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高铁时代”彻底改变你我生活
2018-12-17 来源:南京日报
本文摘要: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南京全面迈入“高铁时代”。随着一批时速300公里高等级铁路建成,南京到上海、到杭州都只要1个多小时,成为助推长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新引擎。南京到北京也仅需4小时,3—5分钟就有一趟车,实现了铁路“公交化”。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南京全面迈入“高铁时代”。随着一批时速300公里高等级铁路建成,南京到上海、到杭州都只要1个多小时,成为助推长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新引擎。南京到北京也仅需4小时,3—5分钟就有一趟车,实现了铁路“公交化”。
2017年9月21日,高铁再次提速。南京南站开行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率先实现了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
“以前没有高铁,南京到北京每天仅十余趟普速列车,如今京沪高铁每天有80多趟动车组列车往返南京和北京,旅客到发量近3万人,较之前普速列车增长3倍多。到北京可当日往返,一个小长假就够来次北京深度游。”上铁集团公司南京站客运车间主任刘继武说。
“公交化”运行的高铁,大大增强了南京与周边城市间的“同城效应”,形成了一个个都市群。这些都市群同时又是南京的“一小时通勤圈”,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在这个圈里,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地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候鸟式”生活。“南京居住、上海工作”“南京工作、芜湖居住”的城际生活模式越来越普遍。
据南京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南京“双城婚姻”登记人数连续5年均超过2万对。
出行的便利也让南京人在节假日“越走越远”。今年“十一”黄金周,铁路南京站共发送旅客223万人次,乘坐动车、高铁出行的旅客,占到总客发量的八成以上。南京南站国庆节当天发送旅客突破33万大关,再破南京铁路单日客发历史新纪录。
陈恩蔚在南京站当了32年的售票员。她回忆说,当年左右两个票柜被分成240个小格子,每个里面可以放100张“硬板票”。旅客来买票,售票员需要从小格子里拿出对应的车票,先用针孔打印机打印出年月日,盖上车次,再将写有座位号的小纸片贴在车票的背面,一张票才能售出。如果没有对应的车票,售票员还需要手写一张“区段票”。
陈恩蔚说,当旅客报出目的地时,售票员的脑子里就要迅速生成公里数、票价,虽然她的错误率比较低,但有一次还是出错了一张去银川的票,让她赔了109元。
1996年初,南京站成为全国最早出售计算机软纸车票的车站。陈恩蔚迎来了她的第一台“386”电脑。她更想不到,2001年9月18日,全国第一台实时查询、预售客票的铁路无人自助售票机在南京站投入使用,南京站的售票服务从此进入“自助时代”。
售票员李雪敏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春运,“那是我入职的第二年。售票大厅里挤满了人,30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队伍一直延伸到站前广场。”当时铁路春运售票只能提前4天,由于没有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数旅客都是先排队后看票,抱着“捡漏”的心态,在售票窗口一遍遍询问车次、余票、座位等。售票员面对不同的旅客,同样的话每天要说无数遍,键盘半个月就因为磨损严重要换新的。
2011年起,铁路部门推出互联网购票,如今互联网购票已经成为人们购买火车票最主要的方式。李雪敏说,现在70%—80%的旅客都在网上订票,那些半夜抱着被子在售票大厅里排队的旅客已经很少了。
相关文章
- 万众期盼:双鸭山早日拥抱“高铁时代”2020-07-30
- 乌鲁木齐西站单日接发列车401列创新高2020-07-30
- 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或加站加车2020-07-30
- 铁路挺钢铁脊梁助力国家经济回暖2020-07-29
- 铁路新基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