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 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018-03-05 来源: 成都日报(成都)
本文摘要:3月2日,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总规提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拓展蓉欧通道,强化国际货运网络,图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北线(成都至白俄罗斯)班列首发本报摄影部供图

 

  地铁7号线试运行,市民乘坐体验本报摄影部供图


  3月2日,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总规提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名词解释


  四铁融合

 

  蓉欧快铁、市域地铁、出川高铁、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融合,构建轨道交通体系

 

  蓉欧快铁


  意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行蓉欧快铁,构筑国家向西、向南铁路主通道,建设亚欧、东盟国际贸易物流桥头堡。

 

  现状: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17年蓉欧快铁开行1012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蓉欧快铁占中欧总班列23.4%,同时中亚班列也相继开通,初步形成了陆路对外国际运输大通道。

 

  规划:规划深入落实“蓉欧+”战略,构建国际铁路货运枢纽——


  ■拓展蓉欧通道,强化国际货运网络。加快建设成都至格尔木、西宁、拉萨的货运铁路,提升“蓉欧快铁”中线通道,拓展成都至俄罗斯的北线和成都至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的南线通道;稳定开行至东盟的泛亚班列。至2035年,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


  ■完善腹地铁路网络,拓展国内辐射范围。拓展至国内枢纽节点城市的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便捷联系,扩大腹地范围。


  ■加强港区联动,建立空铁水多式联运体系。通过成渝铁路连接川南铁路,实现铁路港与省内水运港口的铁水联运。规划龙泉山东侧铁路货运线,构建串联淮州、简州等多个铁路货运枢纽与空港的货运空铁联运体系。

 

  ■优化铁路货运场站布局。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体系,新增淮州、空港、简州、黄堰等货站,形成以大弯站、城厢站、淮州货站、普兴站为主,以龙泉驿站、黄堰站、简州站等多个货运站为辅的“四主多辅”铁路货运场站体系。打造国际铁路港
,规划新增淮州铁路港区,加快形成以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为主港,淮州和新津铁路港区为协作港区的铁路港枢纽格局。


  实施计划:2022年开行1500列,2035年开行3000列。


  市域地铁

 

  目标:在市域内,建设以地铁为主体的城市轨道网络,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共同构成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至2035年,中心城区在“环+放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城市轨道线网,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37条,共1696公里城市轨道,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

 

  至2035年,实现绿色交通分担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的70%,轨道出行占公交的80%。

 

  ■以城市轨道为基础优化地面公交。以轨道服务水平为基础分区配置地面公交资源,实现差异化分区管控。轨道线网密度大于1公里/平方公里的区域,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3公里/平方公里;其他区域需进一步强化公交服务,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4.5公里/平方公里。


  ■完善慢行交通网络。以轨道和地面公交为基础,通过增加慢行资源,提升慢行品质,构建“两网多线”慢行网络体系,打造和谐优先、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慢行环境。

 

  ■完善枢纽体系,促进三网融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整合周边地面公交和慢行交通资源,构建层次分明的四级枢纽体系,优化完善枢纽节点周边接驳换乘设施布局,提升接驳效率,实现三网高效衔接和节点融合;按照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理念,全面推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根据不同类型的轨道站点确定不同的综合开发模式。


  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

 

  意义:在省内,推动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运营,承担成都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与成都的快速便捷联系,发挥成都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

 

  规划:依托既有国铁存量资源,充分开发富余运能,推动成灌(彭)铁路、成蒲铁路、成绵乐南段、成绵乐北段、宝成铁路和成都铁路枢纽环线等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至2035年,规划一期560公里、二期300公里公交化运营线路,服务于成都平原8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实现日均客运量达到100万人次。


  出川高铁


  意义: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构建成都对外“148”高铁圈,建设国家铁路客运枢纽。

 

  规划:规划成渝、成自、成西、成达万高铁和成绵乐、遂成、成兰、川藏、川青、成都-三台等主要铁路,通过京昆、兰广、沿江等“两纵一横”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构建成都对外“148”高铁交通圈,即到成渝城市群内主要城
市1小时可达,到西安、武汉、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等7个中西部城市4小时可达,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8小时可达。

  重点依托航空港集聚科技研发、商务交往、物流贸易、跨境消费、体育时尚等临空产业功能;依托国际铁路港集聚先进制造、国际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等适铁产业功能;依托高铁枢纽集聚商务金融、信息咨询、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会议博览等现代服务功能。

相关文章

专  题
 
 
 
封面人物
市场周刊
2024-04
出刊日期:2024-04
出刊周期:每月
总481期
出刊日期:(2014 07 08)
出刊周期:每周
 
 
 
