快的列车跑得更快,好让自己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时光的列车载着13亿中国人,又到了“回家时间”。乘坐的火车变了,购票的体验变了,乘车的环境变了……似乎在不经意间,中国铁路已然进入“四化”新时代。


  高铁化春运,动车组占列车总数6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将在2018年春运成为现实。


  春运期间,北京至太原、西安、成都、沈阳,上海至昆明、厦门、合肥,南京至南宁,深圳至重庆,广州至兰州等方向都将开行“复兴号”。“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区直辖市都将能看到‘复兴号’的身影。”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12月,随着西安至成都高铁、石家庄至济南高铁、沪昆高铁昆明至贵阳段先后开通运营,“2017年高铁新增3038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2013年至2017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1.57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说。


  2017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0.39亿人,其中动车组发送17.13亿人,占比56.4%。“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每天开行高铁动车组5600余列,占列车总数的65%。乘高铁动车组出行的旅客预计将超过60%,这一点在节前春运重点地区北上广尤为明显。围绕列车服务标准、广播、宣传品、备品规范建设,我们将推行‘复兴号’动车组标准化服务,打造‘复兴号’服务品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中国高铁一年开通的高铁长度就超过日本新干线的总和,平均每天新增8公里高铁。高铁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众多铁路人的艰苦付出。


  以西成高铁为例,作为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它将西安至成都的铁路运行时间,从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到3个半小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正式成为历史。西成高铁最难的段落之一在宁陕段,线路穿越大秦岭山脉,其中大秦岭天华山隧道是我国第一条贯穿南北两个地理环境的隧道,也是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负责建设隧道的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西成高铁项目经理朱新广告诉记者,建设过程中难题非常多,“高铁开通后列车只需要几分钟,但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为修建这30多公里的线路,光施工便道就修筑了140多公里。”


  2月1日,全国春运第一天,北京南站站台,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准备上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陈剑/摄


  创新化春运,“复兴号”奔驰祖国各地


  与高铁建设相比,“复兴号”受到的关注明显更高,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名动世界。2017年5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并实现350公里的运营时速。时隔6年后,中国凭借“复兴号”重新夺回高铁运营时速最快的王冠。


  “‘复兴号’标志着铁路成套技术装备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先进行列。”陆东福说。“复兴号”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复兴号”设有智能化感知系统,并建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此外,还增设了碰撞吸能装置。


  “‘复兴号’比‘和谐号’监测点多了500多个,一秒钟可记录100万个数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陶桂东说,京沪高铁单程1318公里,“记录的数据多达300多兆,相当于一趟存了200本《红楼梦》。”


  “‘复兴号’坐着很舒服,火车上能充电、能WiFi上网,过隧道或列车交会时耳压也不大。”作为资深铁路迷,老徐说他乘坐过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铁,但“没有任何高铁的乘坐感觉比‘复兴号’更好”。


  相对于“和谐号”,“复兴号”实现了全面自主化,“特别是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表明中国具备设计制造满足世界各国不同需求动车组的能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阳说。


  “复兴号”只是中国铁路全面变革、跨入新时代的一个缩影。2017年,中国铁路相继实现微信购票、刷脸进站、互联网订餐等诸多国外没有的智能出行方式,此外,还进行了民营控股高铁、常旅客会员服务、18个铁路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等多项改革。


  “2018年,铁路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中国智能高铁。”陆东福说。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京张高铁将首次应用自动化驾驶技术,配备了智能供电系统和高速铁路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列车运营、指挥、调度、故障监测等以往需要依靠人力进行的全流程工作,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完成。


  智能化春运,让旅客出行更舒适


  2018年春运,铁路的服务进入智能化时代。在全国经停列车数量最多的车站——广州南站,站内拥有近百个功能区域进出口,要在如此庞大、人员众多的车站找人、找地方或者找车,以往都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春运前,“智慧广州南站”微信公众号开通,旅客只要手机关注“智慧广州南站”公众号,打开蓝牙,就能使用最新最智能的广州南站室内定位导航系统,无论是乘地铁、网约车、计程车,还是城际交通、自驾车的旅客,都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目的地。


