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轨道线路走向的建议
2019-01-14 来源:东莞规划局
本文摘要: 2018年7月24日,市城乡规划局下发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2035》),该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体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
第6011号预提交
案由:关于优化《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轨道线路走向的建议
分类:城乡建设子分类:城乡发展
主题词:城市交通人口统计
提案人:石碣镇政协小组
内容:
2018年7月24日,市城乡规划局下发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2035》),该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利用城市轨道普线满足通勤需求,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上下班、上下学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但在该规划的线网布局中,到2035年仍没有将城区片之一的石碣镇纳入线路规划中,与《规划2035》的工作思路以及发展目标不相称。
石碣镇位于东莞市北部,地处东江北干流和东江南支流之间,总面积36.2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交通路网完整。根据最新“两标四实”统计数据预计,石碣的常住人口将超过30万,人口密度较大。自从2017年3月31日在全市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被划入城区片区之后,石碣镇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当前,石碣全镇上下正抢抓列入城区片区的机遇,强化东莞北部门户的枢纽作用,并结合中心城区打造“三江六岸”的契机,做好滨江融合发展的文章。我们认为,轨道交通是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和城市品质极为重要的措施,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出行和通勤,更关乎到整个石碣未来的发展。作为城区片区的成员,早日实现“地铁梦”是石碣人民的迫切需要和不懈追求。将石碣镇纳入轨道交通规划中,必将对石碣的整体城市品质提升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建议:
办法:
一、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远景2050年)方案的12号线(起终点为道滘-石龙)局部优化:从下桥站出来延北潢路进入石碣后再往东沿着崇焕路到达石龙终点。因为以上区域内,已有建成的房地产项目达鑫江滨新城、中熙香江美墅、王洲湾1号花园、江景华庭、合信广场、碧桂园紫辰花园、中惠悦湾、中熙国际花园等,在建的项目有阳光城愉景湾、利丰华府、碧桂园明珠公馆、东江华府等。上述建成或者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195.8万平方米,将新增5.87万常住人口。而最近启动的五个城市更新项目规划用地4861亩,估算建筑面积约667.5万平方米,将增加近19.9万常住人口。在未来的几年内,石碣镇还将有十多个“工改工”及旧村连片改造以及四甲TOD综合体项目,估算这些项目的住宅建筑面积为448.5万平方米,将增加13.4万左右常住人口。预计未来的几年内,在此线路的覆盖的范围内,将聚集超过60万常住人口,完全达到轨道交通设站对客流量的要求;
二、将《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方案6号线的起终点为由原来的高埗-水濂山调整为进入高埗镇后,改为向东至石碣环城路西侧的挂影洲产城融合综合体项目为终点。调整后的线路长度比原方案增加约2200米;
三、将《规划2035》征求意见稿方案8号线从万江区适当延伸到高埗镇,平衡因6号线往东变向调整对高埗产生的影响。
相关文章
- 杨洪波专题研究铁路民航轨道交通工作2020-07-30
- 重庆轨道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0-07-30
- 徐州轨道交通3号线首列电客车亮相2020-07-30
- 轨道交通运行“中枢系统”有了样板2020-07-30
- 宁波:“双快”交通 加速城市片区对接2020-07-30