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陷滇南到畅行“天南”
2018-10-23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本文摘要:人还是那些人,货还是那些货,但铁路运输方式的升级,不仅扩大了货物的“朋友圈”,还让更多企业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心仪对象。
人还是那些人,货还是那些货,但铁路运输方式的升级,不仅扩大了货物的“朋友圈”,还让更多企业找到了“门当户对”的心仪对象。
9月25日,从事营销工作30年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车务段蒙自北站专职营销人员段志云,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改革开放以来滇东南地区铁路运输方式的变化,话语中充满自豪和骄傲。
“运力不足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仍处于米轨时代的滇东南铁路运输面临的最大窘境。”他说,“从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迟迟未能建成准轨铁路,发展步伐日益放缓。”
“那时候米轨大多使用25吨敞车、30吨木结构棚车进行装车,人力装运效率低、货损大,发送高价值货物时还得安排人员押运,费时费力又不安全。”段志云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
以80年代末的米轨蒙自站为例,受机车拉运能力、线路坡道、运行时速等因素制约,车站每天装车最多不超过30车900吨。由于准轨和米轨铁路的差异,滇南地区发往省外的货物还需运至王家营站进行换装,一装一卸又得耗费3天至5天时间。有车时没有货、有了货发不出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货物无法大批量运输,不仅满足不了地方企业的发展需要,还极大地影响了铁路物流的口碑。
2012年9月,泛亚铁路东线玉(溪)蒙(自)铁路建成通车,红河州正式接入全国标准轨铁路网,新建成的蒙自北客货运站也同步开通并投入使用。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货场大了、设备先进了、效率提高了,客户满意,我们也高兴。”段志云说。作为滇东南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站,蒙自北站货场面积达45983平方米,单次作业车数达到103车,效率、运力实现了倍数增长。
“特别是集装箱投入使用后,不仅防火防水、坚固密封,还可直接进厂装车,无需到站二次换装,效率高、损耗少,得到了不少客户的青睐。”段志云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
准轨的到来加速了红河州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促进了铁路运输方式的升级。2015年,蒙自北站逐渐由整车发运向集装箱运输过渡,进一步打通了公铁联运短驳通道,扩充了铁路物流的方式和品类,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金星化工厂等老客户的有色金属和化肥钢材等“红河制造”能够快速安全地装箱发运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各国。以往“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米轨,在升级为准轨铁路后变成了高效率快节奏运输的代名词。
“现在只要客户有需求,无论天南海北,我们都能保证第一时间帮客户发运出去。”滇东南地区30年铁路货运的改革发展,不仅让老客户成了“铁哥们”,还增强了像段志云一样的货运人员服务客户的底气。
- 上一篇:三优先”解东北地区燃“煤”之急
- 下一篇:多措并举防控动车组质量安全风险
相关文章
- 万众期盼:双鸭山早日拥抱“高铁时代”2020-07-30
- 乌鲁木齐西站单日接发列车401列创新高2020-07-30
- 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或加站加车2020-07-30
- 铁路挺钢铁脊梁助力国家经济回暖2020-07-29
- 铁路新基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