  旅客进入广州南站后,打开导航模块就能分享位置,双方各自所在的位置一目了然。只要点击对方头像就可查看对方位置,双击对方头像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条路线。此外,该系统还能帮助旅客寻找附近的售票点、美食、地铁口、停车场、洗手间等,自动生成导引路线。


  利用这一系统,旅客在广州南站还可以实现反向寻车。接客或送客后返回时,只要有车牌号码或车位号码信息,使用者即可获得车辆停放的精准位置以及推荐线路。“我们日前投入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开启第二扇屏蔽门应用的就是这套系统。目前,人脸数据云可以实现黑名单报警、抓拍库检索、以脸搜脸、人员轨迹分析等众多功能。”广州南站新闻发言人、党委副书记刘慧说。


  类似的智能化手段在武汉、郑州、长沙等地也将投入春运。在武汉火车站东、西两个进站口,32个“刷脸进站通道”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检票通道。“旅客只要在终端上刷一下车票和身份证,然后对着摄像头刷一下脸,进站验证就完成了。乘坐高铁列车的旅客甚至只凭身份证和人脸就能进站上车。”武汉火车站站长张在明说。


  在郑州东站,铁路旅客云服务终端春运前正式上岗。该终端承载了包括遗失物品查询及登记、车站导航、免费电话、铁路业务咨询、重点旅客预约、列车信息(列车时刻、正晚点、余票)查询、车站周边等车站业务,并可以实现远程视频人工服务。在长沙火车站,旅客使用闸机进站时,闸机会同步给予语音提示“请在第×候车室候车”,以帮助旅客找对候车室。“今年春运,我们还将投入智能列车上水系统,列车水箱是满是欠一目了然,旅客在车上用水需求将会更有保证。”长沙火
站新闻发言人、副站长刘箐说。


  公益化春运,扶贫绿皮车不忘老乡


  与高铁相比,绿皮车的条件较差,但却是不少老少边穷地区出行的首选。面对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中国铁路在大力推动高铁发展的同时,坚持在老少边穷地区保留公益性绿皮车,守住民生底线。


  1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金沙江河谷的羊旧村又迎来番茄丰收季。“这些天每天都有羊旧村的村民挑着番茄来车站,乘坐6162次列车,到40多公里外的‘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出售。为了让村民能将全部货物搬运上车,原本两分钟的停车时间经常要延长至半个小时。”羊臼河站站长杨学佳笑着说,蔬菜才是这趟车最主要的“乘客”,“一天最多得有十几吨”。


  仅有7节车厢的6162次列车每天清晨从昆明出发去攀枝花,经停的20个站点多为云南的彝族聚居区,全程票价仅为39.5元,两站间最低票价才4元。


  “村里有通往乡上的公路,但火车便宜、准点,村里人出门都坐这趟车,这趟车可是我们的‘扶贫线’‘生命线’。”羊旧村村委会主任李绍伟说,羊旧村多是彝族,种植番茄、四季豆、青笋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像6162次这样的扶贫列车,全国目前开行81对,每年有3000余万人次乘坐。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推出贫困地区精准售票服务,部分车次专门为贫困地区预留车票,以保证这些地区人民的出行。“2018年,铁路将优化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设立无轨车站,进一步方便贫困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陆东福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西部地区(含东北三省)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396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69.4%。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338.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76%。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5年来新增近两万公里,在路网中占比达到70%以上,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亲们也进入了高铁时代。“2018年,中西部铁路投资占比仍会在70%以上。”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把国铁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进入新时代、建立新体制、展示新作为’,让人民都能享受美好旅行生活。”陆东福说。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中国铁路春运进入“四化”新时代

中国青年报

 


