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40年成就中国速度 铁路让百姓出行更美好

2018-11-21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
本文摘要: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4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4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
 
  40年来,改革开放赢得了人民富足、国家强盛,更为中国号巨轮在复兴的航程上树立了决心和信心,为人类进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案。从1983年,京秦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到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4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这只是中国铁路变革的缩影之一。从当初的绿皮火车,到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再到高铁网发展示意图,我国铁路40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折射出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机车制造业。1949年,我国机车型号多达198种、4069台,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人称中国“万国机车博物馆”,而且基本是蒸汽机车。1974年,东风4型机车出厂标志着我国新一代内燃机车登场,成为40多年前我国铁路机车的主力。墨绿色的车身、黄色的腰带,成为当时铁路的经典标志。虽然解决了自主研发机车的问题,但“绿皮车”速度着实慢。直到1993年初,全国客车平均时速只有48.1公里。体验也不佳,锅炉、电风扇、皮质座椅是经典配置,闷热、缓慢、吵闹是正常现象,“况且况且”的声音陪伴了多少人离家寂寞的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机车技术发展迅速,电力机车出现并实现了铁道牵引技术的转换,列车逐渐升级换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配置了空调、电暖器、布艺海绵的“红皮车”代替了“绿皮车”的主力位置,第一代25G型客车是其中的代表。25G型客车运营时速可达120公里,主要供特快列车使用。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铁路10年间先后6次大提速,机车技术、列车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开展的第六次大提速,在多年开行快速列车并引进外国动车组作高速列车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国品牌高速列车品牌CRH,命名为“和谐号”,快速铁路进一步大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在不断引领铁路改革创新,中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将达到2.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8.6%;电气化铁路里程8.7万公里,电化率68.2%,均居世界第一。而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更是极大的加快和促进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进程。我们已经看到铁路部门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在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前提下,使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而且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同时,中国高铁立足“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坚持“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打开门”向海外国家传授高铁知识和高铁技术,打响了自主牌品,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也在世界各国“播种开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从过去的“交通大国”成为如今的“交通强国”,从过去的技术“引进国”成为如今的技术“输出国”,并跑出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带给百姓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更加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另一个40年,相信中国铁路一定会继续砥砺前行,为百姓铺就更美好的出行之路。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40年成就中国速度 铁路让百姓出行更美好

川北在线原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4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
 
  40年来,改革开放赢得了人民富足、国家强盛,更为中国号巨轮在复兴的航程上树立了决心和信心,为人类进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案。从1983年,京秦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到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4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这只是中国铁路变革的缩影之一。从当初的绿皮火车,到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再到高铁网发展示意图,我国铁路40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折射出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机车制造业。1949年,我国机车型号多达198种、4069台,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人称中国“万国机车博物馆”,而且基本是蒸汽机车。1974年,东风4型机车出厂标志着我国新一代内燃机车登场,成为40多年前我国铁路机车的主力。墨绿色的车身、黄色的腰带,成为当时铁路的经典标志。虽然解决了自主研发机车的问题,但“绿皮车”速度着实慢。直到1993年初,全国客车平均时速只有48.1公里。体验也不佳,锅炉、电风扇、皮质座椅是经典配置,闷热、缓慢、吵闹是正常现象,“况且况且”的声音陪伴了多少人离家寂寞的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机车技术发展迅速,电力机车出现并实现了铁道牵引技术的转换,列车逐渐升级换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配置了空调、电暖器、布艺海绵的“红皮车”代替了“绿皮车”的主力位置,第一代25G型客车是其中的代表。25G型客车运营时速可达120公里,主要供特快列车使用。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铁路10年间先后6次大提速,机车技术、列车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开展的第六次大提速,在多年开行快速列车并引进外国动车组作高速列车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国品牌高速列车品牌CRH,命名为“和谐号”,快速铁路进一步大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在不断引领铁路改革创新,中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将达到2.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8.6%;电气化铁路里程8.7万公里,电化率68.2%,均居世界第一。而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更是极大的加快和促进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进程。我们已经看到铁路部门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在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前提下,使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而且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同时,中国高铁立足“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坚持“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打开门”向海外国家传授高铁知识和高铁技术,打响了自主牌品,凭借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也在世界各国“播种开花”。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从过去的“交通大国”成为如今的“交通强国”,从过去的技术“引进国”成为如今的技术“输出国”,并跑出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带给百姓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更加强大的民族自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另一个40年,相信中国铁路一定会继续砥砺前行,为百姓铺就更美好的出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