 

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 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日报(成都)

  

  拓展蓉欧通道,强化国际货运网络,图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北线(成都至白俄罗斯)班列首发本报摄影部供图

 

  地铁7号线试运行,市民乘坐体验本报摄影部供图


  3月2日,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总规提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四铁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名词解释


  四铁融合

 

  蓉欧快铁、市域地铁、出川高铁、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融合,构建轨道交通体系

 

  蓉欧快铁


  意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行蓉欧快铁,构筑国家向西、向南铁路主通道,建设亚欧、东盟国际贸易物流桥头堡。

 

  现状: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17年蓉欧快铁开行1012列,数量位居全国首位,蓉欧快铁占中欧总班列23.4%,同时中亚班列也相继开通,初步形成了陆路对外国际运输大通道。

 

  规划:规划深入落实“蓉欧+”战略,构建国际铁路货运枢纽——


  ■拓展蓉欧通道,强化国际货运网络。加快建设成都至格尔木、西宁、拉萨的货运铁路,提升“蓉欧快铁”中线通道,拓展成都至俄罗斯的北线和成都至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的南线通道;稳定开行至东盟的泛亚班列。至2035年,铁路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


  ■完善腹地铁路网络,拓展国内辐射范围。拓展至国内枢纽节点城市的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便捷联系,扩大腹地范围。


  ■加强港区联动,建立空铁水多式联运体系。通过成渝铁路连接川南铁路,实现铁路港与省内水运港口的铁水联运。规划龙泉山东侧铁路货运线,构建串联淮州、简州等多个铁路货运枢纽与空港的货运空铁联运体系。

 

  ■优化铁路货运场站布局。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体系,新增淮州、空港、简州、黄堰等货站,形成以大弯站、城厢站、淮州货站、普兴站为主,以龙泉驿站、黄堰站、简州站等多个货运站为辅的“四主多辅”铁路货运场站体系。打造国际铁路港
,规划新增淮州铁路港区,加快形成以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为主港,淮州和新津铁路港区为协作港区的铁路港枢纽格局。


  实施计划:2022年开行1500列,2035年开行3000列。


  市域地铁

 

  目标:在市域内,建设以地铁为主体的城市轨道网络,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共同构成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至2035年,中心城区在“环+放射”基础上构建网络化城市轨道线网,核心区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37条,共1696公里城市轨道,实现市域“半小时”交通圈。

 

  至2035年,实现绿色交通分担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的70%,轨道出行占公交的80%。

 

  ■以城市轨道为基础优化地面公交。以轨道服务水平为基础分区配置地面公交资源,实现差异化分区管控。轨道线网密度大于1公里/平方公里的区域,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3公里/平方公里;其他区域需进一步强化公交服务,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为4.5公里/平方公里。


  ■完善慢行交通网络。以轨道和地面公交为基础,通过增加慢行资源,提升慢行品质,构建“两网多线”慢行网络体系,打造和谐优先、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慢行环境。

 

  ■完善枢纽体系,促进三网融合。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整合周边地面公交和慢行交通资源,构建层次分明的四级枢纽体系,优化完善枢纽节点周边接驳换乘设施布局,提升接驳效率,实现三网高效衔接和节点融合;按照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理念,全面推行“站城一体化开发”,根据不同类型的轨道站点确定不同的综合开发模式。


  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

 

  意义:在省内,推动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运营,承担成都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与成都的快速便捷联系,发挥成都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

 

  规划:依托既有国铁存量资源,充分开发富余运能,推动成灌(彭)铁路、成蒲铁路、成绵乐南段、成绵乐北段、宝成铁路和成都铁路枢纽环线等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至2035年,规划一期560公里、二期300公里公交化运营线路,服务于成都平原8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实现日均客运量达到100万人次。


  出川高铁


  意义: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构建成都对外“148”高铁圈,建设国家铁路客运枢纽。

 

  规划:规划成渝、成自、成西、成达万高铁和成绵乐、遂成、成兰、川藏、川青、成都-三台等主要铁路,通过京昆、兰广、沿江等“两纵一横”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构建成都对外“148”高铁交通圈,即到成渝城市群内主要城
市1小时可达,到西安、武汉、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等7个中西部城市4小时可达,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8小时可达。

  重点依托航空港集聚科技研发、商务交往、物流贸易、跨境消费、体育时尚等临空产业功能;依托国际铁路港集聚先进制造、国际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等适铁产业功能;依托高铁枢纽集聚商务金融、信息咨询、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会议博览等现代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