  40年前,邓小平在乘坐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时,曾发出感慨“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0年后,千万中国人乘坐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回家过年,盼望着这世界上最快的列车跑得更快,好让自己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


  时光的列车载着13亿中国人,又到了“回家时间”。乘坐的火车变了,购票的体验变了,乘车的环境变了……似乎在不经意间,中国铁路已然进入“四化”新时代。


  高铁化春运,动车组占列车总数6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将在2018年春运成为现实。


  春运期间,北京至太原、西安、成都、沈阳,上海至昆明、厦门、合肥,南京至南宁,深圳至重庆,广州至兰州等方向都将开行“复兴号”。“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区直辖市都将能看到‘复兴号’的身影。”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12月,随着西安至成都高铁、石家庄至济南高铁、沪昆高铁昆明至贵阳段先后开通运营,“2017年高铁新增3038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2013年至2017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1.57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说。


  2017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0.39亿人,其中动车组发送17.13亿人,占比56.4%。“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每天开行高铁动车组5600余列,占列车总数的65%。乘高铁动车组出行的旅客预计将超过60%,这一点在节前春运重点地区北上广尤为明显。围绕列车服务标准、广播、宣传品、备品规范建设,我们将推行‘复兴号’动车组标准化服务,打造‘复兴号’服务品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中国高铁一年开通的高铁长度就超过日本新干线的总和,平均每天新增8公里高铁。高铁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众多铁路人的艰苦付出。


  以西成高铁为例,作为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它将西安至成都的铁路运行时间,从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到3个半小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正式成为历史。西成高铁最难的段落之一在宁陕段,线路穿越大秦岭山脉,其中大秦岭天华山隧道是我国第一条贯穿南北两个地理环境的隧道,也是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负责建设隧道的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西成高铁项目经理朱新广告诉记者,建设过程中难题非常多,“高铁开通后列车只需要几分钟,但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为修建这30多公里的线路,光施工便道就修筑了140多公里。”


  2月1日,全国春运第一天,北京南站站台,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准备上车。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陈剑/摄


  创新化春运,“复兴号”奔驰祖国各地


  与高铁建设相比,“复兴号”受到的关注明显更高,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名动世界。2017年5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并实现350公里的运营时速。时隔6年后,中国凭借“复兴号”重新夺回高铁运营时速最快的王冠。


  “‘复兴号’标志着铁路成套技术装备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先进行列。”陆东福说。“复兴号”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复兴号”设有智能化感知系统,并建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此外,还增设了碰撞吸能装置。


  “‘复兴号’比‘和谐号’监测点多了500多个,一秒钟可记录100万个数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陶桂东说,京沪高铁单程1318公里,“记录的数据多达300多兆,相当于一趟存了200本《红楼梦》。”


  “‘复兴号’坐着很舒服,火车上能充电、能WiFi上网,过隧道或列车交会时耳压也不大。”作为资深铁路迷,老徐说他乘坐过德国、日本等国的高铁,但“没有任何高铁的乘坐感觉比‘复兴号’更好”。


  相对于“和谐号”,“复兴号”实现了全面自主化,“特别是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表明中国具备设计制造满足世界各国不同需求动车组的能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阳说。


  “复兴号”只是中国铁路全面变革、跨入新时代的一个缩影。2017年,中国铁路相继实现微信购票、刷脸进站、互联网订餐等诸多国外没有的智能出行方式,此外,还进行了民营控股高铁、常旅客会员服务、18个铁路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等多项改革。


  “2018年,铁路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中国智能高铁。”陆东福说。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京张高铁将首次应用自动化驾驶技术,配备了智能供电系统和高速铁路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列车运营、指挥、调度、故障监测等以往需要依靠人力进行的全流程工作,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完成。


  智能化春运,让旅客出行更舒适


  2018年春运,铁路的服务进入智能化时代。在全国经停列车数量最多的车站——广州南站,站内拥有近百个功能区域进出口,要在如此庞大、人员众多的车站找人、找地方或者找车,以往都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春运前,“智慧广州南站”微信公众号开通,旅客只要手机关注“智慧广州南站”公众号,打开蓝牙,就能使用最新最智能的广州南站室内定位导航系统,无论是乘地铁、网约车、计程车,还是城际交通、自驾车的旅客,都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目的地。


  旅客进入广州南站后,打开导航模块就能分享位置,双方各自所在的位置一目了然。只要点击对方头像就可查看对方位置,双击对方头像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条路线。此外,该系统还能帮助旅客寻找附近的售票点、美食、地铁口、停车场、洗手间等,自动生成导引路线。


  利用这一系统,旅客在广州南站还可以实现反向寻车。接客或送客后返回时,只要有车牌号码或车位号码信息,使用者即可获得车辆停放的精准位置以及推荐线路。“我们日前投入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开启第二扇屏蔽门应用的就是这套系统。目前,人脸数据云可以实现黑名单报警、抓拍库检索、以脸搜脸、人员轨迹分析等众多功能。”广州南站新闻发言人、党委副书记刘慧说。


  类似的智能化手段在武汉、郑州、长沙等地也将投入春运。在武汉火车站东、西两个进站口,32个“刷脸进站通道”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检票通道。“旅客只要在终端上刷一下车票和身份证,然后对着摄像头刷一下脸,进站验证就完成了。乘坐高铁列车的旅客甚至只凭身份证和人脸就能进站上车。”武汉火车站站长张在明说。


  在郑州东站,铁路旅客云服务终端春运前正式上岗。该终端承载了包括遗失物品查询及登记、车站导航、免费电话、铁路业务咨询、重点旅客预约、列车信息(列车时刻、正晚点、余票)查询、车站周边等车站业务,并可以实现远程视频人工服务。在长沙火车站,旅客使用闸机进站时,闸机会同步给予语音提示“请在第×候车室候车”,以帮助旅客找对候车室。“今年春运,我们还将投入智能列车上水系统,列车水箱是满是欠一目了然,旅客在车上用水需求将会更有保证。”长沙火
站新闻发言人、副站长刘箐说。


  公益化春运,扶贫绿皮车不忘老乡


  与高铁相比,绿皮车的条件较差,但却是不少老少边穷地区出行的首选。面对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中国铁路在大力推动高铁发展的同时,坚持在老少边穷地区保留公益性绿皮车,守住民生底线。


  1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金沙江河谷的羊旧村又迎来番茄丰收季。“这些天每天都有羊旧村的村民挑着番茄来车站,乘坐6162次列车,到40多公里外的‘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出售。为了让村民能将全部货物搬运上车,原本两分钟的停车时间经常要延长至半个小时。”羊臼河站站长杨学佳笑着说,蔬菜才是这趟车最主要的“乘客”,“一天最多得有十几吨”。


  仅有7节车厢的6162次列车每天清晨从昆明出发去攀枝花,经停的20个站点多为云南的彝族聚居区,全程票价仅为39.5元,两站间最低票价才4元。


  “村里有通往乡上的公路,但火车便宜、准点,村里人出门都坐这趟车,这趟车可是我们的‘扶贫线’‘生命线’。”羊旧村村委会主任李绍伟说,羊旧村多是彝族,种植番茄、四季豆、青笋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像6162次这样的扶贫列车,全国目前开行81对,每年有3000余万人次乘坐。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推出贫困地区精准售票服务,部分车次专门为贫困地区预留车票,以保证这些地区人民的出行。“2018年,铁路将优化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方案,设立无轨车站,进一步方便贫困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陆东福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中西部地区(含东北三省)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396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69.4%。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累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338.4亿元,占全国铁路基建投资的76%。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5年来新增近两万公里,在路网中占比达到70%以上,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亲们也进入了高铁时代。“2018年,中西部铁路投资占比仍会在70%以上。”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将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把国铁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进入新时代、建立新体制、展示新作为’,让人民都能享受美好旅行生活。”陆东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